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分级护理在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80 例 PM 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意识障碍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头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5/40),低于对照组的 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 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 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 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应用于 PM 患儿可缩短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分级护理;临床症状;住院时间;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Application effects of grading nursing in children with purulent meningitis
SHI Chunli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 of Zhumadian Central Hospital, Zhumadian 463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grading nursing in children with purulent meningitis (PM). Methods: 80 children with PM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grading nursing. The clinical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paren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the fever clearance time, the vomiting disappearance time, the headache disappearance time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2.50% (5/40), which was lower than 32.50% (13/4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paren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0% (38/4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72.50% (29/4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grading nursing for the children with PM can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paren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se childre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routine nursing.
【Key words】 Purulent meningitis; Grading nursing; Clinical symptom; Hospitalization time; Complica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化脓性脑膜炎(PM)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化脓性感染,小儿时期较为常见,可使患儿出现全 身性感染症状,具有起病急及致死、致残率高等 特点 [1-2] 。及时治疗配合有效护理能改善患儿预后,但常规护理多为统一护理流程,护理措施缺乏针对 性,部分患儿的康复效果不甚理想。分级护理可根据患儿病情的轻重缓急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可对临床护理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 [3-4] 。本文观察分级 护理在 PM 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 PM 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 准:经常规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 PM;未出现器质性病变;年龄 ≤ 14 岁。 排除标准:合并颅内肿瘤;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或先 天性疾病;发病前生长发育水平落后于同龄人;合 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急慢性感染。患儿家长 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 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男22 例, 女 18 例; 年龄 1~14 岁, 平均(7.68±2.02)岁;病程 1~7 d, 平均(4.06±1.37)d。观察组: 男 20 例,女 20例; 年龄 2~14 岁, 平均(8.16±1.75)岁;病程 1~8 d, 平均(4.01±1.50)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退热、降颅 内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用药 指导、饮食指导、定时巡查、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按时吸痰,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向患儿家长 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 施,并进行答疑解惑。
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1)组建分级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组长) 1 名、主管护师 2 名、 护士 3 名,护士长带领组员通过检索资料,结合既 往工作经验和疾病特征共同制订 PM 患儿病情评估 表,见表 1。护理人员每天采用《PM 患儿病情评 估表》评估患儿病情, 若各项目均为 A 级则判定为 3 级患儿,若出现 5 个以上项目为 B 级或 C 级则判 定为 1 级患儿,其他则为 2 级患儿。(2)分级护 理。 ①3 级护理: 护士每天早上评估患儿病情 1 次, 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给予畅通呼吸道、用药指 导等基础护理;指导患儿食用易消化、高热量、高 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调整患儿为头高足低 位,避免声光刺激;若患儿出现频繁呕吐、瞳孔改 变、肌张力增加等症状应立即上报主治医师处理; 高热患儿需遵医嘱给予乙醇擦拭、冰敷等物理降温 或药物退热;定时查看患儿关节情况,指导家长按 摩、热敷患儿肢体,并协助患儿进行关节活动, 15 min/ 次, 3 次 /d;呕吐患儿及时将其头部偏向 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控制输液速度,密 切观察患儿是否存在肌无力、腹胀等症状,遵医嘱 复查电解质、给予强心药物。 ② 2 级护理:在 3 级护理基础上,主管护师每天早晚评估患儿病情,每 天测量患儿体温 3 次, 每 2 h 查房 1 次,密切关注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及时将患儿病情变 化告知医师并遵医嘱进行处理;适当抬高患儿头部 15° ~30° ,保持中位线,若发生脑疝则选择平卧 位;由护士对患儿家长开展一对一健康教育和心理 疏导,结合患儿病情讲解治疗、护理相关措施及其 效果;指导家长为患儿讲其喜欢的故事,播放患儿 喜欢的动画或歌曲, 音量适中, 20 min/ 次, 2 次 /d; 做好口腔护理,保持患儿皮肤干爽,适当饮水或进 食水果。 ③ 1 级护理:将患儿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在 2 级护理基础上对患儿实施 24 h 监护,护士每 30 min 巡视 1 次病房,并做好心肺复苏及其他抢救 准备。两组均护理至患儿出院。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临床症 状消失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意识障碍消失 时间、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和头痛消失时间。(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3)比较两组患儿 家长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评估, 调查表包括护理态度、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病房环境、护理技能、责任心等 6 个方面,共 30 个条目, 每个条目计 1~4 分, 总分 30~120 分, >100 分为非常满意, 81~100 分为满意, 60~80 分为基本 满意, <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 =(非常满意 + 满意+ 基本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 1 PM 患儿病情评估表 |
性别: |
年龄: |
住院号: |
项目 |
A |
|
B |
C |
体温(℃) |
<37.5 |
|
37.5~38.5 |
>38.5 |
血氧饱和度 |
>94% |
|
90%~94% |
<90% |
脉搏(次 /min) |
80~109 |
|
110~130 |
>130 |
心率(次 /min) |
80~109 |
|
110~130 |
>130 |
舒张压(mmHg) |
50~69 |
|
70~90 |
>90 |
收缩压(mmHg) |
80~99 |
|
100~120 |
>120 |
呼吸(次 /min) |
<25 |
|
25~35 |
>35 |
食欲 |
好 |
|
一般 |
差 |
精神状态 |
好 |
|
一般 |
差 |
头痛 |
无 |
|
偶尔 |
经常 |
恶心呕吐 |
无 |
|
偶尔 |
经常 |
睡眠 |
无 |
|
偶尔 |
经常 |
大便次数 |
0 |
|
1~3 |
≥ 4 |
小便量 |
正常 |
|
明显增多 |
明显减少 |
|
评估人签字: |
|
评估日期: |
|
注: 1 mmHg=0.133 kPa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 察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呕
吐消失时间和头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表 2 两组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x ±s ) |
组别 |
住院时间 |
意识障碍消失时间 |
退热时间 |
呕吐消失时间 |
头痛消失时间 |
观察组( n=40) |
14.83±1.07 |
2.54±0.86 |
3.85±0.69 |
2.75±0.78 |
3.02±0.91 |
对照组( n=40) |
18.25±2.24 |
3.73±1.07 |
4.96±1.02 |
3.17±0.99 |
4.53±1.28 |
t 值 |
8.713 |
5.483 |
5.701 |
2.108 |
6.081 |
P 值 |
0.000 |
0.000 |
0.000 |
0.019 |
0.000 |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12.50%(5/40),低于对照组的 32.50%(13/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表 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n (%)]
组别 |
肺炎 |
化脓性关节炎 |
下肢深静脉血栓 |
发生率 |
观察组( n=40) |
3( |
7.50) |
1( |
2.50) |
1( |
2.50 |
) |
5 |
(12.50 |
) |
对照组( n=40) |
6( |
15.00) |
4( |
10.00) |
3( |
7.50 |
) |
13 |
(32.50 |
) |
χ2 值 |
|
|
|
|
|
|
|
|
4.588 |
|
P 值 |
|
|
|
|
|
|
|
|
0.032 |
|
2.3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 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
表 4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
n (%)]
组别 |
非常满意 |
|
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 n=40) |
17( |
42.50 |
) |
15 |
( |
37.50 |
) |
6( |
15.00 |
) |
2 |
( |
5.00) |
38 |
(95.00 |
) |
对照组( n=40) |
10( |
25.00 |
) |
11 |
( |
27.50 |
) |
8( |
20.00 |
) |
11 |
( |
27.50) |
29 |
(72.50 |
) |
χ2 值 |
|
|
|
|
|
|
|
|
|
|
|
|
|
|
7.440 |
|
P 值 |
|
|
|
|
|
|
|
|
|
|
|
|
|
|
0.006 |
|
3 讨论
PM 是化脓性细菌侵袭颅内引发的脑膜炎性病变,多见于儿童,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特点,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则易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影响患儿智力发育,严重者还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5-6] 。
分级护理依据自制的 PM 病情评估系统,能将患儿按病情危急程度分为 3 个级别,指导护理人员根据不同级别的患儿实施分级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效果,节约护理资源,改善患儿预后 [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头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护理人员依据病情评估表划分出 1、2、3 级患儿后,针对 3 级患儿主要实施基础护理、病情监护及并发症预防护理,可防止患儿病情恶化、加重; 针对 2 级患儿,病情评估频次提高,查房次数增加,有利于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变化,并让家属协助护士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少患儿躁动,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针对 1 级患儿,需要安排其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实施24h生命体征监护,并增加病房巡视频次,护士能及时发现患儿异常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9-10]。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分级护理对重症患儿加强病情监护,可及时发现患儿心电图、脑电图及血氧指标的异常, 一旦发生窒息、误吸征兆, 可及时处理,抬高头部不仅有利于降低颅内压,还能降低肺炎发生风险;定时查看患儿关节情况,指导患儿家属定时按摩、热敷患儿肢体,并协助其进行关节活动,不仅能减少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还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11-12]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可能与患儿病情好转较快、并发症较少、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态度良好等有关。
综上所述,分级护理应用于 PM 患儿可缩短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勾君平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20): 2271-2273.
[2] Suthar R, Sankhyan N . Bacterial infection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 . Indian J Pediatr, 2019, 86(1): 60-69.
[3] 袁海灵, 宁立罚, 史艳杰, 等 . 三色预警分级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疾病治疗与降温效果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4): 129-131.
[4] 段招弟,袁娇,谢伦艳 . 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 26(11): 124-126.
[5] Biolatti C, Bellino C, Borrelli A, et al . Sepsis and bacterial suppurative meningitis-meningoencephalitis in critically ill neonatal piedmontese calves: clinical approach and laboratory findings[J] . Schweiz Arch Tierheilkd, 2012, 154(6): 239-246.[6] 罗厚江,陈兰举 .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J]. 中华全
[7] 科医学, 2018, 16(3): 337-338.
朱敏 . 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行责任制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与心 理状态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8): 3029-30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8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