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多元感官刺激在低体质量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22 14:34: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多元感官刺激在低体质量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88 例低体质量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4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经口喂养,  观察组给予多元感官刺激,  比较两组完全经口喂养率、相关临床指标水平、 胃肠道功能指标水平及和神经系统发育评分。结果: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率为 90.91%, 高于对照组的 65.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鼻胃管留置时间、经口喂养过渡时间、胃肠道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下肢肌张力、前臂肌 张力、手握持能力、安慰反应等神经系统发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  两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 尿比重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元感官刺激应用于低体质量早产儿可提高完全经口 喂养率和神经系统发育评分,以及改善相关临床指标水平,优于常规经口喂养效果。
  
  【关键词】   多元感官刺激;低体质量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率;胃肠道;神经系统;发育
  

  Application effects of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in low-weight premature infants
  
  BAI Mengying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of Danche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Zhoukou 47715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in low-weight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88 low- weight premature infa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oral feed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The full oral feeding rate, the related clinical index levels, th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dex levels and the neurological development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full oral feeding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91%,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65.91%,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nasogastric tube indwelling time, the oral feeding transition time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neurological development scores of lower limb muscle tension, forearm muscle tension, hand holding ability, and placebo respon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os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the platelet counts, and the urine specific gravity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os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applied to the low-weight preterm infants can increase the full oral feeding rate and the neurodevelopmental score, and improve the levels of related clinical indicator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oral feeding.
  
  【Key words】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Low-weight preterm infant; Full oral feeding rat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Nervous system; Development

  
  低体质量早产儿由于体质量低于 2500 g,且各 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故出生后多存在吞咽功能不协 调、呼吸节律不稳等症状 [1] 。常规经口喂养模式效 率低,早产儿死亡率较高,延长其住院时间 [2] 。已 知低体质量早产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吸吮反 射及觅食反射不健全,胃容量小且伴贲门括约肌松 弛,另外消化酶分泌不足,胃肠道消化功能不佳, 因此经口喂养时易发生呛咳、溢乳。多元感官刺激 通过调动早产儿触觉、听觉、视觉,可促进吞咽反射的建立 [3]。本文观察多元感官刺激在低体质量早 产儿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1—12 月本院收治的88 例低体质量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体 质量低于 2500 g;  胎龄 28~30 周。排除标准:  合并 其他疾病或肺炎;意识、视听障碍;研究过程中终 止治疗;先天畸形;生命体征不稳定;严重感染及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 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 例。对照组:  男 29 例,  女 15 例;  胎龄 28~30 周,平均(29.35±0.26) 周;  体质量 1900~2400 g,  平 均(2214.36±64.26)g。观察组:  男 27 例,  女 17 例;  胎龄 28~30 周,  平均(29.41±0.31) 周;  体质 量 1950~2400 g,  平 均(2215.49±65.89)g。  两 组 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 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经口喂养。母乳分泌  不足时以早产儿配方奶补充,当母乳喂养量达到  50 mL/(kg·d)  时,  可酌情添加母乳强化剂,  使  能量摄入量尽早达到 110~135 kcal/d。喂养时,  适  当抬高枕头并将早产儿头部偏向于一侧,缓慢喂  养。喂养结束后,轻拍早产儿背部顺气,随后保  持侧卧位防止发生呛咳,若早产儿出现躁动哭闹  时需给予抚触、低声细语安慰等予以缓解。观察  组给予多元感官刺激。(1)听觉维度。若早产儿  出现非饥饿性与疼痛性的哭闹、不安及躁动时, 可通过播放其熟悉的声音缓解其不安状态。如由  早产儿母亲录制“唤儿乳名声”“轻哼抚慰声” 等音频,录制音频内容与母儿双方交流内容、语  气、频率相一致,另可将播放音频的分贝设置  于 <50 dB 范围内,双通道音源,距双耳距离为  30 cm,  以防损害早产儿听觉。(2)触觉维度。由  护理人员清洗并消毒双手后, 涂抹适量婴儿抚触油, 搓热双手,  严格按照步骤,  行头面部、胸部、上肢、 腹部、下肢、腹部、背部抚触,  15 min/ 次,  2 次 /d; 同时行口腔抚触,用手指轻轻点按早产儿口腔处, 或使用无孔奶嘴,  提升新生儿吸吮能力,  3 min/ 次, 1 次 /d。(3)视觉维度。在早产儿处于非睡眠状态时, 应用红、蓝、黄三色橡胶球行视觉刺激,每次分别  取一种颜色的橡胶球,并于距离早产儿眼部 20 cm  上方左右移动,  以引导眼球运动。(4)前庭觉维度。 将早产儿抱于胸前,用手拖住其背部与头部,保持  身体直线状,水平方向缓慢摇摆早产儿,  2 s/ 次, 1 min/d。两组均干预 10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经口喂养率。无插 管喂养时间 48 h,且初次喂养奶量 >5 mL,且喂奶 总量 >120 mL/kg·d,  为完全经口喂养,  不满足上 述指征的则为部分经口喂养。(2)比较两组胃肠 道功能指标水平,包括鼻胃管留置时间、经口喂养 过渡时间、胃肠道转运时间(以卡红为标记物,在 母乳中加入 120 mg 卡红喂给早产儿,至早产儿第 一次排便出现卡红染色时)。(3)比较两组干预 前后神经系统发育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量表评估,包括下肢肌张力、前臂肌张 力、手握持能力、对安慰的反应 4 个维度,每个维 度评分范围 0~3 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系统发育 越好, 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852, 信效度较好。 (4)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包括 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尿比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经口喂养率比较   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 率为 90.91%,  高于对照组的 65.91%,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胃肠道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鼻胃 管留置时间、经口喂养过渡时间、胃肠道转运时间 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神经系统发育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 下肢肌张力、前臂肌张力、手握持能力、安慰反应 等神经系统发育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两组下肢肌张力、前臂肌张力、 手握持能力、安慰反应等神经系统发育评分均高于 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
  
  2.4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 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尿比重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  两组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尿比重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因母乳内含维生素、免疫物质、蛋白质等多种 早产儿生长发育所需成分,同时可调节胃肠道菌落 分布,故 WHO 将母乳作为最适宜早产儿营养补充 的食物。而早产儿自身肌肉力量与协调性较差,运 动反射尚未建立完善,需人为进行辅助训练,以促 进其早期形成正常吞咽反射及正常吸吮能力 [4]。
  
\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尿比重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胃肠道 转运时间、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及鼻胃管留置时间均 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多元感官刺激中进行听 觉维度刺激,通过播放早产儿熟悉的声音,可降低 早产儿的焦虑感,使之更易接受后续喂养方式;且 早产儿脱离母体后,因环境应激变化增加了其内心 压力,易出现哭闹、易动表现 [5] 。听觉维度刺激可 使早产儿的应激状态得到有效缓解,更易接受各项 护理操作,降低了喂养难度,缩短了经口喂养的过 渡时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本研究结果还显 示,干预后,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率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下肢肌张力、前臂肌张力、手握持能力、安 慰反应等神经系统发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 原因为,多元感官刺激中的触觉维度通过抚触可促 进触觉新生神经通路的形成,增强各神经髓鞘与大 脑突触间的联结程度,促进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完 善 [6] 。抚触作为行为刺激,可使早产儿感到舒适与 安全,缓解早产儿机体应激状态,减轻其焦虑情绪。 抚触时通过与早产儿交谈,产生听觉刺激,也可促 进神经系统发育 [7] 。同时应用红黄蓝三色球,可对 早产儿视觉产生一定的感知力 [8-10] ,移动三色球一方 面可锻炼眼部、颈部肌肉,提升眼球运动功能;另一 方面可促使早产儿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对变化做出反 应, 以促进体格神经发育完善。通过缓慢摇摆早产儿,可促进其前庭发展 [10-12],进而促进听觉、视觉、触觉、 前庭觉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多元感官刺激应用于低体质量早产 儿可提高完全经口喂养率和神经系统发育评分,以 及改善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和胃肠功能,优于常规经 口喂养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艳,俞生林 . 宫内生长发育迟缓早产儿住院情况研究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6):637-641.
  
  [2]    祝琴,唐艳,田策,等 . 基于共同养育理论的母乳喂养干预方案在初产妇早期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华现代护理 杂志,2021,27(4):457-463.
  
  [3]    刘丽军,郭倩颖,崔铭萱,等 . 妇女孕早期炎性标志物 NLR与母乳中 sIgA 的关系 [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0,  31(6):506-511.
  
  [4]     陶皛珺,陈卫华 . 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 Ghrelin 的改善效果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162-166.
  
  [5]    曹霞,李仁凤,李梅,等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声光触环境因素对低体质量早产儿生理功能的影响及改进方案 [J]. 中国实 用护理杂志,2020,36(4):284-288.
  
  [6]     吕明珠,尤嘉 . 晚期早产儿的感觉统合发展研究 [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31(4):423-426.
  
  [7]    赵赋,王博,李仕维,等 . 应用国产化多通道听觉脑干植入设备重建 2 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听觉功能的临床试验分析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1,37(4):369-374.
  
  [8]    赵敏芳 . 动作操作促进联结记忆的认知神经机制 [J]. 心理学进展,2021,11(1):275-287.
  
  [9]    刘蓓蓓,王楠,徐业芹,等 . 袋鼠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喂养及发育的影响 [J]. 上海护理,  2019,  19(10):  43-45.
  
  [10]   魏爱芝 . 延续护理对超低体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 [J]. 系统医学,2019,4(12):180-182.
  
  [11]   刘玲玲,付姝丽 . 家庭参与型联合细节护理对低体重早产儿认知和行为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9,34(6):801-804.
  
  [12]   厉建英,鲁萍,夏芳琴,等 . 声光触三维环境管理对低体重早产儿护理的效果分析 [J]. 医院管理论坛,2019,36(10):40-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720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