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探讨 Angiojet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 者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1 月该院收治的 90 例 LEDVT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 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单独 CDT 治疗, 观察组在 CDT 基础上联合 PMT 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3 d 后溶栓效果、治疗 7 d 后患肢消 肿率、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 3 d 后,观察组溶栓有效率(88.89%)和Ⅲ级占比(84.44%)均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溶栓有效率(62.22%)和Ⅲ级占比(42.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 7 d 后,观察组小腿消肿率和大腿 消肿率高于对照组, 溶栓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尿激酶用量小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MT 联合 CDT 治疗 LEDVT 患者能提高溶栓效果,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尿激酶用量,加 快下肢消肿,效果优于单用 CDT 治疗。
【关键词】 Angiojet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导管接触性溶栓;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清除率
Effects ofAngiojet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combined with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WANG Haisheng, PENG Xitao, LIANG Bing, YUAN Qidong
(Vascular Surgery Department of Henan No.3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1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s of Angiojet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PMT) combined with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LEDVT).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0 patients with LEDVT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7 to November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ngle CD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MT on the basis of CDT. The thrombolytic effect 3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swelling reduction rate of the affected limb 7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thrombolysis time, the dosage of urokinase,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3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rombolysis (88.89%) and the proportion of grade III (84.4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62.22% and 42.22%,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7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calf swelling reduction rate and thigh swelling redu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rombolysis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osage of urokinas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PMT combined with CDT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LEDVT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thrombolysis effect, shorten the thrombolysis time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reduce the dosage of urokinase, and accelerate the lower extremity swelling redu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CDT treatment.
【Key words】 Angiojet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Thrombus clearance rate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指血液在下肢 深静脉中非正常凝结而形成的静脉回流障碍疾病, 多见于术后、长期制动等情况 [1] 。若血栓脱落,可 引起肺动脉栓塞,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药物抗凝是 治疗 LEDVT 的基础手段,但静脉用药对重症患者起效较慢。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可通过导管将 抗凝药物直接滴注到血栓处进行溶栓,可显著提升 溶栓效率,但对于形成时间较长的血栓,采用尿激 酶难以溶解 [2]。Angiojet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 是治疗 LEDVT 的新型手段,能够喷射高速液体击 碎血栓,并将血栓通过负压吸出 [3] 。本文探讨 PMT 联合 CDT 治疗 LEDVT 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1 月至 2020年 11 月本院收治的 90 例 LEDVT 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 LEDVT 的诊断标准 [4] ;经 CT、下肢静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静脉滴注抗 凝药物治疗无效;符合 CDT 和 PMT 的适应证。排 除标准:存在凝血障碍者;有溶栓禁忌证者;伴有 急性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女 19 例,男26例;年龄 38~79 岁,平均(56.72±3.59)岁; 病程 1~7 d,平均(4.87±1.16)d;病因:下肢静 脉曲张 20 例,术后卧床 14 例,长时间制动 11 例; 病情分级:Ⅰ级 26 例,Ⅱ级 15 例,Ⅲ级 4例; 血 栓位置:左腿 34 例,右腿 11 例。观察组女 18 例, 男 27 例;年龄 38~80 岁, 平均( 56.74±3.61)岁; 病程 1~7 d,平均(4.89±1.17)d;病因:下肢静 脉曲张 21 例,术后卧床 15 例,长时间制动 9例; 病情分级:Ⅰ级 23 例,Ⅱ级 16 例,Ⅲ级 6例; 血 栓位置:左腿 32 例,右腿 1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 CDT 治疗。术前实施数字 减影血管造影(DSA)确定血栓位置,术中患者取 俯卧位, 1%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超声引导 下,采用 Seldinger 技术对腘静脉穿刺并置入导丝 和 6F 导管鞘,将溶栓导管沿导丝置入血栓静脉段, 封闭导管头部金属芯,使带侧孔工作区完全覆盖 血栓,取注射用尿激酶(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51021214, 20 万 U)20 万 U 以生理盐 水 100 mL 溶解后加入微量泵,连接溶栓导管,以 脉冲方式灌注, 3~5 万 U/h, 24 h 持续用药。治疗 2~3 d 后经导管造影观察溶栓效果,无效者继续溶 栓治疗,治疗 7 d 后仍无效者可中转手术治疗。治 疗期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5000 U/ 次, 1 次 /12 h, 溶栓结束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3 个月。
观察组在 CDT 基础上联合 PMT 治疗。 CDT 治 疗 3 d 后,对下腔静脉行 DSA 检查确认血栓大小 和位置,超声引导下经股静脉穿刺至肾静脉开口 处,放置血栓过滤器。撤出溶栓导管,经腘静脉 置入泥鳅导丝, 沿导丝置入 Angiojet 血管抽吸导管 (Boston Scientific 公司,国械注进 20153033123 ) 实施 PMT 治疗, 使 Angiojet 导管工作区抵达血栓处, 调整到喷射模式,喷射尿激酶溶液 20 万 U,等待 20~30 min 待血栓软化后转成抽吸模式,灌注液换 为 10 U/mL 肝素盐水,以 1 mm/s 速度对血栓段实 施抽吸。抽吸完成后,立即行造影检查,若仍有血栓,再次喷射尿激酶后吸栓。治疗 7 d 如果无效可 中转手术治疗。术后抗凝治疗方案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 )治疗 3 d 后,比较两组患者 溶栓效果。行下肢 DSA 检查, 以 7 段下肢深静脉(下 腔静脉、腘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股总静脉、 髂外静脉、髂总静脉)通畅程度进行评分,完全通 畅 0 分,部分通畅 1 分,不通畅 2 分, 共 14 分 [5]。 将静脉通畅程度分为 3 级。Ⅰ级:治疗后静脉通畅 程度评分较治疗前下降 <50%;Ⅱ级:治疗后静脉 通畅程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 50% 及以上,但血栓 未完全清除;Ⅲ级:血栓完全清除,静脉通畅程度 评分为 0。以Ⅱ级、Ⅲ级之和为溶栓有效。(2)治 疗 7 d 后,比较两组患肢消肿率。大腿周径测量位 置为髌骨以上 15 cm,小腿周径测量位置为髌骨以 下 10 cm。 患肢消肿率 =(术前周径 - 术后周径)/ 术前周径 ×100%。( 3)比较两组溶栓时间、住 院时间及尿激酶用量。(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 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溶栓效果比较 观察组溶栓有效率和 Ⅲ级占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肢消肿率比较 观察组小腿消肿率和大腿消肿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和住院时间比 较 观察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激 酶用 量小 于对 照组, 差异 均有 统 计学 意义 (P<0.05)。见表 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3 讨论
CDT 是重度 LEDVT 常用的介入治疗手段, 其 通过将一根多孔溶栓导管置入血栓内,直接对血栓 滴注溶栓药物进行局部溶栓治疗,较全身用药溶栓 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6] 。但该方法对形成时间超过 3 d 的血栓效果较差,且大血栓溶栓时间较长,患 者需长时间保持下肢伸直位,不利于下肢血液回 流 [7]。PMT 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血栓清除技术, 其通过导管喷射高压流体击碎血栓,并将其通过负 压吸到导管内排出体外。此疗法对陈旧血栓的治疗 效果优于 CDT,可提高血栓清除效率,减少尿激酶 用量 [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溶栓有效率和Ⅲ级占 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小腿消肿率和大腿消肿率均 高于对照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尿激酶用量小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先用 CDT 治 疗能够使血栓部分溶解、软化,然后利用 PMT 喷 射模式使血栓破裂, 增大血栓与溶栓药物接触范围, 提高血栓溶解效率,然后转换成抽吸方式,将碎裂 的血栓片段吸出, 可提高溶栓效果, 缩短溶栓时间, 减少溶栓药物用量, 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和下肢消肿, 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9] 。有研究报道,使用 PMT 治 疗击碎血栓可能导致血栓碎片上移到肾脏,引起肾 损伤,通过在肾静脉口放置过滤器可避免该并发症 的发生 [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联合 PMT 治疗未 明显增高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 PMT 联合 CDT 治疗 LEDVT 患者能提高溶栓效果,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 尿激酶用量,加快下肢消肿,效果优于单用 CDT 治疗。
参考文献
[1] 吴群 . 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综合管理干预效果分析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 20(6): 996-997.
[2] 欧阳亮远, 阳普根, 刘俊 . AngioJet 机械吸栓与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比较 [J]. 中国当代医 药, 2021, 28(29): 74-77.
[3] 李云松,刘向东,李亮,等 . AngioJet 血栓抽吸术在机械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价值 [J]. 中 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9, 34(6): 509-511.
[4] 侯玉芬, 刘政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疗效标准(2015年修订稿)[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6, 22(5):520-521.
[5] 丁锦辉,付大鹏,刘军乐,等 . AngioJet 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溶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分析 [J]. 血管与 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 2(6): 496-499.
[6] 卢化祥,黄家麒,黄晟,等 . 对侧股静脉入路经皮机械吸栓结合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39(1): 102-105.
[7] 胡知峰,殷世武,倪才方,等 . 超声引导下 AngioJet 联合置管溶栓顺行治疗急性和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J]. 重庆医学, 2019, 48(5): 159-163.
[8] 孙立巍,刘艳,梁增辉 . AngioJet 血栓抽吸装置联合 CDT 对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研究 [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 11(2): 205-208.
[9] 杨永久,丁旭,满新贺,等 . AngioJet 导管血栓抽吸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并血栓形成 [J]. 中国临床医生杂 志, 2019, 47(12): 1458-1460.
[10] 王宾,于振海,王坤,等 . AngioJet 机械吸栓与导管接触性溶栓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对比分析 [J]. 血管与 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7,3(5):931-9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7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