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11 14:59: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该院收治的 82 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 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SAFE) 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和生命质量 [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74(GQOLI-74)] 评分。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 BPRS、SAFE、抑郁、恐怖和 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GQOLI-74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 护理可降低 BPRS 评分、  SAFE 评分和心理状态评分,提高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稳定期;保护动机理论;生命质量;社会适应功能;心理状态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schizophrenia
HAN Jing
(Kangning Hospital for Demobilized Soldiers in Liaoning Province, Huludao 125100 Liaoning,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schizophreni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82 patients with stable schizophre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20.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1) and control group (n=41).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base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 score, the social adaptive functioning evaluation (SAFE) scor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scor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 (GQOLI-74)]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scores of BPRS, SAFE, depression, phobia and anxie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 of GQOLI-74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based nursing can reduce the BPRS score, the SAFE score 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sco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routine nursing.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Stable period;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Quality of life; Social adaptive function; Psychological state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表现为情感、思维、知觉等 多方面障碍与精神活动不和谐 [1]。临床常用药物治 疗,可缓解患者阳性、阴性症状,但无法有效提高 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社会功能缺陷 [2-3] 。而在患 者治疗期间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的社会 功能恢复。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是以保护动机 理论为指导,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新型护理模 式,可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 [4] 。本文观察基于保护 动机理论的护理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82 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临床资料。纳入标准:  经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确诊为稳定期精神分裂 症;伴有感知觉障碍、情感障碍、认知功能障碍 等临床症状;具备基础沟通与表达能力。排除标 准:伴有精神发育障碍、精神药物滥用;伴有其他 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 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 批通过。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n=41 )和对照 组( n=41) 。对照组:男 25 例,  女 16 例;年龄 27~58 岁, 平均(43.97±3.65)岁; 病程 4~12 个月,平均(7.10±1.34)个月。观察组:男 23 例,女 18例; 年龄 27~58 岁,  平均(44.56±3.87)岁;病程 4~12 个月, 平均(7.59±1.7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了 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等基本信息,口头告 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利用鼓励、肯定等心理技巧 改善患者抵抗情绪,  与其初步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告知患者药物的正确服用方法, 让家属监督其用药, 避免药物服用过多或过少;给予适当饮食、生活等 方面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保护动机理论 的护理。( 1 )成立护理小组。由 1 名精神科医师、 2 名护理人员组成,通过对严重与易感性、外部与 内部回报、自我与反应效能、反应代价等 7 个不同 变量进行有效护理, 达到护理目的。(2)护理措施。 ①严重与易感性:在患者入院第 1、2、3 周,分别 实施集体教育、自我管理知识学习、个体化交流, 40~60 min/ 次。  a. 第 1 周 可 采 用 BPRS、SCL-90 等心理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初始评估,为患者建立 病例档案,通过视频、图文结合、知识讲座等方式 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b. 第 2 周为患者发放本 院自制精神分裂症知识手册,讲解多种疏解不良情 绪的小技巧、用药的重要性及正确的自我保健方法 等;引导患者正确进行穿衣、吃饭、卫生、饮食、 做家务及社交等方面的训练,每个方面制订 1 个小 目标,根据患者兴趣与爱好在患者完成后给予一定 奖励,合理规划患者作息时间;鼓励患者与他人交 流,主动倾诉自身情绪状态,并与其家属沟通,让 其多行探视,向家人正确表达自身意愿,完成正常 对话;组织患者参加唱歌、跳舞活动,引导患者进 一步与人沟通交流,主动表达自身意愿。  c. 第 3 周 通过个体化交流,明确患者日常生活基本能力掌握 情况,并据此适当调整后续护理措施。②外部与内  部回报: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家属  对不健康行为的错误认知,给予纠正,如停药可降 低经济压力、不让患者参与家庭活动等,向患者介 绍进食刺激性食物、擅自停药等不良健康行为的 坏处,给予纠正。  ③自我与反应效能:邀请恢复良 好的患者及其家属分享自我管理经验及对患者的各 种督促技巧;根据患者精神状态给其分配一定的工作,如让患者分管病房内的卫生、生活及娱乐等方 面, 若患者完成良好, 可给予一定精神或物质奖励。④反应代价:在患者出院前 1 d,与患者或家属交 换联系方式,通过电话及家庭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 病情及恢复情况,电话随访 1 次 /2 周,家庭随访1 次 / 月,  20~40 min/ 次;  对部分恢复不佳的患者, 分析其自我管理中的问题,并给予纠正。两组均持 续护理 8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 BPRS 评分。 于护理前、护理 8 周后采用 BPRS 评估患者的精神 状态,包括焦虑忧郁、激活性、缺乏活力、敌对猜 疑、思维障碍 5 个因子,总分 18~126 分,分数越 高,表明患者精神状态越差。(2)比较两组护理 前后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SAFE)评分。于护 理前、护理 8 周后采用 SAFE 评估患者社会适应功 能,包括基本与高级生活技能、社交与沟通技能 4 个方面,  总分 0~76 分,  分数越高,  表明患者社会 适应功能越差。(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评分。于护理前、护理 8 周后采用 SCL-90 评估患 者恐怖(7~35 分)、抑郁(13~65 分)、焦虑(10~50 分)情况, 分数越高, 表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差。(4)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于护理前、护理8 周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74(GQOLI-74) 评估,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 生活状态 4 个方面,  总分 0~100 分,  分数越高,  表 明生命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 BPR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 组 BPR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 BPR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1 。

表 1  两组护理前后 BPRS 评分比较(分, x ±s )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                    P 值
观察组( n=41 50.46±6.53 36.91±5.07 10.495 0.000
对照组( n=41 50.34±6.42 45.37±5.63 3.727 0.000
t 值   0.084 7.150    
P 值   0.467 0.000    

2.2   两组护理前后 SAFE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 组 SAFE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 SAFE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2 。

表 2  两组护理前后 SAFE 评分比较(分, x ±s )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 P 值
观察组( n=41) 24.17±4.36 11.40±3.20 15.119 0.000
对照组( n=41) 25.56±4.83 16.58±3.75 9.403 0.000
t 值 1.368 6.728    
P 值 0.088 0.000    

2.3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抑郁、恐怖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抑郁、恐怖和焦虑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x ±s )
组别
护理前
抑郁   恐怖   焦虑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n=41 43.34±5.58 16.96±3.23* 23.49±2.45 12.48±1.31* 33.54±4.47 12.35±2.27*
对照组( n=41 43.21±5.41 21.32±4.09* 23.31±2.38 18.82±1.19* 33.40±4.42 21.50±3.13*
t 值   0.107 5.357 0.337 22.938 0.143 15.153
P 值   0.457 0.000 0.368 0.000 0.443 0.000
注:与护理前比较,  *P<0.05

2.4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 组 GQOLI-74 评 分比 较,差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P>0.05)  ;护理后,两组 GQOLI-74 评分均高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表 4  两组护理前后 GQOLI-74 评分比较(分, x ±s )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 P 值
观察组( n=41) 39.47±4.15 78.82±6.89 31.326 0.000
对照组( n=41) 41.14±5.38 68.52±5.90 21.957 0.000
t 值 1.574 7.271    
P 值 0.060 0.000    

3  讨论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病因尚未明确,与家庭、社 会、自身心理等因素有关,具有高复发性、高致残 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导致患 者自我照料、人际交往等能力明显下降,影响生命 质量 [5-6] 。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但因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治疗效果不佳,故需采取相应 护理措施,以提高用药依从性。而常规护理针对性 较差,且针对患者自我效能及主观积极性的措施较 少,无法达到理想护理效果 [7-8]。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依据 7 个维度,从动机因素角度对患者健康行为进行剖析,通过对患者 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危险与应对评估, 纠正个体认知, 促进患者行为改变 [9-10]。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 BPRS、SAFE、恐惧、抑郁、焦虑评分均低 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采 用多元化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促使患者 正确认识疾病,同时逐步引导患者正确学习日常生 活技能,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针对每项生 活技能制订目标给予奖励,可促使患者看见自身好 转,增强治疗信心。同时鼓励患者主动与家属表达 自身意愿,可帮助患者融入家庭,逐渐改善其沟通能力,而积极组织患者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在增加 生活乐趣的基础上,为其注入活力,激起患者对正 常生活的欲望,从患者自身信念进行干预,使其由 被动接受护理措施变为主动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 改善其生理与心理状态 [11]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观察组 GQOLI-74 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 患者出院后给予随访,可避免因患者出院时间延长 而逐渐放松或松懈,  持续维持住院时的健康行为, 从而提高了生命质量。

\

综上所述,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保护动机 理论的护理可降低 BPRS 评分、  SAFE 评分和心理 状态评分,提高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 护理。

参考文献

[1]    刘岱岳,郭文勇,李文俊,等 . 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J]. 临床医学, 2018,  38(7):  100-102.
[2]    杨健,  宋义波,  邓荣,  等 . 会所模式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 [J]. 重庆医学,  2017,  46(25):3582-3585.
[3]    贾强,  冯薇,  谭淑平,  等 . 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治疗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研究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  44(7):  402-406.
[4]    赵淑娟,刘瑞菊,王桂兰,等 .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  45(2):  340-343.
[5]    冯薇,贾强,谭淑平,等 . 强化无错性节奏治疗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 [J]. 中华精神科杂 志,  2018,  51(6):  363-366.
[6]    崔洪梅,周燕玲,李冠男,等 .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社会功能及影响因素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8, 44(11):  673-677.
[7]     陈声云,夏晓伟,赵崇邦,等 . 认知功能与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关系的研究 [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9, 18(7):  668-673.
[8]    仇海燕,杜红娣,武曌,等 .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J]. 中国 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26):  2001-2005.
[9]    孙兆清,王富珍,王颖 .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COPD 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健康行为转变的影响 [J]. 护理研究,  2021,  35(12):  2096-2100.
[10]   赵晓玲,董新寨 .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J]. 护理研究,  2019,  33 (20):  3616-3619.
[11]   田彦,张建欣,许燕,等 .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患者护理的应用进展 [J]. 护理学报,  2017,  24(22):  23-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78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