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96 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 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8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 血方治疗, 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指标水平、心功能指标 [心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LVEF)] 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胸闷、心悸、胸痛、气短、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ST 段压低导联数总和、导联 ST 段压低值总和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 CO、LVEF 高于对照组,LVIDd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75%(45/48),高于对照组的 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心电图指标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关键词】 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方;心功能;心电图指标;中医证候积分
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加剧,冠心病发病率呈 上升趋势,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 。临床治疗冠心病主要给予西药控制,但长期使用可加 重肾脏负担,且缓解症状的效果有限。中医学认 为,冠心病为本虚标实、心气不足、血行不畅致心 脉瘀阻,表现为气虚血瘀证,可通过活血化瘀促进 气血通畅,达到治疗目的。本文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8 月至 2020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 96 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冠心病气虚血瘀症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存在肝、肾功能障碍;患有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者;存在本研究药物禁忌证者;心律严重失常者;有精神障碍或智力异常者。所有患者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8 例。对照组男 23 例,女 25 例;平均年龄(68.43±2.94)岁;平均病程(5.43±1.16)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24 例,Ⅱ级 24 例。观察组男 24 例,女 24 例;平均年龄(68.41±2.75)岁;平均病程(5.42±1.16)年;NYHA 心功能分级:Ⅰ级 26 例,Ⅱ级 22 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青岛黄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441.20 mg)20 mg/ 次,3 次 /d;硝酸甘油片(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7021445.0.5 mg)0.5 mg/ 次,心绞痛发作时服用;阿司匹林肠 溶 片(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 国药 准 字 J20130078)100 mg/ 次,1 次 /d;阿托伐他汀钙片 [ 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43.10 mg] 10~40 mg/ 次,1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方治疗。组方:黄芪 30 g,川芎、茯苓、葛根各 15 g,党参20 g,当归、半夏各 10 g。加水煎药取汁 300 mL,兑入三七粉 6 g,每日 1 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均持续用药 2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 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分,包括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1~3 分 / 项,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2)比较两组心电图指标水平。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统计 ST 段压低导联数总和(NST)、ST 段压低值总和(∑ ST)[4],评估心肌缺血变化情况。(3)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 [ 心排出量(CO)、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LVEF)] 水平,于治疗前后使用心脏彩超仪进行超声检查。(4)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硝酸酯类服用量减少大于 80%;有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硝酸酯类服用量减少 50%~80%;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硝酸酯类服用量减少不足 50%。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观察组胸闷、心悸、胸痛、气短、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NST、∑ ST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NST、∑ ST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CO、LVIDd、LVEF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CO、LVEF 高于对照组,LVIDd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高于对照组的 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若病情未得到控制,可引发心绞痛及其他症状 [5]。西医治疗主要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硝酸酯类、β 受体阻滞剂、 抗血小板药物等治疗, 但需要长期服药, 劳倦伤脾, 加重肝肾负担,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6] 。中医学 将冠心病归属于“胸痹”“心痛”范畴,主要由于 气血亏虚导致发病 [7] 。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最常见 证候分类,治疗以活血化瘀、养气通络为主。
益气活血方中的黄芪可益气升阳 [8] ;党参可益 气补血;茯苓可益气健脾 [9] ;川芎可活血化瘀;当 归可养血活血;半夏可燥湿化痰;葛根可升阳解肌; 茯苓有健脾利湿功效;三七可活血化瘀。本研究结 果显示,观察组胸闷、心悸、胸痛、气短、乏力等 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采用益气活血方 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型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 NST、 ∑ ST、 LVIDd 均低于对照组,CO、LVEF 和治疗总有效率 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 虚血瘀型患者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 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患者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 善心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心电图指标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 方志坚,周上策,陈志高 . 益气活血方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J]. 内蒙古中医药, 2020.39(8): 56-57.
[2] 张海涛,林文勇,解曼曼,等 . 益气活血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18(5): 729-733.
[3] 赵胜斌 . 补肾益气活血方联合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J]. 河南医学研究, 2019.28(16): 3008-3009.
[4] 罗鹏 . 中医补气活血法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9.9(20): 25-27.
[5] 何晓华 . 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分析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14(10): 114-116.
[6] 朱婷婷 . 加味当归补血汤联合卡维地洛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32(7): 979-981.
[7] 郭三强 . 中西医结合治疗 162 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29( 1): 32-34.
[8] 熊武 . 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J]. 青海医药杂志, 2018.48(12): 61-62.
[9] 贾香先 . 中医补气活血法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的治疗观察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6(33): 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本次研究将我院于 2016 年 6 月至 2017 ...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