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分级分区分诊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急诊救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78 例急性胰腺炎急诊救治患者为研 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 和对照组( n=39)。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分诊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分级分区分 诊模式,比较两组急诊救治效率、救治效果、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分诊时间、候诊时间和治疗等候时间均短于对 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诊准确率为 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 74.36%(29/39),救治成功率为 92.31%(36/39) 高于对照组的 71.79%(28/3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 2.56%(1/39), 低于对照组的 20.51%(8/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 94.87%(37/39), 高于对照组的 71.79%(28/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急诊模式基础上采用分级分区分诊模式可缩短急性胰腺炎急诊救治患者的分诊时间、候诊时间和治疗等候时间,提高分诊准 确率、救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急诊模式。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分级分区分诊模式;救治;满意度;护理纠纷
Application effects of grading and zoning triage mode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LI Jiajia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Zhumadian Central Hospital, Zhumadian 463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grading and zoning triage mode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Methods: 78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n=39) and control group (n=39)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emergency triage mode,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the grading and zoning triage mode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efficiency, the treatment effects,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agnosis time, the waiting time and the treatment waiting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iagnosis accuracy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4.87% (37/39),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74.36% (29/39); 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 was 92.31% (36/39), which was also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71.79% (28/39);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2.56% (1/39), which was lower than 20.51% (8/39)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94.87% (37/39),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71.79% (28/39),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emergency mode, the grading and zoning triage mode can shorten the triage time, the waiting time and the treatment waiting time of the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riage, 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emergency mode.
【Key words】 Acute pancreatitis; Grading and zoning triage mode; Treatment; Satisfaction; Nursing dispute
急性胰腺炎是因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导致胰 腺组织发生自身消化和坏死而引起的炎症反应 [1], 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 治,会导致患者休克或死亡,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 威胁 [2] 。分诊是急诊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常规急诊 分诊模式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容易遗漏部分危急症患者,引发医患纠纷 [3] 。分级分区分诊模式可在 最短的时间内合理安排就诊顺序,优先救治危急重 患者,提升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4] 。本文观察 分级分区分诊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急诊救治患者中的 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9 月至 2021 年 3 月 本院收治的 78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 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急性胰腺炎相关诊断标准 [5]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 CT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临床资料完整;神志清晰,可正常交流沟通;发病时间≤ 24 h。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者;伴急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穿孔等其他急腹症者;患有恶性肿瘤者;存在腹部手术史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 和对照组( n=39)。研究组: 男 20 例, 女 19 例; 年龄 35~67 岁, 平均(44.13±4.25) 岁; 发病 时 间 0.3~5.2 h,(3.45±1.08)h。对照组: 男 21 例, 女 18 例; 年龄 36~69 岁, 平均(45.16±4.34) 岁; 发病 时 间0.4~5.8 h,平均(3.52±1.13)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分诊模式。分诊台护士根据患者主诉及患者具体病情和生命体征,将其分为普通急诊和危重症患者。普通急诊按常规程序进行挂号、分科、候诊;危重症患者即刻进行抢救,并密切观察候诊区患者的生命体征,按照医嘱进行各项辅助检查。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分级分区分诊模式。(1)分区分级。①分区。按照空间分布将急诊科划分为“红、黄、蓝”三区。红色为抢救区,黄色为观察区,蓝色为科诊室。②分级。参照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评估患者病情,划分为“ Ⅰ、Ⅱ、Ⅲ、Ⅳ” 四级。 Ⅰ、Ⅱ级—红色 章:Ⅰ级濒危患者立即送入红色区抢救,实施心肺复苏,持续评估病情;Ⅱ级危及患者需在 10 min内抢救,持续评估病情。 Ⅲ级—黄色章:紧急患者进入黄色区域候诊,生命体征较稳定,但存在快速 发展的风险,按急诊叫号系统排队就诊,等候时间 <30 min,每隔 30 min 评估 1 次病情。 Ⅳ级—蓝 色章:普通患者进入蓝色区域候诊, 病情相对较轻,生命体征稳定,但有急诊指征,按到达先后顺序排队就诊,等候时间 <60 min,每隔 60 min 评估 1 次病情。(2)分诊管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登记、掌握患者详细信息,第一时间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意识等 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病情将其送到相应的分区,与该区医生做好交接工作。(3)随时调整患者分级: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各分区患者病情变化并指导患者家属对病情变化密切关注,以便随时对患者进行分区调整,避免延误治疗。(4)培训与考核:开展知识讲座,统一进行分级记录表制定、填写方法、满意度调查表使用、分级方式等培训,每隔 7 d 培训 1 次。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急诊救治效率,包括分诊时间、候诊时间、治疗等候时间。(2)比较两组救治效果, 包括分诊准确、救治成功率。(3)比较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包括接诊环节纠纷、就诊环节纠纷发生情况。(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 包括就诊安排、预诊接诊、协诊护士秩序维持三项,满分为 30 分。非常满意:>20分;基本满意:10~20分;不满意:<10分。满意度 =(非常满意 + 基本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诊救治效率比较 研究组分诊时间、候诊时间、治疗等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急诊救治效率比较(min, x ±s ) |
组别 |
分诊时间 |
候诊时间 |
治疗等候时间 |
研究组( n=39) |
3.68±0.71 |
10.45±3.27 |
43.74±10.85 |
对照组( n=39) |
4.42±0.76 |
35.38±5.12 |
116.56±15.63 |
t 值 |
4.443 |
25.627 |
23.901 |
P 值 |
0.000 |
0.000 |
0.000 |
2.2 两组救治效果比较 研究组分诊准确率为94.87%(37/39), 高于对照组 的 74.36%(29/39),救 治 成 功 率 为 92.31%(36/39), 高 于 对 照 组 的71.79%(28/3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救治效果比较 [n (%)] |
组别 |
分诊准确率 |
救治成功率 |
研究组( n=39) |
37(94.87) |
36(92.31) |
对照组( n=39) |
29(74.36) |
28(71.79) |
χ2 值 |
6.303 |
5.571 |
P 值 |
0.012 |
0.019 |
2.3 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 2.56%(1/39), 低于对照组 的 20.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 [
n (%)]
组别 |
接诊环节纠纷 |
就诊环节纠纷 |
发生率 |
研究组( n=39) |
1( |
2.56) |
0 |
1 |
(2.56) |
对照组( n=39) |
4( |
10.26) |
4(10.26) |
8 |
(20.51) |
χ2 值 |
|
|
|
|
4.522 |
P 值 |
|
|
|
|
0.033 |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37/39) ,高于对照组的 71.79%(28/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 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
n (%)]
组别 |
非常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研究组( n=39) |
22( |
56.41 |
) |
15 |
( |
38.46 |
) |
2 |
( |
5.13) |
37 |
(94.87 |
) |
对照组( n=39) |
15( |
38.46 |
) |
13 |
( |
33.33 |
) |
11 |
( |
28.21) |
28 |
(71.79 |
) |
χ2 值 |
|
|
|
|
|
|
|
|
|
|
|
7.477 |
|
P 值 |
|
|
|
|
|
|
|
|
|
|
|
0.006 |
|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以腹痛、恶心以及血尿淀粉酶增 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危急,并发症多,需 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6]。分诊是急救医疗服务的重要 组成部分,但由于医疗资源有限,过于拥挤是目 前急诊科的常见问题,影响对患者的及时抢救治 疗 [7]。已知分级分区分诊模式可有效缩短分诊时间 与候诊时间,有利于保障患者救治流程快速、畅 通,最大限度的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成 功率 [8-9]。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分诊时间、候诊时间、 治疗等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分级分 区分诊模式指定不同病情患者于不同区域候诊,可 保证就诊顺序井然有序、救治通道顺畅,有效缩短 分诊、候诊与治疗等候时间。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研究组分诊准确率、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分析 原因在于分级分区分诊模式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 进行分区诊治, 能够保证救治顺畅, 缩短等候时间, 争取最大限度的抢救时间,防止部分危急症患者错 过及时、有效的诊疗,且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可 提高其对病情的判断及分诊准确率,从而提高急救 成功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护理纠纷发生 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 在于分级分区分诊模式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救治,可 保障患者有序就诊,治疗通道畅通,缩短分诊、候 诊与治疗等候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常规急诊模式基础上采用分级分 区分诊模式可缩短急性胰腺炎急诊救治患者分诊时 间、候诊时间和治疗等候时间,提高分诊准确率、 救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护理纠纷发生 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急诊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晓宇,朱晶,张潇月 ,等 . 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急性胰腺炎复发及再入院率的影响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 36(1):26-30.
[2] 卢俊红,牛玉英,张颖 ,等 . 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6):162-165.
[3] 李敏 . 急诊分级分区分诊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6):176-178.
[4] 陈胜棣,王敏芳,袁丽宝,等 . 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临床护理,2018,10(5):418-420.
[5] 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等 .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2013 年, 上海)[J]. 中华消化杂志,2013,33(4):217-222.
[6] 金琳 . 分级式急诊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J]. 当代临床医刊, 2017,30(6):3528.
[7] 涂仁娜 . 分级分区分诊护理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0):148-150.
[8] 邵宁宁 . 分级分区分诊在急诊护理分诊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4):191-192.
[9] 钟敏 . 分级式急诊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临床研究,2018,26(5):173-1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