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60 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 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两组均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生命质量 [ 简 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 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为 6.7%(2/30),低于对照组的 33.3%( 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 SAS、SDS、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细节护理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可降低并 发症发生率、负性情绪评分和 NIHSS 评分,以及提高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细节护理;并发症;负性情绪;神经功能
Application effects of detai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fter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ZHOU Yu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Nany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detai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fter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After the surgery,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detail nurs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negative emotion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 the quality of life [the MOS-36 short form 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 (SF-36)] score and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7% (2/30), which was lower than 33.3% (10/3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after the nursing, the SAS, SDS and NIHS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F-36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detail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fter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negative emotion score and the NIHSS sco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 words】Intracranial 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Detail nursing; Complication; Negative emotion; Neurological function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 [1], 介入栓塞术是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 血患者的常用术式,手术风险较大,患者的死亡及 复发风险较高, 术后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2]。 常规护理仅包括疾病基础护理,缺乏规范化流程。 而细节护理可从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给予针对 性的护理,全方位地帮助患者恢复 [3] 。本文观察细 节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 本院收治的 60 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 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颅内动脉瘤性蛛网 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标准 [4] ;神志清晰,可配合完成 本研究。排除标准:既往存在脑外伤、卒中、神经 退行性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史者;临床资料不全 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 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9069)。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男 15 例,女 15 例; 年龄 62~79 岁,平均(70.3±2.3)岁。对照组:男 16例,女14例;年龄61~78岁,平均(70.5±2.4)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后 6 h 内 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麻醉尚未清醒时,去枕平 卧,将其头部偏向一边,每小时检查 1 次患者呼吸 道通畅情况,及时吸痰;告知患者家属术后注意事 项,嘱其协助护士观察患者的病情。
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 苏醒后,护理人员第一时间至床旁问候,若患者存 在焦虑、抑郁情绪,可给予针对性疏导,如向患者 讲解手术情况、介绍成功案例并为其答疑解惑,指 导家属通过语言或肢体接触给予患者安慰,让患者 想象出院后的美好生活,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师帮 助。(2)环境护理。保持病室干净、整洁、安静, 每日定时开窗通风,调节室内温湿度,可播放舒缓 轻音乐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3)基础护理。术 后 24 h 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手术部位有 无渗血、敷料是否干燥,如出现渗血情况需及时更 换敷料并告知医师处理。(4)饮食护理。嘱患者 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营养丰富的饮食, 多吃果蔬,可用温开水冲服适量蜂蜜。(5)运动 护理。病情稳定后,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订运动 方案,包括病房内护士搀扶慢走,走廊内护士陪同 慢走,楼梯间护士陪同爬楼,运动强度以患者可耐 受为宜,避免剧烈运动。(6)并发症预防。加强 血压监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遵医嘱给予降压药; 戒烟戒酒,避免用力过猛、情绪波动;对于偏瘫或 肢体功能异常者,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更换床上用 品、保证皮肤干燥;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手卫生的 指导和监督;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指导家属拍 打患者背部,帮患者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定期清洁 口腔。(7)出院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 出院注意事项,并耐心答疑解惑,指导患者家属居 家陪护措施与用药方案,邀请患者加入微信群以便 随时与科室护理部沟通。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估焦虑和抑郁情绪 [5],各量表均包括 20 个条目, 各条目 1~4 分,标准分 100 分,SAS ≥ 50 分表示 存在焦虑,SDS ≥ 53 分表示存在抑郁,且分值越 高则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 查问卷(SF-36)评估生命质量 [6],量表包括生理 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 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 8 个维度,总分 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3)比较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 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7],量表包括意识、 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 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症等 11 个维度, 总分 42 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 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6.7%(2/30),低于对照组的 33.3%(10/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 比较 护理前,两组 SAS、SDS 和 SF-36 评分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 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 照组,两组 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 NIHS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 组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 NIHS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 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3。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因动脉瘤导 致脑部病变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使患者出现突发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意识 障碍等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可有 效减少脑血管痉挛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 预后,且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较小 [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 照组。分析原因为细节护理中的加强血压监测、遵 医嘱给予降压药、戒烟戒酒、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等均有助于减少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的发生风险; 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指导家属帮患者排出呼吸 道分泌物等措施可预防肺部感染 [10-11] 。本研究结果 同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 照组, 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实施细 节护理中,患者苏醒后,护理人员第一时间至床旁 问候,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加上干净整洁的病 房环境和贴心的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均有助于缓 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而运动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可加快患者康复,进而提高其生命质量 [12-14] 。本研 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 照组。分析原因为细节护理可及早开展运动指导, 促进患者肢体协调和功能恢复,加快康复进程,且 并发症的预防可减少再出血、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 的发生风险,避免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损伤 [15]。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性蛛 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 率、负性情绪评分和 NIHSS 评分,以及提高生命 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周珍贵,严红玲,胡志平,等 . 夹闭及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脑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16( 16): 2417-2421.
[2] 杨磊,张栋梁,韩永丰,等 . PEEP 对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重度呼吸功能障碍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J]. 河北 医科大学学报, 2018,39(6): 653-657.
[3] 韦静,王娟莉 . 细节护理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27( 1):121-124.
[4] 美国心脏协会卒中专家委员会,何福亮,张鸿祺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指南(ASA 2009 年版)(上) [J]. 中 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9,6(5): 277-280.
[5] 林君,汪海燕 . 临床路径护理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9(22): 173-175.
[6] 田丰,乔鑫鑫,张洋 . 信息 - 动机 - 行为技巧模型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 SF-36 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 响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24(9): 807-811.
[7] 胡洁滨,姚鸣鸣,朱晓威 . 细节护理联合行为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影响 [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4):140-142.
[8] 王婷婷,李春霞 . 综合性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 ( 13): 2466-2467.
[9] 胡新永,来海鸥,姬利,等 . 夹闭及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广西 医科大学学报, 2017,34( 1): 100-102.
[10] 周琍琳 . 预见性护理对 Hunt-Hess 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J]. 护理研究,2018,32( 12): 1967-1969.
[11] 陈进,金卫星,祝斐 .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并发症探讨 [J]. 当代医学,2021, 27(32): 97-99.
[12] 殷宗莉,张维 . 细节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负面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7): 1198-1200.
[13] 马吉芬 . 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 13):1471-1473.
[14] 边雪梅,叶慧 . 细节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 26(9): 1148-1151.
[15] 李珺,常一心 . 细节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4(8): 146-1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8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