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遮盖时间对远视性弱视患儿立体视锐度与视力的改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23 14:17: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遮盖时间对远视性弱视患儿立体视锐度与视力的改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120 例远视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按遮光时间不同将其分为 2 h/d 组、6 h/d 组和 24 h/d 组各 40 例,比较三组视力改善效 果、立体视重建效果和立体视锐度。  结果: 治疗后,6 h/d 组和 24 h/d 组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d 组和 24 h/d 组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 2 h/d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6 h/d 组和 24 h/d 组的立体视重建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 h/d 和 24 h/d 组的立体视重建总有效率高于 2 h/d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立体锐视度均 低于治疗前,且 6 h/d 组和 24 h/d 组均低于 2 h/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 6 h/d 组和 24 h/d 组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  结论: 6 h/d 和 24 h/d 遮盖远视性弱视患儿可提高立体视锐度和视力的效果优于 2 h/d 遮盖效果。

【关键词】  远视性弱视;患儿;遮盖时间;立体视功能;视力

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covering time on improvement of stereoscopic acuity and visual acuity in children with hyperopic amblyopia

GUO Yanxia, WANG Yuqi
(Ophthalmology Center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Ruzhou, Ruzhou 467599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vering time on improvement of stereoscopic acuity and visual acuity in children with hyperopic amblyopi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20 children with hyperopic amblyop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h/d group, 6 h/d group and 24 h/d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ving time,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visual acuity improvement effect, the stereoscopic reconstruction effect and the stereoscopic acuity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visual acuity improvement between the 6 h/d group and the 24 h/d group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visual acuity improvement in the 6 h/d group and the 24 h/d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2 h/d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tereoscopic re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6 h/d group and the 24 h/d group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stereoscopic reconstruction in the 6 h/d and 24 h/d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2 h/d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tereoscopic acuity level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those of the 6 h/d group and the 24 h/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2 h/d group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6 h/d group and 24 h/d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Covering time of 6 h/d and 24 h/d for the children with hyperopic amblyopia can improve the stereoscopic acuity and the visual acuity. Moreover, they are superior to 2 h/d covering.

【Key words】  Hyperopic amblyopia; Children; Covering time; Stereopsis function; Visual acuity

远视性弱视是由视网膜未能获得足够多的图像刺激所致,可影响视力发育 [1] 。临床上常用健眼遮 盖加屈光矫正,配合弱视训练法予以治疗 [2] 。遮盖 时间的选择多根据医生个人经验,而选择适合的遮 盖时间对患儿的治疗意义重大 [3]。本文比较不同遮盖时间对远视性弱视患儿立体视锐度与视力的改善 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20 例远视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 料。纳入标准:  符合远视性弱视的相关诊断标准 [4]; 均进行眼底、视力检查确诊为单眼弱视。排除标准: 合并眼部器质性病变患儿;进行过眼部手术患儿; 治疗依从性不佳患儿。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内容了解 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 审批通过(批号:  2021-243) 。按遮光时间不同将 其分为2 h/d组、6 h/d组和24 h/d组各 40例。2 h/d组: 男 19 例, 女 21 例;年龄 3~9 岁, 平均(5.27±0.48)岁。6 h/d 组:   男 22 例,   女 18 例;   年 龄 3~8 岁, 平均(4.91±0.72)岁。24 h/d 组:男 20 例, 女 20 例;   年龄 4~10 岁,  平均(5.36±0.78)岁。三组一般资 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均采用散瞳验光配戴眼镜矫正其  视力,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 药 准 字 H20052295,5 g  ∶ 50 mg),1 次 / d,用药 7 d 后检影验光,配度数合适眼镜。弱视训练:双眼交替注视,在患儿正前方适宜距离放一物品,嘱患儿双眼交替注视,结合患儿具体情况进行训练时间长短的调节,  15~30 min/d,  以患儿不感疲累厌倦为宜;同时可进行绘画、穿珠子等,选择直径 1~2 cm 的通孔圆珠,让患儿自行进行串珠练习,并制作为成品以增加串珠乐趣,绘画时选择画有卡通动物的画纸,让患儿自行进行描摹与后,三组立体锐视度均低于治疗前,且 6 h/d 组和在此基础上,2 h/d 组每天遮盖健眼 2 h,6 h/d组每天遮盖健眼 6 h,  24 h/d 组每天遮盖健眼 24 h。三组均每月复查 1 次,连续治疗 1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三组视力改善效果 [4] 。基本治愈:弱视眼的最佳矫正视力 ≥ 0.9;  进步: 视力提高≥ 2 行;无效:视力只提高 1 行或者减退甚至没有变化。总有效率 =(基本治愈 + 进步)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三组立体视重建效果 [5]。正常:眼部立体视锐度 <55弧秒;一般:立体视锐度 55~65 弧秒;不良:眼部立体视锐度 >65 弧秒。总有效率 =(正常 + 一般)例数 / 总例数 ×100%。(3)  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立体视锐度。使用 Titmus 立体视检测图检查, 检查 3 次以上,  1 周 / 次, 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两两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     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视力的改善效果比较   治疗后,6 h/d 组与 24 h/d 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 h/d 组和 24 h/d 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 2 h/d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三组视力改善效果比较 [n (%)]
组别 基本治愈   进步     无效   总有效率
2 h/d 组( n=40) 6(15.00) 4 (10.00 30 (75.00 10(25.00)
6 h/d 组( n=40) 7(17.50) 5 (12.50 18 (45.00 22(55.00) *
24 h/d 组( n=40) 14(35.00) 7 (17.50 21 (52.50 19(47.50) *
注:与 2 h/d 组比较,  *P<0.05

2.2   三组立体视重建效果比较治疗后,6 h/d 组与 24 h/d 组立体视重建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d 和 24 h/d 组立体视重建总有效率均高于 2 h/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 2  三组立体视重建效果比较 [n (%)]
组别   正常     一般     不良   总有效率
2 h/d 组( n=40) 4 (10.00 5 (12.50 31 (77.50 9( 22.50
6 h/d 组( n=40) 11 (27.50 12 (30.00 17 (42.50 23( 57.50 )*
24 h/d 组( n=40) 8 (20.00 10 (25.00 22 (55.00 18( 45.00 )*
注:与 2h/d 比较,  *P<0.05

2.3   三组立体视锐度比较   治疗前,三组立体锐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4 h/d 组 均 低 于 2 h/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 6 h/d 组 与 24 h/d 组 两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三组立体视锐度比较(弧秒, x ±s )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2h/d 组( n=40) 249.68 ±80.06 155.27±49.81
6h/d 组( n=40) 251.07 ±79.43 128.45±51.26*
24h/d 组( n=40) 262.61 ±83.25 131.78 ±53.56*
F 值 0.308 3.215
P 值 0.736 0.044
注:与 2 h/d 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远视性弱视是儿童眼科的常见疾病,多发在 8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临床表现为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弱视、视觉空间的分辨能力差等,是儿童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6-7]。遮盖疗法是在屈光矫正前提下,抑制健眼对弱视眼的作用,使之接收视觉的刺激达以提高视力,由于其操作简单、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弱视的主要方法 [8]。

已知双眼的视觉是确立于双眼可同时视和融合功能基础上的独立高级视功能,而弱视是因为双目视觉轴不平行引起,图像幕在视网膜呈非对应点,视皮质为避免复视或者长时间抑制黄斑功能,从而形成弱视 [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6 h/d 组和 24 h/d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 2 h/d 组。分析原因在 于治疗远视性弱视采用中长时间遮盖,能够除去健 眼的抑制作用,刺激弱视眼视觉的发育,为将来双 眼能够一同视物提供了机会,长时间遮盖者弱视眼 受到外界视觉刺激时间长,故在此“重压”下视力 提升幅度较大。

\

立体视觉是指眼睛对空间中远近、前后、上下 各方位上所处物体的感知及辨别深度能力,是人类 特有的高级视觉功能,常用立体视锐度衡量立体视 功能,人眼分辨最小双眼视差角度的能力即为立体 感知阈值 [11]。弱视患儿除视力发育低于相应年龄的 最低值外,双眼视力的不一致导致双眼立体视发育 同样受到影响 [12]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6 h/d 组 和 24 h/d 组立体视重建总有效率均高于 2 h/d 组, 立体视锐度均低于 2 h/d 组,但 6 h/d 组和 24 h/d 组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中长 遮盖时间不仅可以增强弱视眼的竞争力减少对健眼 的抑制作用,而且能重新建立双眼正常视网膜对 应,实现双目的视觉功能平衡 [13-14]。而 6 h/d 组与 24 h/d 组立体视重建总有效率、立体视锐度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与本研究纳入 的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有关,其结果尚需后 期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开展深入研究予以 印证。

综上所述,  6 h/d 和 24 h/d 遮盖远视性弱视患 儿可提高立体视锐度和视力的效果优于 2 h/d 遮盖 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兰,王盼盼,林静,等 . 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研究 [J]. 中国斜视与 小儿眼科杂志,2017,25(1):9-12.
[2]    王琦,高祥璐,张艳龙,等 . 注视差异在分析双眼视功能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2):151-154.
[3]    林春堤,熊永强,吕月娥,等 . 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效果及对视觉敏感度的影响 [J]. 中国 妇幼保健,2018,33(7):1536-1539.
[4]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 . 弱视诊断专家共识(2011 年)[J]. 中华眼科杂志,  2011,  47(8)  :  768.
[5]    梁晓翠,周炼红,易贝茜,等 . 不同遮盖时间对远视性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 [J].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8, 26(1):11-14.
[6]    刘华,许多,陈宇等 . 不同类型弱视儿童视网膜结构和视觉诱发电位及立体视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J]. 国际眼科杂志, 2020,20(4):688-691.
[7]    黄杰,叶翔,李国平,等 .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治疗后双眼视觉输入平衡分析 [J]. 眼科新进展,2016,36(7):626-629.
[8]     田璐,南莉,丁肇凤,等 . 传统弱视治疗方法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 [J]. 眼科新进展,  2018, 38(10):955-958.
[9]    赵博文,  付晶,  洪洁,  等 .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视觉状态 [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8,20(12):731-736.
[10]   赵成,  鄢涛 . 3D/4D 数字化斜弱视视功能矫治系统联合屈光矫正及遮盖疗法治疗成人弱视 [J]. 国际眼科杂志,  2021,  21 (11):  2005-2007.
[11]   褚婷,王继红 . 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自律空间频率刺激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 [J]. 国际眼科杂志,  2020,  20(6):  1048-1053.
[12]   艾则孜·吾买尔,姜爱新,木拉提江·木台力甫,等 . 低强度氦氖激光辅助治疗儿童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随机对照研 究 [J]. 实用医学杂志,2020,36(15):  2125-2128.
[13]   莫广林 . 不同遮盖时间对远视性弱视患儿临床疗效及立体视功能的影响 [J]. 中国校医,2020,34(9):655-656.
[14]   吕月娥,熊永强 . 视知觉训练改善弱视儿童视力与立体视功能的疗效观察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9):109-1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83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