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五行音乐联合中医护理在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16 14:43: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联合中医护理在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196 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98 例。对照组给予中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行音乐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护 理前后睡眠质量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评分、生命质量 [ 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 评分和负性情绪 [ 汉密顿焦 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评分。  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 93.88%,高于对照组的 84.69%,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  ;护理后,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 PSQI 各维度评分以及 HAMA、 HAMD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五行音乐联合中医护理应用于失眠症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  降低睡眠质量评分和负性情绪评分,  优于单纯中医 护理效果。

【关键词】  五行音乐;中医护理;失眠症;睡眠质量;生命质量;负性情绪

Application effects of five elements music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insomnia

ZHANG Ruihong
(Xing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ngyang 4501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five elements music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insomnia. Methods: 196 patients with insomnia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9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five elements music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the score of sleep quality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th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 (SF-36)] and 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s [Hamiltonian anxiety scale (HAMA),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88%, which was higher than 84.69%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sleep quality, sleep latency time, sleep time, sleep efficiency, sleep disorder, daytime dysfunction and other PSQI dimension scores, the HAMA scores and the HAMD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the control group; the SF-36 scores of th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Five elements music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 the patients with insomnia can improve the score of life quality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scores of sleep quality and negative emotio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Key words】  Five elements mus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somnia; Sleep quality; Quality of life; Negative emotion

失眠症属于睡眠障碍,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过 早醒来、睡眠不连贯、入睡困难等 [1] 。脑力劳动强 度增加、饮食结构变化、竞争压力增大均可提高失 眠症的发生率 [2] 。长期失眠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因 此需积极治疗 [3]。本文观察五行音乐联合中医护理 在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本 院收治的 196 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发病时间≥ 1 个月;有不同程度的维持睡眠困难、 入睡困难等症状。排除标准:  依从性差者;  器质性 病变、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的失眠者;合并精神 系统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患者对本研究 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 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组与观察组各 98 例。观察组:  男 54 例,  女 44 例; 年龄 25~72 岁,  平均(48.46±7.51) 岁;  病程 1 个 月至 4 年, 平均(2.03±0.45)年。对照组:男 52 例, 女 46 例;  年龄 23~70 岁,  平均(48.11±7.05) 岁; 病程 2 个月 至 5 年,  平均(2.46±0.52) 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中医护理。(1) 头部按摩。 患者保持平卧姿势,  闭目,自然放松身体;护理人 员站在患者头前侧,使用一指按法或两手拇指叠按 法揉按印堂穴 20 次;用双手拇指桡侧从印堂推至 神庭,交替进行 20 次;用拇指分推法从印堂穴向  头维穴、太阳穴各推 20 次;用双手拇指端掐双侧 攒竹穴,指腹从攒竹开始,顺着眉弓经鱼腰,从里 到外推到丝竹空穴,推抹往返 20 次,并点按丝竹 空穴、鱼腰穴;  四神聪、百会、太阳穴各按揉 20 次; 安眠穴用中指和食指指腹各按揉 20 次,风池穴轻 轻拿捏 20 次;由前向后用五指拿头顶,至后头部 改为三指拿,共 10 次;两侧胆经部位用扫散法推 拿各 10 次;两侧耳部用食指和拇指揉捏,同时向  下牵拉各 3~5 次。每天晚上或下午按摩 1 次,  10 d 为 1 个疗程,  2 个疗程后观察效果。注意以上手法 按摩过程中,要控制力度,和缓轻柔,以患者有眼 睑沉重感、舒适感为宜。(2)头部经穴梳理。  患者 保持平卧姿势,  闭目,自然放松身体;  护理人员站 在患者头前侧,  发梢梳开;  将宽齿梳子贴在头皮上, 沿着督脉从前发际开始梳理到后发际,  10 次 / 穴; 顺着胃经、三焦经、胆经、膀胱经以同样方法进行 梳理,  10 次 / 穴;胃经、三焦经、胆经、膀胱经、 督脉每条经络从前向后、从后向前往返梳理 20 次。 在操作过程中以患者头皮感到麻、胀、热为宜,速 度由慢到快、由轻到重, 动作柔和缓慢、力度适中, 施力均匀。12 min/ 次,1 次 /d,10 d 为 1 个疗程, 2 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行音乐护理。选 择音乐过程中以个人五志特征为标准,若患者主要 是“恐”,  则选择花好月圆、百鸟朝凤等“羽”音, 以激发固志;若患者主要是“悲”,则选择鸟投林 闲居吟等“商”音,以兴奋解郁;若患者主要是 “思”,  则选择塞上曲、渔樵唱晚等“宫”音,以 开郁散结;  若患者主要是“喜”,  则选择梅花三弄、 平沙落雁等“徽”音,以安神宁静;若患者主要是 “怒”,则选择阳关三叠、高山流水等“角”音, 以宜悲消气。每天晚上睡前放松身体,保持房间安 静,  聆听音乐 40 min,  音量控制在 40~50 dB。10 d 为 1 个疗程,2 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痊愈: 睡眠较深,夜间睡眠时间超过 6 h,醒后精神充沛,或恢复正常的睡眠时间;显效:深度睡眠时间有所 延长,睡眠时间至少延长 3 h,失眠症状明显改善; 有效:  失眠症状有所缓解,  睡眠时间延长 3 h 以内; 无效:  失眠情况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 =(痊愈 +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 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 表(PSQI)评估,  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 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 6 个维 度,每个维度计 0~3 分,总分 0~18 分,评分越高 表示睡眠质量越差。(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 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 进行 评价,  包括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 8 个维度,换算成总分 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生命质 量越高。(4)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采用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估。HAMA 总分 0~56 分,  评分 <7 分 为无焦虑,  7~13 分为可能存在焦虑,  14~20 分为一 定存在焦虑,  21~28 分为存在明显焦虑,≥ 29 分 为严重焦虑;  HAMD 总分 0~54 分,  评分 <8 分为无 抑郁,  8~20 分为可能存在抑郁,  21~35 分为一定存 在抑郁,>35 分为严重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 93.88%,  高于对照组的 84.69%,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n (%) ]
有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 n=98 47( 47.96 35( 35.71 10 10.20 6( 6.12) 92 (93.88
对照组 ( n=98 21( 21.43 43( 43.88 19 19.39 15( 15.31) 83 (84.69
2
χ
                            4.320  
P                             0.038  

2.2   两组护理前后 PSQI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 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 PSQI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睡 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 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 PSQI 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护 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护理前后 PSQI 评分比较(分, x ±s )
观察组( n=98)                 对照组( n=98)
指标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睡眠时间 2.53 ± 0.41 1.36 ± 0.33*# 2.52± 0.45 1.71± 0.46*
入睡时间 2.23 ± 0.35 1.52 ± 0.61*# 2.24± 0.39 1.61± 0.57*
睡眠效率 2.25 ± 0.47 1.22 ± 0.59*# 2.26± 0.42 1.65± 0.43*
日间功能障碍 2.31 ± 0.56 1.28 ± 0.61*# 2.34± 0.51 1.49± 0.68*
睡眠障碍 2.37 ± 0.55 1.32 ± 0.64*# 2.36± 0.57 1.61± 0.29*
睡眠质量 2.61 ± 0.26 1.31 ± 0.26*# 2.63± 0.21 1.71± 0.36*
注:与护理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护理前后 SF-36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 组 SF-36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 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 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3。


表 3  两组护理前后 SF-36 评分比较(分, x ±s )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      P 值
观察组( n=98) 53.26±11.85 71.84±13.59 10.201   0.000
对照组( n=98) 54.32±13.07 64.51±12.15 5.653   0.000
t 值 0.595 3.981  
P 值 0.276 0.000  

​2.4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HAMA 和 HAMD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 义(P>0.05);  护 理 后,  两 组 HAMA 和 HAMD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x ±s
HAMA 评分                          HAMD 评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n=98) 27.26±6.67 11.32±4.09* 25.15±6.16   10.45±4.16*
对照组  (n=98) 27.15±6.61 16.73±4.38* 25.61±6.36   15.82±4.72*
t 值 0.116 9.019 0.514
P 值 0.454 0.000 0.000
注:与护理前比较,  *P<0.05

3  讨论

中医学将失眠症归属于目不瞑、不得眠 、不寐 等范畴。该病的产生为神不守舍、阳不入阴所致, 可通过中医手段进行干预,  效果良好 [4]。

\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和 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 PSQI 各维度评分以及 HAMA、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中医护理中的头部按摩能促进 脑部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睡眠功能,放松精神,从 而改善睡眠质量 [5];  头部经穴梳理能够刺激头部腧 穴、经络,协调阴阳、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消除 疲劳、凝神健脑、安神定志 [6] ;梳理头部穴位能调 节局部血液循环,  有利于激活睡眠中枢功能,达到 镇静安眠效果 [7] 。五行音乐疗法是中医护理方法之 一,以辩证施护为基础,结合患者病症,针对性为 患者选择曲目进行聆听,  以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8]。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音乐的声波震动和频率与组织细 胞建立共振,可对患者的呼吸节奏、心率、脑电波 频率等产生调节作用, 让患者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 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9]。

综上所述,五行音乐联合中医护理应用于失眠 症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降低 睡眠质量评分和负性情绪评分,优于单纯中医护理 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慧 . 中医辨证施护对脑卒中后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3):4384-4387.
[2]    李琳青 . 五行音乐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效果分析 [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6):149-150.
[3]    周苏梅,云洁,王荻,等 . 五音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社区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J].  医药前沿,  2019,  9 (17):20-22.
[4]     陈晓君,马静,曹素红 . 杵针疗法联合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J]. 武警后勤 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29,217(10):70-72.
[5]     张琪 . 中医护理干预失眠症效果的系统评价 [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0,41(1):19-24.
[6]    吴惠娟,李小娜 . 中医护理模式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效果研究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12):1-3.
[7]     冯方方 . 中医五行音乐联合耳穴压豆疗法对骨科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2):131-132.
[8]     罗清燕 . 中医特色护理在治疗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名医,2020,92(13):159-160.
[9]     张传继 . 抑郁症患者失眠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J]. 黑龙江中医药,2019,48(1):116-1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802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