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小板抗体表达和输血次数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16 13:54: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表达和输血次数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在该院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的 322 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至少输血 3 次,统计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发生率,并比较不 同血小板抗体表达情况及输血次数患者的 PTR 发生率。结果: 322 例血液病患者 PTR 发生率为 41.61%(134/322), 血小板抗体阴性 156 例, 阳性 166 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 PTR 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累计输注次数 >6 次患者 PTR 发生率、 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累计输注次数 3~6 次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小板抗体阳性及输血次数会影响血小板输 注疗效,在对血液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时应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 PTR 发生率。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血液病;血小板输注;输血次数;血小板输注无效

  Effects of platelet antibody expression and number of blood transfusion on platelet transfusion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s

  HUANG Xiufeng, YAN Peiyun, JIANG Yan, ZHUANG Dazao, HUANG Qinghao

       (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of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aozhou, Maoming 52520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s of platelet antibody expression and number of blood transfusion on platelet transfusion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s. Methods: 322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s who received platelet transfusion in this hospital 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se patients received at least 3 blood transfusions. The incidence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y (PTR) in these patients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Further, the incidences of PTR in th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latelet antibody expressions and number of blood transfus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TR was 41.61% (134/322) in the 322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s, among which, 156 were negative for platelet antibody and 166 were positive. The incidence of PTR in the patients with positive platelet antibod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atients with negative platelet antibod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PTR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platelet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cumulative number of blood transfusion >6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atients with number of blood transfusion of 3-6.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positive platelet antibody and the number of blood transfusions will affect the efficacy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Therefore, the platelet antibody screening should be performed when platelet transfusions are given to the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s, an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TR.

  【Key words】 Platelet antibody; Hematological disease; Platelet transfusion; Number of blood transfusions; Platelet transfusion is ineffective

  血液病通常由造血系统异常导致,常见类型 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等,可导致贫血、出血症状 [1-2] 。血小板输 注是治疗血液病伴出血患者的重要手段,但部分患 者可能会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PTR 是 指 连 续 两 次 输 注 足 够剂量血小板后,仍处于无反应状态,即临床出血 情况未见改善、血小板计数 (PLT) 未见升高甚至 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较短等情况 [3]。PTR 的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其可能与血小板 抗体阳性、输血次数多有关 [4] 。基于此,本文探讨 血小板抗体表达情况和输血次数对血液病患者血小 板输注疗效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6 月于本院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的 322 例血液病患 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 效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 [5]; 符合血小板输注适应 证: 外周血PLT<20×109/L; 或 PLT 在(20.0~50.0) ×109/L,且存在明显出血症状;输血次数 >2 次; 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伴有全身严重感染者;存在颅内出血者;合并血管 内凝血者;处于妊娠或哺乳期者。患者及其家属均 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 187 例, 女 135 例; 年 龄 20~63 岁, 平 均(37.56±3.82) 岁;疾病类型:慢性白血病 129 例,再生障碍性贫 血 114 例,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59 例, 特发性血 小板减少症 20 例; 输血次数:3~6 次 150 例,>6 次 172 例。

  1.2 方法

  1.2.1 血小板来源 对茂名市中心血站义务献血者 进行血小板采集,采集后的血小板经浓缩后,在 22 ℃ 恒 温 振 荡 箱 中 保 存。1 U 浓 缩 血 小 板 量≥ 2.0×1010 个,1 个治疗量含 12~14 U 浓缩血小 板。对所有血液病患者输注 ABO 血型同型血小板, 每次输注 1 个治疗量(约含 2.5×1011 个血小板) , 残余白细胞量 <5.0×106 。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大 速度进行输注,边观察边调整。

  1.2.2 血小板抗体检测 采集患者 2~4 mL 空腹静 脉血,EDTA-K2 抗凝,离心(转速 2500 r/min,半 径 15 cm)10 min, 得到血浆后将其置于 2~4 ℃冰 箱保存待检。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水平, 试剂盒由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械注 准 20153400423)提供,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 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判定标准如下:若指示 红细胞平铺在反应孔底部表面,且布满整个孔底为 4+;没有布满但大于孔底直径 1/2 为 3+;没有布 满,小于孔底直径 1/2 为 2+;只与部分孔底相结合 为弱阳性 1+,提示存在血小板抗体;若指示红细 胞聚集在孔底中央,且边缘光滑,表示血小板抗体 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1)统计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 效果。于输注前、输注后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检测患者 PLT 水平,计算血小板回收率(PPR)及 PLT 增高指数(CCI)。CCI=(输注后 PLT- 输注 前 PLT) × 体表面积 / 血小板输注数量; PPR=(输 注后 PLT- 输注前 PLT) × 患者血容量 /(血小板输注数量 ×2/3) 。疗效标准:患者治疗后出血情 况明显改善,无新的出血点或瘀斑形成, CCI>4.5. 且 PPR>20% 即为血小板输注有效,否则为无效, 连续 2 次无效为 PTR。(2)比较不同血小板抗体 表达结果患者的 PTR 发生率。(3)比较不同输血 次数患者的 PTR 发生率及血小板抗体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 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 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小板输注效果 322 例血液病患者中, 134 例发生 PTR,发生率为 41.61%(134/322)。

  2.2 不同血小板抗体表达患者的 PTR 发生率比 较 322 例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 166 例, PTR 患 者 86 例,PTR 发 生 率 51.81%(86/166); 血小板抗体阴性患者 156 例, PTR 患者 48 例, PTR 发生率 30.77%(48/156); 血小板抗体阳性患 者 PTR 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χ2=14.650. P=0.000)。

  2.3 输血次数对 PTR 发生率及血小板抗体表达 的影响 累计输血次数 >6 次的患者 PTR 发生率 及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60.47%(104/172)、 67.44%(116/172), 依次高于累计输血次数 3~6 次 患 者 的 20.00%(30/150)、33.33%(50/1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

  3 讨论

  血液病患者因造血系统异常,血小板含量异常 减少,容易发生出血症状 [6] 。血小板输注是临床治 疗血液病伴出血患者的有效方式,能够提高患者凝 血功能, 减轻出血症状 [7-9]。有资料显示, 在进行血 小板输注治疗的患者中,有 30%~70% 的患者会发 生 PTR,导致患者虽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但 PLT 水平未明显提高,不能有效改善出血症状 [10-12]。 本研究结果显示, 322 例患者 PTR 发生率为 41.61%, 符合上述文献报道。


\
 

  PTR 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临床多认为其与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均密切相关 [13-15] 。本研究 结果显示,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 PTR 发生率显著 高于阴性患者,累计输血次数 >6 次的患者 PTR 发 生率及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均高于累计输血次数 3~6 次的患者。分析原因为慢性血液病患者通常需要长 期、多次输血治疗,特别是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 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 [16-19] 。长期输注异体血小板会 激活患者免疫系统, 导致血液中出现血小板抗体, 这些抗体会对外源性血小板产生排斥反应,导致输 入的血小板在外周循环中遭到破坏,从而导致 PTR 的发生 [20-22] 。此外,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由于 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体内存在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 体,此类患者单次输血也可能发生 PTR[23-25]。

  综上所述,血小板抗体阳性及输血次数会影 响血小板输注疗效,在对血液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输 注时应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 PTR 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赵蕊,李淑萍,李松涛 . 血小板抗体检测对白血病患儿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评估 [J]. 热带医学杂志,2020.20(8): 1062-1064.

  [2] 郑娟 . 淋巴瘤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分析 [J]. 罕少疾病杂志,2018.25(5):65-67.

  [3] 唐龙泉,傅梅,吴国英 . 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配型对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效果的影响研究 [J]. 当代医学, 2018. 24 (12):120-122.

  [4] 郭翠,李淑萍 . 血液病患儿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配型输注效果分析 [J]. 微循环学杂志,2020.30(1):44-47.

  [5] 张之南,沈悌 .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M]. 3 版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94-97.

  [6] 王照军,陆西平 . 血液病反复输血者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166-167.

  [7] 张咏芳 . 血小板输注患者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的临床意义 [J]. 临床研究,2018.26(6):158-159.

  [8] 王金岭 . 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血前后的疗效对比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8.8(25):121-122.

  [9] 朱晓珏,邵建政,张丽花,等 . 42 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医学工程, 2015. 23(11):133-134.

  [10] 梁静,刘雯,叶海燕 .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的相关因素研究 [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43(6): 738-740.

  [11] 柯浩珍,徐静,葛雪微 . 西宁地区血小板输注次数与血小板抗体产生及其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J]. 高原医学杂志, 2018. 28(2):57-60.

  [12] 刘新正,薛燕平,陆红,等 .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降低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作用 [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9.32(8):639-641.

  [13] 胡立华,罗顺琼,曾淼 . 血小板抗体检测对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价值 [J]. 临床医学工程, 2020. 27(4): 433-434.

  [14] 王礼堂,任小花,孙榕 . 机采血小板输注治疗血小板减少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J]. 甘肃医药,2021.40(2):146- 147.

  [15] 张趁利,庞桂芝,娄白敏,等 . 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前后的疗效对比[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4. 16(1): 66-68.

  [16] 盛伊兰 .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与配合性输注策略研究 [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4):2007-2008.

  [17] 陈斌锋 .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 [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7):118-120.

  [18] 孙春玲 . 探究反复输血治疗的血液病患者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及配型对预防免疫性输注无效的临床意义 [J]. 现代诊断与治 疗,2018.29(7):1080-1082.

  [19] 张秋会, 张婧, 刘丽娜, 等 . 多次输血后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血小板抗体检测与分析 [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5. 17(5): 409-412.

  [20] 许云波,张静 . 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交叉配型结果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41(3):323-326.

  [21] 王宏阳,李晓丰,周助人,等 . 沈阳地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抗体检测与交叉配型结果分析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26(24):3875-3879.

  [22] 江灵,王洁,王雨涵,等 .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血小板输注患者中的运用 [J]. 中国输血杂志,2019.32(3): 263-266.

  [23] 方华,张鹏,曾飞艳,等 .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以及配合性输注措施分析 [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 37(4):764-765.

  [24] 韩冬梅, 汪沁, 唐宗生 . 血小板抗体、血小板配型及输注次数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2. 41(2): 153-156.

  [25] 陈楚填, 李裕葵, 李文忠, 等 . 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配合型输注效果分析 [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 37(12): 1444-14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16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