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120 例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为研 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60 例。两组均口服尼莫地平片,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 基础上联合平肝潜阳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头痛缓解情况、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 [ 全血低切黏度(LBV)、全 血高切黏度(HBV)和血浆黏度(PV)]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次持续 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 LBV、HBV 和 PV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液流变学 指标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关键词】 血管神经性头痛;肝阳上亢型;平肝潜阳汤;针灸;血液流变学;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
Effect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ngioneurotic headache of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type
WAN Lizhu
(Jiamus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musi 154002 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ngioneurotic headache of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type.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angioneurotic headache of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typ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by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were given oral Nimodipine tablets. On this basi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inggan Qianyang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headache relief conditions, the TCM syndrome score, the hemorheology index levels [whole blood low shear viscosity (LBV), whole blood high shear viscosity (HBV) and plasma viscosity (PV)]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5.00% (57/6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0.00% (48/6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 and the TCM syndrome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headache attacks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uration of each headache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LBV, HBV and PV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angioneurotic headache of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type can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levels of hemorheology indexes and the TCM syndrome score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acupuncture treatment.
【Key words】 Angioneurotic headache; Hyperactivity of liver-yang; Pinggan Qianyang decoction; Acupuncture; Hemorheology; TCM syndrome score; Adverse reaction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因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或头颅 血管神经调节功能障碍而引起,反复头痛是其主要 表现,且会随着体位改变、情绪变化而加重,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西医主张采用止痛、抗焦虑、 镇静等药物治疗,但患者停药后症状易反复,远期 效果不佳 [1-2] 。近年来,中医采用内服联合外治的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肝阳上亢是血 管神经性头痛常见证型,治疗应以平肝潜阳、滋补 肝肾,同时选择腧穴辩证施治,有助于调和阴阳、 疏经通络、扶正祛邪 [3-4] 。本文观察针药结合治疗 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 本院收治的 120 例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 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西医符合《实用内科学(第15 版)》中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诊断标准 [5] ;患者头 痛发作为单侧或双侧,疼痛呈中度或重度,每次发 作持续 4~72 h,伴有呕吐、恶心、畏光等症状;中 医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肝阳上亢证 [6]; 头痛而胀,发作时伴有面红目赤,烘热耳鸣,舌 质红,苔黄,脉弦数。排除标准:合并心血管严 重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既往有颅 脑手术史;病历资料缺乏;有精神疾病,无法完成 本次研究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 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通过(批准文号:2020-A14)。采用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研究组男 37 例, 女 23 例;年龄 24~60 岁, 平均(42.37±3.60)岁; 病程 1~12 年, 平均(6.04±0.73)年;体质量指数 22.61~29.73 kg/m2 ,平均(26.18±0.83)kg/m2 ;疼 痛部位:后枕部 33 例,颞部 14 例,头顶部 10 例, 额部 8 例。对照组男 35 例, 女 25例;年龄 22~60 岁, 平均(42.35±3.54)岁;病程 1~13 年,平均 (6.10±0.72 )年;体质量指数 22.57~29.69 kg/m2, 平均(26.20±0.86)kg/m2;疼痛部位:后枕部 32例, 颞部 16 例,头顶部 12 例,额部 6 例。两组一般资 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口服尼莫地平片(长春雷允上 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2021550,30 mg),1 片 / 次, 3 次 /d,连续服用 1 个月。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行针灸治疗。额部疼痛:选择合谷、曲池、 印堂、阳白等穴位;颞部疼痛:选择风池、太阳、 阳辅等穴位;巅顶疼痛:选择太冲、内关、百会、 涌泉、四神聪、阳陵泉等穴位;后枕部疼痛:选择 天柱、风府、风池、后溪、昆仑等穴位。酒精消毒 各穴位,采用毫针快速刺入穴位皮肤,其中四肢穴 位采用提插捻转补泻法, 头部穴位采用捻转补泻法, 针刺成功后,留针 30 min 后拔出,期间将艾条放 置于针柄处点燃后行艾灸,1 次 /d,每连续治疗10 d 后停 2d,连续治疗 1 个月。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平肝潜阳汤治疗。 组方:杜仲、枸杞、熟地、龙骨、白芍、牡蛎各 12 g, 五味子6g,龟板、丹参各9g,菊花 10g,牛膝 18 g。 水煎煮取汁 300 mL,于早晚饭后服用,1 剂 /d, 连 续服用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 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头痛头 胀、面红目赤、烘热耳鸣等症状基本消失,停药 1 个月后未见复发为显效;头痛头胀、面红目赤、烘热耳鸣等症状较治疗前好转,停药后头痛发作次数 减少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 2)比较两 组治疗前后头痛缓解情况,包括疼痛程度评分、头 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估患者的头痛程度, 评分范围为 0~10 分, 评分越高,表明头痛越严重。(3)比较两组治疗 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评估患者头痛而胀、发作时伴 有面红目赤、烘热耳鸣症状改善情况,由轻到重分 别计 0、2、4、6 分,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于 治疗前及治疗 1 个月后采用血液流变仪(北京普利 生仪器公司, 型号:LBY-N6B) 检测患者全血低切 黏度(LBV)、全血高切黏度(HBV)和血浆黏度 (PV)。(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 80.00%(48/6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 VAS 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和每次持续时间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 组 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 照组,两组头痛每次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研 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 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 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 疗前,两组 LBV、HBV 和 PV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LBV、HBV 和 PV 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出现头晕、 呕吐各 1 例, 不 良反应发生率为 3.33%(2/60); 对照组出现头晕 2 例,皮肤红肿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00%(3/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头痛、 胀痛等,易对患者睡眠状况及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明显降低生命质量。现代研究认为,血管神经性头 痛的发生与脑血管痉挛、脑组织缺血、缺氧等密切 相关 [7] ,临床治疗主张采用钙离子拮抗剂以扩张脑 组织血管,减轻头部疼痛。尼莫地平为钙离子通道 阻滞剂,可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解除血管痉 挛,缓解病情 [8]。
中医学依据血管神经性头痛症状表现将其归 属于“头风”“偏头痛”等范畴,认为该病病机与 患者肝气不舒、情志内伤、肾水不足、肝失濡养等 因素相关,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从而引发头 痛,治疗应以补肝益肾、平肝潜阳为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 后 VA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 LBV、HBV、PV 均 低于对照组,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次持续 时间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针灸为中医外治法的 一种,可根据患者头痛发作部位施以治疗,具有通 经活络、调节气血的作用,扩张脑血管,缓解局部 痉挛,促进脑部微循环的改善 [9-10] 。平肝潜阳汤中 杜仲补肾助阳,枸杞、牛膝滋补肝肾,熟地滋阴补 血、益精填髓,龙骨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白芍平 抑肝阳,牡蛎定惊安神,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宁 心,龟板滋阴补阳、养心宁神,丹参清心除烦,菊 花平肝明目、散风清热 [1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牛 膝中的有效成分可降低血液黏稠度, 加快血液流速; 五味子可增强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杜仲、牡蛎、 龙骨均可镇静镇痛。针药结合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 学指标水平和头痛症状, 利于患者恢复 [12]。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平肝潜阳汤治疗未增加安全 风险。
综上所述,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单纯针灸 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金彦 . 中西医药物方案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药学安全性分析 [J]. 世界中医药,2018,13( 1): 91-94.
[2] 毛兵兵,孙忠年,邱根全 . 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8): 869-872.
[3] 李伟洪,白凌军 . 祛风通络法针刺治疗神经性头痛 30 例临床研究 [J]. 江苏中医药, 2018,50(5): 59.
[4] 丁自娟 . 经方辨治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体会 [J]. 北京中医药,2018,37( 10): 976-978.
[5]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 实用内科学 [M]. 15 版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679-2682.
[6] 邓玲 .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 标准)[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36.
[7] 袁学雅,幸伟杰,杨玉婵 . 平衡松解术联合尼莫地平缓释片 治疗原发性血管性头痛临床观察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杂志,2018,16(10):1412-1415.
[8] 郜锦英,胡静 . 加巴喷丁联合尼莫地平对偏头痛发作期患者 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及 PKC 的影响 [J]. 海南医学,2020,31 (16):2056-2058.
[9] 高纪林,董长勇,颜义,等 . 元胡止痛方联合温针灸对偏 头痛急性发作患者 5-HT、ET-1 的影响 [J]. 中国中医急症, 2020,29(11):1996-1998.
[10] 张云龙 . 平肝潜阳汤结合针灸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 痛的效果及对 Hcy、CRP水平的影响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5(28):139-140.
[11] 张秋香,孙凤霞 . 养血平肝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 清 ET-1、CGRP 和 NO 水平的影响 [J]. 四川中医,2019,37 (1):134-138.
[12] 张月清,周利民,赖智君 . 平肝通络推拿结合芎麻汤治疗偏头 痛的临床研究 [J].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41-1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8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