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80 例错牙合畸形伴 Ag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牙周 - 正畸治疗,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 畸形伴 AgP 患者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80 例错牙合畸形伴 AgP 患者牙周 - 正畸治疗有效 69 例,占比 86.25%;牙周 - 正畸治疗无效者的性别、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菌斑指 数、年龄、病程与牙周 - 正畸治疗有效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牙周 - 正畸治疗无效者的重度牙周炎、合并糖尿病、龈 沟液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 高表达占比均高于牙周 - 正畸治疗有效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重度牙周炎、合并糖尿病、龈沟液 TNF- α 高表达均为影响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 AgP 患者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1, P<0.05)。 结论: 重度牙周炎、合并糖尿病、龈沟液 TNF- α 高表达均为影响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 AgP 患者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侵袭性牙周炎;牙周 - 正畸治疗;菌斑指数;影响因素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ffects of periodontal-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an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QIN Dongmei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of Sui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qiu Henan 4769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ffects of periodontal-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an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gP).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and AgP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patients received periodontal-orthodontic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ffects of periodontal-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malocclusion and AgP. Results: Among the 80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and AgP, the periodont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was effective in 69 cases, accounting for 86.2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periodontal pocket depth, tooth mobility, plaque index, age, disease course among the effective periodontal-orthodontic treatment patients and the ineffective periodont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patients (P>0.05). The proportions of severe periodontitis, diabetes mellitus, and high express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in the ineffective periodontal-orthodontic treatment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effective periodontal-orthodontic treatment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evere periodontitis, diabetes mellitus, and high expression of TNF-α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ineffective periodontal-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the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and AgP (OR>1, P<0.05). Conclusions: Severe periodontitis, diabetes mellitus, and high expression of TNF-α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a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ineffective periodontal-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the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and AgP
【Key words】 Malocclusion;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Periodontal-orthodontic treatment; Plaque index; Influencing factor
侵袭性牙周炎(AgP)是牙周组织破坏严重的 炎性疾病,可在短时间内快速附着、破坏牙槽骨, 导致患者牙齿出现松动、移位, 甚至伴有错牙合畸形、 咬合创伤等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健康与功能 [1]。 临床多采用牙周 - 正畸治疗,可一定程度上控制牙 周炎症,矫正患者病理性牙齿移位,建立良好咬合 关系,恢复牙齿功能,但仍有部分患者接受治疗后 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2-3] 。本文观察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 AgP 患者效果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 本院收治的 80 例错 牙合畸形伴 AgP 患者为研究 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口腔科学》中 AgP 诊 断标准 [4] ;合并错牙合畸形;中重度牙周炎;行牙周 - 正畸治疗,正畸模型使用同一标准的超硬 石膏灌注;合并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等;口内余牙 >20 颗;患牙探诊深度≥ 5 mm;无单侧咀嚼习 惯。排除标准:入组前已接受过正畸治疗者;入院前 6 个月内有过牙周治疗者;合并全身性系统性感染者;骨代谢异常者;无法按时复诊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 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 批准文号:伦审 2017(015)]。 其中男 44 例,女 36 例;年龄 30~43 岁,平均(36.05±2.67)岁;病程 5~14 d, 平均(10.13±2.20)d。
1.2 方法 (1)采用本院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 卷,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牙周炎严重程度(口 内探诊深度≥ 5 mm 的牙占受检牙的 30% 及以上为 重度牙周炎,口内探诊深度≥ 5 mm 的牙占受检牙 的 30% 以下为中度牙周炎) 、牙周袋深度(探针 测定龈缘到牙周袋底部距离) 、糖尿病、牙齿松动 度、菌斑指数(PLI) 、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 - α (TNF- α)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1.3 观察指标 (1)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 伴 AgP 患者的效果。治疗 1 周后,检测患者牙龈出 血指数(BI)、探诊深度及 PLI 评价疗效。BI: 龈 缘、龈乳头外观健康,龈沟后不出血为 0 分,基 本健康,有轻度炎症,龈沟不出血为 1 分,轻度 炎症,探针后点状出血为 2 分,中度牙龈炎,牙龈 出血不溢出为 3 分,中度牙龈炎,牙龈血渗出为 4 分,重度炎症,肿胀,自动出血为 5 分;探诊深 度(PD):1~2 mm 为 0 分,3~5 mm 为 1~3 分, ≥ 5 mm 为 4~5 分; PLI: 牙龈边缘区无菌斑为 0 分, 边缘有较薄的菌斑为 1 分,边缘有中等量的菌斑覆 盖为 2 分, 边缘及邻近部位有大量菌斑覆盖为 3 分。BI 0~2 分,PD 0~3 分,PLI 0~1 分为有效。(2) 影响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 AgP 患者效果的 单因素分析。(3)影响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 伴 AgP 患者效果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 检验, 多因素分析 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2.1 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 AgP 患者的效 果 80 例错牙合畸形伴 AgP 患者中, 牙周 - 正畸治 疗有效 69 例,占 86.25%。
2.2 影响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 AgP 患者效 果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牙周 - 正 畸治疗无效者的性别、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 PLI、年龄、病程与牙周 - 正畸治疗有效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牙周 - 正畸治疗无 效者的重度牙周炎、合并糖尿病、龈沟液 TNF- α 高表达占比均高于牙周 - 正畸治疗有效者,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影响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 AgP 患者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n (%),( x±s ) ] |
影响因素 |
有效( n=69) |
无效( n=11) |
χ2/t 值 |
P 值 |
男
性别
女 |
38(55.07) |
6(54.55) |
0.086 |
0.769 |
|
31(44.93) |
5(45.45) |
|
|
重度
牙周炎严重程度
中度 |
19(27.54) |
7(63.64) |
4.111 |
0.043 |
|
50(72.46) |
4(36.36) |
|
|
有
合并糖尿病
无 |
14(20.29) |
6(54.55) |
4.251 |
0.039 |
|
55(79.71) |
5(45.45) |
|
|
牙周袋深度(mm) |
2.46±0.51 |
2.58±0.62 |
0.700 |
0.242 |
牙齿松动度(mm) |
0.25±0.06 |
0.22±0.04 |
1.598 |
0.057 |
PLI |
0.28±0.05 |
0.30±0.07 |
1.163 |
0.124 |
龈沟液 TNF- α(ng/L) |
2.98±0.76 |
3.81±0.97 |
3.236 |
0.001 |
年龄(岁) |
36.09±2.70 |
35.81±2.56 |
0.322 |
0.374 |
病程(d) |
10.12±2.22 |
10.18±2.14 |
0.084 |
0.647 |
2.3 影响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 AgP 患者效 果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 示,重度牙周炎、合并糖尿病、龈沟液 TNF- α 高 表达均为影响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 AgP 患 者无效的影响因素(OR>1, P<0.05) 。见表 2、3。
表 2 自变量说明 |
自变量 |
变量说明 |
赋值情况 |
牙周炎严重程度 |
分类变量 |
重度 =“1”,中度 =“0” |
糖尿病 |
分类变量 |
是 =“1”,否 =“0” |
龈沟液 TNF- α |
连续变量 |
原值代入 |
表 3 影响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 AgP 患者效果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
β 值 |
SE |
Wald/χ2 值 |
P 值 |
OR 值 |
95%CI |
牙周炎严重程度 |
1.527 |
0.682 |
5.011 |
0.025 |
4.605 |
1.209~17.539 |
糖尿病 |
1.551 |
0.675 |
5.270 |
0.022 |
4.714 |
1.254~17.717 |
龈沟液 TNF- α 高表达 |
0.531 |
0.262 |
4.114 |
0.043 |
1.700 |
1.018~2.840 |
3 讨论
错牙合畸形伴 AgP 可损伤牙周支持组织,若未 及时治疗,口腔内致病菌可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中 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功能缺陷,引起机体免疫功 能紊乱,增加其他疾病发生风险 [5-6] 。临床治疗错 牙合畸形伴 AgP 主要通过清除口腔致病菌,为牙周 组织的再附着创造条件, 建立平衡的牙齿咬合关系, 改善患者口腔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80 例错 牙合畸形伴 AgP 患者牙周 - 正畸治疗有效 69 例, 占 86.25%;牙周 - 正畸治疗无效者的性别、牙周袋深 度、牙齿松动度、PLI、年龄、病程与牙周 - 正畸 治疗有效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 能为错牙合畸形伴 AgP 的发病与性别无关,且本研 究纳入患者均为青年人群,年龄跨度较小,生活习 惯相似。通常牙周袋深度越深、牙齿松动度和 PLI 越大的患者牙周组织损伤程度越严重,治疗无效风 险越高,但牙周 - 正畸治疗时医生彻底清洁患者口腔,清除牙周菌斑,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牙周袋深 度、牙齿松动度及 PLI 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7-8]。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重度牙周炎、合并糖尿病、龈沟液 TNF- α 高表达均为影响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 AgP 患者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 (1)重度 牙周炎患者口腔牙菌斑较多,导致牙龈组织长期受 到牙菌斑、牙结石刺激,出现牙龈萎缩、牙槽骨吸 收、甚至造成牙齿松动、脱落,增加牙周 - 正畸治 疗难度 [9]。(2)合并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 血糖状态,可导致大量氧自由基生成,损伤牙周组 织和胰岛 β 细胞,还可激活氧化应激信号通路,产 生炎性因子激活破骨细胞核胶原酶,加重骨与牙周 组织损伤,导致牙齿移位,破坏良好的邻面接触关系, 邻牙分散咬合力下降 [10]。此外, 在持续的高血 糖状态下,患者体内的糖类物质可与蛋白质或脂类 物质相结合形成大量糖基化终末产物,当糖基化终 末产物在牙周组织聚集时,可与牙周组织内的胶原 蛋白交联,使其不易降解、修复与更新,导致牙周 组织内积聚大量衰老胶原蛋白,无法抵抗牙周致病 菌侵袭,增加致病菌对牙周组织的损伤程度,增加 治疗难度, 提高牙周-正畸治疗治疗无效风险 [11-12]。 (3) TNF- α 是由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口腔内的 特殊环境决定牙龈组织中存在少量的巨噬细胞,对 维持口腔黏膜完整有着重要意义 [13] ;TNF- α 水平 升高,可导致牙周组织内环境紊乱,诱导各种效应 T 细胞、B 细胞的分化和抗体形成,刺激成纤维细 胞产生胶原酶、前列腺素,提高破骨细胞活性,增 加骨吸收;还可诱导趋化介质表达,促进破骨细胞 形成,造成骨组织破坏、骨吸收,减少骨基质钙化 参与牙槽骨吸收进程,引发牙周组织的破坏,致使 牙齿移位,破坏咬合关系,致使结缔组织受损,组 织修复受限,影响牙周 - 正畸治疗效果 [14]。
综上所述,重度牙周炎、合并糖尿病、龈沟液 TNF- α 高表达均为影响牙周 - 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 伴 AgP 患者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施捷. 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 [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55(7):455-460.
[2] 牙祖科, 林小洁, 吴佳璇, 等 . 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 - 正畸联合治疗前、后牙周状况评价 [J]. 广西医科大 学学报,2017,34(10):1415-1418.
[3] 项明艳,朱军利,惠萧平,等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 -正畸联合治疗长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J]. 贵州医药, 2022,46(2):285-286.
[4] 张志愿, 俞光岩, 杨丕, 等 . 口腔科学 [M]. 8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5-67.
[5] 沈潇, 施捷, 徐莉, 等 . 伴错牙合畸形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 - 正畸联合治疗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华口腔医 学杂志,2020,55(2):86-92.
[6] 杨善麟,杨番 . 抗生素不同给药途径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医学综述,2019, 25(14):2903-2907.
[7] 冯小东,赵晶,吴建有,等 . 牙周基础治疗和牙周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对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的临 床研究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5):842-846.
[8] 李闻博,张琼,吕志军 . 牙周联合正畸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J]. 临床和实 验医学杂志,2019,18(10):1113-1116.
[9] 柴红波, 夏凌云, 陈启林, 等 . 错牙合成年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效果分析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12): 1500-1503.
[10] 刘伟,吕迪,肖言栋 . 龈沟液中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病程进展的相关性 [J]. 西部医学, 2019, 31(5) :778- 781.
[11] 胡杉林. 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病人的血糖和炎性因子水平与牙周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J]. 安徽医药, 2017, 21(2): 297-300.
[12] 苏哲君,王鹏,霍峰,等 . 血糖控制对老年 2 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 [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 34(10):619-622.
[13] 于钦, 陈贤 . 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后唾液和龈沟液中 IL-6、TNF- α、MMP-8 水 平 的 变 化 [J]. 北 京 口 腔 医 学,2018, 26(6):336-339.
[14] 林哲靖,罗仁惠,谢莉莉,等 . 牙周基础治疗对龈沟液和血清内皮素, VEGF-A 和 TNF- α 水平的影响 [J]. 上海口腔医学, 2019,28(5):504-5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0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