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2 11:02: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8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实施夹脊穴针刺治疗,观察组实施夹脊穴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 程度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腰椎功能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评分、凝血功能指标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凝血酶原时间(PT) ] 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6%, 高于对照组的 75.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 VAS 评分和 O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 APTT、PT 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可提高临床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安全性高,其效果优于夹脊穴针刺治疗。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夹脊穴;温针灸;腰椎功能;凝血酶原;疼痛

Effects of Jiaji point warm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NI Xiaoting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of An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shan 114000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Jiaji point warm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1 cases in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Jiaji point acupunctu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Jiaji point warm acupuncture. The clinical effects, the pain degre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the lumbar function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score,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ex levels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prothrombin time (P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6%, which was higher than 75.61%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VAS score and ODI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exes such as APTT and P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Jiaji acupoint warm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s, relieve the pain, improve the lumbar function and the prothrombin index level, and has high safety.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Jiaji acupuncture.

【Key word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Jiaji point; Warm acupuncture; Lumbar function; Prothrombin; Pain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向后突出、纤维 环破裂,压迫患者脊神经造成腰腿疼痛、肢体麻木 等症状,严重可导致下肢功能障碍 [1] 。西医多采用 手术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风险性高,且复发率 高 [2]。中医学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于“腰痛”“痹 症”的范畴,认为其发病机制与风寒湿气侵袭,经 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有关,主张以散寒除湿、疏 通筋络、活血化瘀为治则 [3]。已知针灸可舒筋通络、 活血通气、调节阴阳, 促进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 [4]。本文观察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 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21 年 3 月 本院收治的 8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临床诊疗指南 ·骨科分册》 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诊断标准 [5] ;经 CT 检查 及临床诊断确诊;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标准》中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6] ;躯干位置无皮肤破 损。排除标准:  7  d 前接受其他治疗者;  合并其他 腰椎疾病者;合并肝脏功能受损者;合并凝血功能 障碍者;晕针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 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 照 组:   男 22 例,   女 19 例;   年 龄 31~50 岁,   年 龄  (38.89±2.32) 岁;病程 1~5 年,病程(3.04±0.56)  年。   观 察 组:   男 26 例,   女 15 例;   年 龄 30~50 岁,  平均(38.36±2.25)  岁;  病程 1~6 年,  平均   (3.22±0.63)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夹脊穴针刺治疗。协助患 者取俯卧位,  将枕头垫于腹下,  取夹脊穴、肾俞穴、 悬钟穴、环跳穴、委中穴、阳陵泉穴,常规消毒所 选穴位。使用 30 号 2.5 寸毫针倾斜 75°快速刺入 夹脊穴,  进针深度为 1.5~2.0 cm,  其余穴位均垂直 刺入,  进针深度为 1.0~1.5 cm,  得气后,  均采用平 补平泻手法行针,留针 30 min 后退针,  1 次 /d。

观察组采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取穴和针刺手 法与对照组相同。针刺得气后留针,并将 2 cm 艾 条插入针尾约 3 cm, 用硬纸片隔开皮肤与艾条, 防 止灼伤, 点燃后留针 30 min 后退针,30 min/ 次, 1 次 /d。两组均连续治疗 24 d。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参照《中 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治疗后,腰 腿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 阴性,  不影响正常工作为治愈;  治疗后,  腰腿疼痛、 肢体麻木等症状显著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不 影响正常工作为显效;治疗后,腰腿疼痛、肢体麻 木等症状有所缓解,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部分 工作为有效;  治疗后,  腰腿疼痛等症状无任何缓解,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无法正常工作为无效。总有效 率 =(治愈 +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 (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和腰椎功能 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 痛程度,总分 0~10 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  采 用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患者 腰椎功能,总分 0~50 分,分数越高腰椎功能障碍 越严重。(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 平。采用血凝分析仪测定(深圳市盛信康科技有 限公司,  粤食药监械(准)  字 2009 第 2400057 号, SK5001)  活 化 部 分 凝 血 酶 原 时 间(APTT)、  凝 血 酶原时间(PT)  水平。(4)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包括胸闷、心慌、局部血肿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 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 检验,   以 P<0.05 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6%(40/4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61%(31/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
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n=41)  对照组( n=41)
χ2 值
P 值
14(34.15)
6(14.63)
17(41.46)
8(19.51)
9(21.95)
17(41.46)
1(2.44)
10(24.39)
40(97.56)
31(75.61)
8.505
0.004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 比 较    治 疗 前,   两 组 VAS 评 分、ODI 评 分 比 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VAS 评分和 ODI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分, x±s )
组别 VAS ODI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n=41) 6.36±1.39 1.81±0.46* 35.86±2.43 13.14±1.25*
对照组( n=41) 6.41±1.51 2.76±0.58* 36.01±2.48 18.96±1.83*
t 值 0.156 8.217 0.277 16.816
P 值 0.438 0.000 0.391 0.00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 前,  两组 APTT、P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APTT、PT 水平均高 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x±s )    
组别 APTT  
治疗后
  PT  
治疗前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n=41) 30.59±3.08 36.79±3.69* 10.36±1.03   16.79±1.68*
对照组( n=41) 31.24±3.12 33.21±3.28* 10.48±1.05   12.47±1.36*
t 值 0.949 4.643 0.522   12.798
P 值 0.173 0.000 0.301   0.00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32%(3/41)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为 9.76(5/41)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 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
 
组别 胸闷 心慌 局部血肿 发生率
观察组( n=41)  对照组( n=41)
χ2 值
P 值
2(4.88)  2(4.88) 1(2.44)  2(4.88) 0       1(2 .44) 3(7.32)  5(9.76)
0.139
0.71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过度 疲劳等因素导致腰椎间盘过度突出,脊神经遭受机 械压迫和刺激所引发的一系列炎症反应,严重者可 导致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命 质量 [7] 。临床西医治疗多采用手术疗法,但手术治 疗有一定后遗症,且无法彻底消除病根,复发风险 较高,针刺疗法为常见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 医疗法,但单一针刺治疗起效较慢,无法满足患者 预期要求 [8-9]。

\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为风寒、 湿气侵袭,引发脉络损伤、血气堵塞、肝肾亏虚, 主张以散寒除湿、疏通筋络、活血化瘀为治则 [10]。 夹脊穴位于督脉与太阳经络中间,针刺可刺激周围 神经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减轻肢体放射性疼痛, 缓解肿胀情况;针刺肾俞可补肾气、强腰膝;针刺 悬钟可祛风除温散寒、疏通脉络、活血止痛;针刺 环跳可祛湿散寒、舒经通络、活血止痛;针刺阳陵 泉可清热除湿、活血补气;针刺委中可舒筋活络、 强健腰膝 [11-12]。诸穴共用, 共奏散寒除湿、舒经活 络之功效。APTT、PT 均为内源性凝血功能指标, 该水平降低易导致血栓形成 [13]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和 O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PTT、P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为艾条可行气血、祛湿寒,温针灸可使热 力从针尖传到针尾,升高组织周围温度,促进血管 扩张及血液流通,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减轻水肿,有效止痛,提高疗效 [14] 。本研究 结果同时显示,两组不良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提示采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未增加安全 风险。
综上所述,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可提高临床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 功能和凝血酶原指标水平,安全性高,其效果优于 夹脊穴针刺治疗。

参考文献

[1]  左同军.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7 (20): 68-69.
[2]  Chen BL,Guo JB,Zhang HW,et al. Surgical versus non-operative treatment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J]. Clin Rehabil,2018,32 (2): 146-160.
[3]  张战锋 . 腰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23 (29): 4246-4247.
[4]  吴龙海,高鹏 . 针刺夹脊穴配合电针治疗麻木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 18 (24):101-103.
[5]  中华医学会 . 临床诊疗指南 ·骨科分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7-98.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6-174.
[7]  侯方索, 臧红霞 . 推拿配合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29) :87- 88.
[8]  冯彬 . 夹脊穴温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 [J]. 医疗装备, 2020,33 (4): 55-56.
[9]  游淑彩 . 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 (A3): 251.
[10] 豆琼华 . 腰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12 (8): 146-147.
[11] 高小博 . 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4 (20): 118-120.
[12] 何青荣, 齐惠景 . 温针灸腰部夹脊穴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40 例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6): 130-132.
[13] 刘威. 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7):354.
[14] 卢芳.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推拿联合夹脊穴温针灸治疗的效果 [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3):326-3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06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