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85 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42 例和对照组 43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治疗,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氧化应激指标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 水平、炎性因子 [ 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6(IL-6) ] 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48%(38/42), 高于对照组的 72.09%(3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 6 h、1 d 及 14 d 时的 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而 MDA、hs-CRP 及 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 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效果较好,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和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 单用丁苯酞治疗。
【关键词】 脑梗死;超早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丁苯酞;氧化应激;炎性因子
Effects of Ginkgo diterpene lactone meglumine combined with Butylphthalid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uper-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GUO Wei
(The Fifth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Zhongyi Northeast International Hospital, Shenyang 110000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s of Ginkgo diterpene lactone meglumine combined with Butylphthalid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uper-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85 patients with super-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4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3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Both groups were given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On this basi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utylphthalid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treated with Ginkgo diterpene lactone meglumine injec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the oxidative stress indexe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malondialdehyde (MDA)] levels, the inflammatory factors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interleukin-6 (IL-6) ] level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48% (38/42),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72.09% (31/4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NIHS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6 h, 1 d and 14 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SOD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levels of MDA, hs-CRP and IL-6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ere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s: After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Ginkgo diterpene lactone meglumine combined with Butylphthalid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super-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achieve ideal results, which can reduce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oxidative stress, and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Butylphthalide.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Super-early stage; Ginkgo diterpene lactone meglumine; Butylphthalide; Oxidative stress; Inflammatory factor
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 的脑血管疾病, 致病原因为血栓形成堵塞脑血管 [1]。 脑梗死超早期指发病后 6 h 内,这个时间窗内采用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效果较好,但是单纯溶栓治疗 不能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需要联合其他药 物 [2-3] 。丁苯酞是一种神经保护药物,有利于改善 脑能量代谢及缺血区域微循环,可减轻神经功能损 害,缩小梗死病灶 [4]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是一种中 成药, 含有银杏内酯A、B、K等多种重要药用成分, 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 [5]。本文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 胺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 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10 月 本院收治的 85 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经头颅 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确诊, 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6];符合溶栓治疗适应 证,发病至接受溶栓治疗时间≤ 6 h。排除标准: 既往有头部外伤或脑部手术史者;心源性脑梗死者; 合并肝、肾、心、肺等脏器重大病变者;伴凝血功 能障碍者;伴有感染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者。患 者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 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7006)。按照随机 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42 例和对照组 43 例。观 察组:男 22 例,女 20 例;年龄 39~74 岁,平均 (58.32±10.83)岁;发病至溶栓时间 1~6 h,平均 (3.34±0.45)h;合并高血压 8 例,糖尿病 4 例。 对照组:男 24 例,女 19 例;年龄 38~75 岁,平均 (58.40±10.77)岁;发病至溶栓时间 1~6 h,平均 (3.38±0.46)h;合并高血压 10 例,糖尿病 3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注射用阿替普酶(德 国勃林格殷格翰大药厂,注册证号 SJ20160054, 20 mg)静脉溶栓,剂量 0.9 mg/kg。先取上述剂量 的 10% 于 1 min 内静脉推注,余 90% 加入 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 1 h。同时根据 患者病情予以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血糖及维持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 在 此 基 础 上, 对 照 组 予 以 丁 苯 酞 氯 化 钠 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公司,国药准字 H20100041,25 mg)静脉滴注,25 mg/ 次,2 次 /d, 每次滴注时间以 >1 h 为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江苏康缘药 业公司,国药准字 Z20120024,25 mg)治疗,取 25 mg药物加至250 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1次/d。 两组均治疗 2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6 h、1 d、14 d 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 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包括 11 个条目,总分 0~42 分,得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呈正比。(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基本治愈:治 疗后 NIHSS 评分降低 >90%;显效:NIHSS 评分降 低 46%~90%;好转:NIHSS 评分降低 18%~45%; 无变化:NIHSS 评分降低 <18% 或增加≤ 18%;恶 化:NIHSS 评分增加 >18%。总有效率 =(基本治愈 + 显效 + 好转)例数 / 总例数 ×100%。(3)比较两 组治疗前、治疗 2 周后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 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2 周后的血清炎 性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超敏 C 反应 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5)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 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 组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 NIHSS 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 治疗后 6 h、1 d 及 14 d 时的 NIHSS 评分均低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 72.09%(3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 前,两组 SOD、MDA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SOD 水平高于治 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MDA 水平低于 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hs-CRP、IL-6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hs-CRP 及 IL-6 水平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 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未发生 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早期脑缺血中心坏死区域与正常区域 的中间区被称为缺血半暗带,该部位的脑细胞尚未 完全坏死,及时溶栓恢复血流灌注可挽救缺血半暗 带的脑细胞 [7] 。阿替普酶属于第三代溶栓药物,主 要通过降解纤维蛋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使血液 循环恢复正常,挽救受损的神经细胞,但单用该 药无法抑制缺血、缺氧导致的氧化应激和炎症级联 反应 [8]。
丁苯酞属于促代谢药物,可有效改善脑细胞中 线粒体的代谢功能,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减轻活 性氧对脑细胞的损伤,其还能改善脑内微循环,减轻脑水肿,从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9] 。银杏二 萜内酯葡胺是中药银杏提取物,包含银杏内酯 A、 B、K 等成分,对卒中患者的脑血管具有较好的保 护作用 [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 照组,且治疗后 6 h、1 d 及 14 d 时的 NIHSS 评分 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丁苯酞能增加缺血区域 脑血流量,并能改善大脑能量代谢,可发挥保护神 经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而银杏二萜内酯葡 胺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扩张血管的作用,两药联 用能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减轻神经细胞缺损程度, 提高临床疗效 [11]。
此外,脑梗死超早期神经缺损与氧化应激、炎 性因子水平升高有关。SOD 是一种具有清除氧自 由基能力的金属蛋白酶,可反映机体抗氧化功能。 MDA 主要产生于脑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和自由基 间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可直接反映机体氧化应激水 平 [12] 。作为急性时相蛋白,hs-CRP 在机体出现感 染、创伤或缺血、缺氧时水平异常升高;而 IL-6 属于趋化因子, 由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产生,可引起 hs-CRP、降钙素原等炎性因子水平升高 [13]。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治疗后 SOD 水平高于 对照组, 而 MDA、hs-CRP 及 IL-6 水平均低于对 照组。分析原因为银杏内酯属于萜类化合物,具有 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减轻脑 血管损伤,发挥抗栓作用,其与丁苯酞联用可减轻 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 [14]。
综上所述,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采用银杏 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可 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和氧化 应激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用丁苯 酞治疗。
参考文献
[1] 吕虎,范从华,王晓伟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 贵州 医科大学学报, 2020,45(12): 1484-1488.
[2] 卫晓红,宋艳玲,刘燕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及脑血流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48(2): 2727-2730.
[3] 黄松 .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对脑梗死的疗效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36(1): 18-22.
[4] 曹国军,张行丰,郑科达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保护作用及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影响 [J]. 浙 江医学, 2018,40(1): 1194-1198.
[5] 石凡,吴春华,王琦,等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心源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集聚率的 影响 [J]. 药品评价,2021,18(3): 163-165.
[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J]. 中华 神经科杂志, 2010,43(2) :146-153.
[7] 马荣,李瑞卿 . 丁苯酞在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J]. 山东医药, 2018,58(21): 80-82.
[8] 朱烨,吴雅利,李宝香,等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 Hcy 等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J]. 中国药房, 2018,29(8): 1095-1098.
[9] 卢方理,周经霞,贝宁,等 .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机制分析 [J]. 山东医药,2020,60(2): 77-79.
[10] 徐国防,高盼,赵岳,等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试验研究 [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 (2): 253-255.
[11] 王燕,赵铎,王丹,等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 34(4): 965-969.
[12] 李康睿,叶民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 [J]. 山西医药杂志,2019, 48(19): 2347-2349.
[13] 于国华,赵立伟,张福鼎,等 . 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中药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J]. 中国药 物经济学, 2021,16(2): 59-62.
[14] 汪茜,冯文涛,田甜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系统评价 [J]. 中国药业,2018,27(7): 56-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8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