摘要:目的 对比 Tri-lock 骨保留型股骨柄( Tri-lock BPS )与 Corail 股骨柄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疗效,分析其对患者髋 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7 月至 2019 年 5 月于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 79 例患者的临床 资料,根据假体的不同分为 Tri-lock BPS 组 [33 例( 33 髋),术中应用 Tri-lock BPS 假体 ] 和 Corail 组 [46 例( 46 髋),术中应用 Corail 股骨柄假体 ],均于术后随访 1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 2 周双下肢长度差,股骨小转子最宽部骨量保留面积及 大小转子间骨量保留体积, 术前、术后 12 个月 Harris 功能评分,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 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Tri-lock BPS 组患者股骨小转子最宽部骨量保留面积及大小转子 间骨量保留体积均显著高于 Corail 组(均P<0.05 ) ;术后 2 周两组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均显著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术前比, 术后 12 个月两组患者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及 Harris 功能总分均显著升高, 但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均 P>0.05 )。 结论 Tri-lock BPS 假体与 Corail 股骨柄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但 Tri-lock BPS 假体有助于保留更多的骨量。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Tri-lock 骨保留型股骨柄; Corail 股骨柄假体; 髋关节功能
Efficacy evaluation of Tri-lock bone preservation stem and Corail femoral stem prosthesis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YANG Fei
(Articular Surger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Leshan City Proper, Leshan, Sichuan 61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efficacy of Tri-lock bone preservation stem (Tri-lock BPS) and Corail femoral stem prosthesis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o analyze the effect on the recovery of hip joint function of patien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9 cases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Leshan City Proper from July 2017 to May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of prosthesi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Tri-lock BPS group [33 cases (33 hips), using Tri-lock BPS prosthesis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the Corail group [46 cases (46 hips), using Corail femoral stem prosthesis during the operation],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up for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length difference of double lower limbs before operation and 2 weeks after operation, bone mass preservation area of the broadest part in femur lesser trochanter and bone mass preservation volume between femur lesser and greater trochanter, the Harris functional score before operation and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difference of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drainage volume and total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P>0.05); the bone mass preservation area of the broadest part in femur lesser trochanter and bone mass preservation volume between femur lesser and greater trochanter in the Tri-lock BP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rail group (all P<0.05); two weeks after operation, the length difference of double lower limb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operation,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operation, the scores of pain, function, deformity, joint range of motion and Harris function total scor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P>0.05). Conclusion Tri-lock BPS and Corail femoral stem prosthesis have good stability and safety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but the Tri-lock BPS prosthesis helps preserve more bone mass.
Keyword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ri-lock bone preservation stem; Corail femoral stem prosthesis; Hip function
全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多种髋关节退行 性与创伤疾病的治疗中,手术过程中假体的稳定性是关节 假体生存率的保障和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前提,因此,术 中对于假体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应尽可能选择生物型假 体,并最大限度保留原始骨量,尽可能地延长假体寿命。 其中,Corail 股骨柄假体是经典的生物型全涂层假体, 其 双锥形界面梯形设计增加了与骨的接触面积,具有在髓腔 旋转稳定和防止下沉的能力,有利于早期骨长入并降低假 体微动,但 Corail 股骨柄假体在设计时要求紧贴皮质,在 获得较好的初始稳定性情况下牺牲大量股骨近端骨量,容 易导致医源性骨折,术中需使用钢丝环扎以确保假体稳定 性,另外直柄的设计也导致应力多集中于股骨峡部,术 后远期可能出现大腿远端疼痛现象 [1-2]。Tri-lock 骨保留型股骨柄(Tri-lock BPS)是在 Tri-lock 假体的基础上改造而 成,其缩短了远端柄长度、宽度,手术无需远端扩髓,有 利于保留更多的远段骨量;该假体的外肩进一步缩小,能 够保留更多的大转子骨量,便于假体置入,避免大转子碰 撞及内翻 [3-4] 。本研究旨在对比 Tri-lock BPS 与 Corail 假体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7 月至 2019 年 5 月 于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 79 例患 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假体的不同分为 Tri-lock BPS 组 [33 例(33 髋)] 和 Corail 组 [46 例(46 髋)]。Tri-lock BPS 组 患者中男性 20 例,女性 13 例;年龄 55~70 岁,平均 ( 60.12±3.52 )岁;体质量指数( BMI ) 19.52~25.52 kg/m2. 平均( 23.15±1.41 )kg/m2 ;疾病类型:股骨头坏死 25 例,原发性髋关节关节炎 4 例,髋关节发育不良 2 例,其 他髋关节疾病 2 例;Door 分型 [5]:A 型 13 例,B 型 20 例。 Corail 组患者中男性 26 例,女性 20 例;年龄 54~72 岁, 平均(59.63±3.22 )岁;BMI 19 .48~25 . 85 kg/m2 ,平均 ( 22.98±1.38 )kg/m2 ;疾病类型:股骨头坏死 35 例,原 发性髋关节关节炎 7 例,髋关节发育不良 3 例,其他髋关 节疾病 1 例;Door 分型:A 型 15 例,B 型 31 例。两组患者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 纳入标准: 符合《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 [6] 中的相关 诊断标准,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确诊 者;符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指征者;使用 Tri-lock BPS 或 Corail 股骨柄假体患者等。排除标准:伴有心、脑、肺 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患者;髋部或其他部位存在活动性 感染的患者;患侧存在病理性骨折可能者等。本研究经院 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全麻后,采用外侧入路,沿大转子后方作长 10~12 cm 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和相关组织,直至关节囊,充分显露 关节腔,术中注意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及神经;采用 50° 导 板在小转子上方 1~1.5 cm 处截骨,用取头器取出股骨头, 髋臼锉清除髋臼内软骨及硬化骨直至鲜血渗出,根据髋 臼试模选择合适的髋臼杯假体,以外展 45°、前倾 20° 方 式植入髋臼假体,夯实,根据关节情况置入螺钉;检查假 体安装满意后安装内衬,暴露股骨近端由助手内收外旋下
肢,直到达到满意的手术视野,股骨近端手术使用开髓 器及髓腔锉,回纳关节,根据术前及术中测定情况选择 合适大小的股骨球头,安装并夯实,回纳髋关节;检查 关节活动度后缝合伤口,置入引流管并包扎。Tri-lock BPS 组患者:选择 Tri-lock BPS 假体(DePuy Synthes 强生骨 科公司);Corail 组患者:选择 Corail 股骨柄假体(DePuy Synthes 强生骨科公司)。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凝、 抗感染治疗,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2~5 d 可 扶拐下床活动,活动过程中避免过度屈曲、内收、外旋 患髋;定期拍摄正侧位 X 线片,术后 2 周及 1、3、6、12 个 月时进行 X 线片摄像,观察假体情况。均于术后随访 1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术后引流量等。②影像学指标评估。双下肢长度差:在术 前、术后 2 周,于双髋 X 线片上测定双侧小转子基底部 至坐骨结节连线高度,记录两侧的差值;假体骨量保留 情况:进行髋关节 3D CT 重建,测定股骨外层皮质、假 体外层平面面积,两者差值为小转子最宽部骨量保留面 积;测定大转子及小转子最宽部容量体积,减去对应部 位假体面积,为大小转子间骨量保留体积 [7] 。③髋关节 功能评价。于术前、术后 12 个月进行 Harris 功能评分评 估,Harris 量表包含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 4 个 方面,量表总分范围为 0~100 分,其中疼痛评分范围为 0~44 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轻;功能评分范围为 0~47 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功能越好;畸形评分范 围为 0~4 分,无畸形则计 4 分;关节活动度评分范围为 0~5 分,分数越高表示关节活动度越好 [8] 。④观察两组患 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股骨头坏死、深静脉血栓、异 位骨化、坐骨神经损伤等。⑤典型病例手术前后 X 线片 特征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计量资料均 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 x ±s) 表示,行独立 t 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指标比较 Tri-lock BPS 组患 者股骨小转子最宽部骨量保留面积、大小转子间骨量保 留体积均显著高于 Corail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术后 2 周,两组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均显著低于术 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与术前比, 术后 12 个月两组患者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及 Harris 功能总分均显著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均 未发生股骨头坏死,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切口均一 期愈合。Tri-lock BPS 组患者发生异位骨化 1 例,并发症总 发生率为 3.03% ( 1/33 )。Corail 组患者发生坐骨神经损伤1 例,异位骨化 1 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4.35% ( 2/46 ),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0.087.P>0.05 )。
2.5 典型病例手术前后影像学特征分析 患者 1 ,男性,55 岁,因左侧大腿剧烈疼痛、活动受限无法行走 20 d 入 院就诊,X 线片检查可见左侧股骨头坏死,见图 1-A ;使用 Corail 假体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 1 年复查可见假 体达到骨长入标准,见图 1-B。患者 2.女性,54 岁,因 髋部疼痛、关节僵直无法弯腰伸腿、左侧肢体跛行 1 个 月入院就诊,X 线片检查可见左侧髋关节发育不良,见图 2-A ;使用 Tri-lock BPS 假体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 1 年复查可见假体达到骨长入标准,见图 2-B。
3 讨论
目前认为,假体的几何设计、手术植入技巧、患者骨 质情况及假体表面涂层均对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稳定性有一 定的影响。从假体设计方面来看,Corail 股骨柄假体双锥 形几何形状良好,具有较高的骨适应性,其矩形界面梯形 设计也可增加与骨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初期骨长入,增 加稳定能力。从假体表面涂层来看,Corail 股骨柄假体使用羟基磷灰石涂层,具有较好的骨诱导性,可促使骨直接 沉积在假体表面,获得较高的稳固性 [9- 10] 。但 Corail 股骨 柄假体在保证获得较好的稳定性情况下需牺牲大量股骨近 端骨量,骨量的降低极易导致医源性骨折的发生 [11]。
Tri-lock BPS 假体保留了双面锥及前后径扁平等设计, 双面锥设计可保证假体与干骺端内外侧髓内皮质接触,获 得较为良好的初始稳定,同时能够缩小股骨柄远端长度和 宽度,减少远端峡部髓腔, 从而保留远端峡部骨量;假体横 断面扁平设计有利于保存股骨柄前后方更多骨量及血供, 增强旋转稳定 [12- 13]。此外, Tri-lock BPS 假体使用 Gription 技术进行微孔涂层,该涂层摩擦因数较高,有利于增强初 始稳定性,降低微动及下沉幅度,为假体长期稳定创造基 础;微孔涂层较为合理的孔径有助于骨长入,促进成骨细 胞的黏附及增殖,有利于长入的骨组织获得丰富的氧及再 血管化 [14- 15]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 12 个月 Harris 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 Tri-lock BPS 假体与Corail 股骨柄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 均有较好的稳定性,两者应用效果相当。
股骨是人体负重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术中尽可能保留骨 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6]。本研究中, Tri-lock BPS 组患者股骨 小转子最宽部骨量保留面积、大小转子间骨量保留体积均显 著高于 Corail组;术后两组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均显著低于术 前,但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 Tri-lock BPS 假体 术后骨量保留更多。Tri-lock BPS 假体缩小股骨柄远端长 度及宽度,可一定程度减少远端峡部扩髓操作,保留远端 峡部骨量;股骨柄远端有应力分散的特点,可减轻应力集 中作用于股骨柄远端而导致的骨量流失 [17- 18]。此外, Corail 股骨柄假体的锥形柄以干骺端压配为主,远端髓腔及假体 周围骨质承受压力较轻,应力相对集中,可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Tri-lock BPS 假体在设计时有利于保留较多的骨量, 手术创伤较小,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 [19-20] 。本研究中,两 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 Tri-lock BPS 假体与Corail 股骨柄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 均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 Tri-lock BPS 假体与 Corail 股骨柄假体在全髋关 节置换术中均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但Tri-lock BPS 假 体有助于保留更多骨量。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入组样本 量较少,长期临床应用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瞿玉兴, 王斌, 高益, 等 . 应用Corail 柄行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中期随访 [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2015. 23(10): 887- 891.
[2] 彭慧明 , 林小兴 , 陈曦 , 等 . 有领与无领 Corail 股骨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结果比较 : 149 例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2021. 14(5): 405-409.
[3] 徐杰 , 郭立成 . Tri-Lock 骨保留股骨柄在中青年 THA 术中的应用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2015. 30(2): 117- 120.
[4] 赵金海 . Tri-Lock 骨保留型股骨柄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短期疗效观察 [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2017. 25(11): 983-988.
[5] 黄自锋 , 杨述华 , 刘勇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分型及处理 [J]. 国际骨科学杂志 , 2005. 26(1): 15- 17.
[6] 中华医学会 . 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9: 75.
[7] 孔令超 , 陈龙 , 杨先腾 , 等 . Tri-Lock 骨保留型股骨柄与 Corail柄在 Crowe Ⅰ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 较 [J].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2020. 25(4): 376-381.
[8] 黄必留 , 余楠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Harris 评分 [J].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2004. 10(1): 44-46.
[9] 吕辉 , 郭江 , 黄邓华 , 等 . 258 髋 Corail 股骨柄假体中期疗效观察 [J]. 骨科 , 2020. 11(5): 411-416.
[10] 郭立成 . Tri-Lock 骨保留型股骨柄在中青年患者 THA 中的应 用 [D]. 福州 : 福建医科大学 , 2015.
[11] 方闰 , 宁仁德 , 吴世桐 , 等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Corail 股骨柄 下沉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2020. 35(6): 595- 597.
[12] 梁胜凯 . Tri-lock BPS 短柄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早期临床疗 效研究 [D]. 大连 : 大连医科大学 , 2019.
[13] 金晔 , 孙俊英 , 郑鸿鸣 , 等 . Tri-Lock 骨保留型股骨柄假体的设计 特征与临床应用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2. 16(9): 1530- 1533.
[14] 陈文良 , 张雷 , 黄益奖 , 等 . Tri-lock 骨保留型股骨新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观察 [J]. 中国骨伤 , 2022. 27(1): 58-61.
[15] KHEMKA A, MOGRABY O, LORD S J, et al. Total hip arthroplasty by the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using a neck-preserving stem: Safety, efficacy and learning curve[J]. Indian J Orthop, 2018. 52(2): 124.
[16] 秦迪 , 韩永台 , 李会杰 . 保留股骨颈型髋关节假体置换中假体周围骨折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 前瞻性、单中心、自身对照、 2 年随访临床试验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6. 20(53): 7985- 7991.
[17] 杨德育 , 尤瑞金 , 叶重江 , 等 . 骨保留型股骨柄结合小切口治疗 铰链型膝关节置换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 [J/CD]. 中华关节外科 杂志 ( 电子版), 2016. 10(2): 17-21.
[18] 刘军 , 甄平 , 周胜虎 , 等 . 骨保留型股骨柄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 术中的临床应用 [J]. 中国骨伤 , 2018. 31(2): 129- 134.
[19] 张国栋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对股骨偏心距重建的比较 [D]. 长春 : 吉林大学 , 2016.
[20] 姚孟轩 . CFP 柄较 Tri-Lock 柄更多增加 FO 且更易保留梨状 肌 [D]. 石家庄 : 河北医科大学 , 2020.
本次研究将我院于 2016 年 6 月至 2017 ...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