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脂肪来源干细胞基质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01-12 09:08: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脂肪来源干细胞基质胶(SVF-gel)联合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 78 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 例,创面 110 个)和观察组(39 例,创面 106 个)。对照组采 用 rhEGF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SVF-gel 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 7、14 d 后创面愈合率, 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 7、14 d 后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 7、14 d 后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SVF-gel 联合 rhEGF 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可减轻患者疼痛,  提高创面愈合率,  缩短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效果优于单纯 rhEGF 治疗。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基质胶;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深Ⅱ度烧伤;疼痛;创面愈合率;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Effects of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matrigel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ep second-degree burn wounds
CHEN Shixing, SU Dakang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 of People’s Hospital of Yangjiang, Yangjiang 52950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matrigel (SVF-gel)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hEGF)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ep second-degree burn wounds. 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deep second-degree burn wound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39, 110 burn wounds) and observation group (n=39, 106 burn wounds) by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hEGF,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VF- gel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Visual Analogue Scores (VAS) before the treatment, 7 and 14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wound healing rates 7 and 14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complet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V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7 days and 14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wound healing rat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7 days and 14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lete wound heal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s: SVF-gel combined with rhEGF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deep second-degree burn wounds can reduce the pain, improve the wound healing rate, and shorten the complete wound healing tim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hEGF treatment.
        【Key words】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matrigel;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Deep second-degree burn wound; Pain; Wound healing rate; Wound healing time

        烧伤创面的处理是烧伤治疗的重要环节,若处 理不当可引起烧伤部位的感染,并且影响美观。烧 伤主要分为三度, 也叫三度四分法, 具体包括Ⅰ度、 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其中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 乳头层以下,其创面处理较为复杂 [1-2] 。重组人表 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局部外用为临床促进创 面愈合常用方案,但单一应用效果不理想 [3] 。脂肪 来源干细胞基质胶(SVF-gel)是通过物理方法有效去除脂肪组织中的油质后,得到的富含脂肪干细 胞和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弹性蛋白  和黏多糖)的产物, 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显著 [4]。 本文观察 SVF-gel 联合 rhEGF 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 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4 月 本院收治的 78 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 入标准:火焰烧伤;符合《国际烧伤协会烧伤救治 实践指南》中深Ⅱ度烧伤诊断标准 [5] ;烧伤部位为四肢;  单个创面面积 20~45 cm2 ;就诊前未做其他 处理;意识清醒。排除标准:伴吸入性损伤及严重 合并伤;伴有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对 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 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1216) 。采用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  创面 110 个)和观察 组( n=39,  创面 106 个)。对照组:  男 21 例,  女 18 例;   年 龄 26~55 岁,   平 均(37.94±8.25)  岁; 单个创面面积 20~43 cm2,平均(35.82±5.19) cm2。 观察组:  男 23 例,  女 16 例;  年龄 25~55 岁,  平均 (38.03±8.62) 岁;  单个创面面积 22~41 cm2 ,平 均(36.10±5.06)cm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感染、镇痛、补液、营 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 rhEGF 治疗。将外用 rhEGF(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国药准字 S20010099,7.5 万 U/ 瓶) 溶解于 生理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 5000 U/mL 的药液,每 毫升药液可渗透约 10 cm2  的双层干纱布。对创面 进行常规清创后,将渗透药液的纱布敷于创面上包 扎,每日换药 1 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SVF-gel 治疗。先 进行 SVF-gel 治疗:(1)SVF-gel 制备。于患者大 腿内侧行局部麻醉,将配置好的肿胀液(2% 利多 卡因 30 mL+ 肾上腺素 1 mg+ 生理盐水 1000 mL) 多层次注射至大腿内侧,对皮下脂肪组织进行充分 剥离,连接负压,使用吸脂管吸脂,待其沉淀后做 离心处理,丢弃液体部分,将保留的脂肪组织转移 至注射器中,在匀速状态下反复推注,待脂肪组 织呈蛋花样后,将其转移至过滤器中过滤掉结缔组 织,再将过滤后的脂肪组织转移至注射器中匀速推 注,待看到凝集物后,将其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 此时油层下的凝胶物质即为 SVF-gel。(2) 创面 治疗。常规清创后,  采用 27G 针头从创缘进针,  将 SVF-gel 沿创面一周进行多点注射,使其均匀分布 于创面基底及创缘,注射量根据创面面积决定, 0.25 mL/cm2。SVF-gel治疗完成后再进行rhEGF治疗, 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 7、 14 d 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 估,  总分 0~10 分,  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2)比较两组治疗 7、14 d 后创面愈合率。采用相机垂 直创面对焦拍照,  借助 Image Pro Plus 6.0 软件分 析创面大小,并计算剩余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 =
(原始创面面积 - 剩余创面面积)/ 原始创面面积 ×100%。(3)  比较两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4)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 (  ±s)表示,  用 t 检验或 u 检验,  以 P<0.05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 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 疗 7、14 d 后,两组 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 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后创面愈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 7、 14 d 后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0.05)。见表 2。
\

2.3   两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创面完 全 愈 合 时 间 为(22.48±4.19)d,   短 于 对 照 组 的 (26.59±4.61)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6.861, P=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均未发生明 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由高温物体、化学物质、电能等因素造成的组 织损伤, 均属于烧伤范畴, 其中火焰烧伤较为常见。 深Ⅱ度烧伤属于重度烧伤,创面愈合较慢,若处理 不当易遗留瘢痕,影响肢体功能和美观度 [6]。

       临床常采用补充外源性生长因子促进深Ⅱ度烧 伤创面的愈合,如 rh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等,  其中以 rhEGF 较为常见,  但 单一应用效果有限 [7] 。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组 织工程学的发展,干细胞疗法为临床促进创面愈合 提供了新思路, 其中脂肪来源干细胞因其来源丰富、 易获取、对机体损伤小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 应用。SVF-gel 是指将脂肪组织经物理方法处理后 获得的富含脂肪干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凝胶状混合 物,其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形成,加速创面血管生 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 7、14 d 后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创 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  rhEGF 通过促进创面组织愈合过程中 DNA、RNA 和羟脯 氨酸的合成,从而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成和上皮 细胞的增殖,进而促进创面愈合 [10] ;SVF-gel 不仅 可促进创面下真皮层脂肪细胞再生和胶原沉积,从 而促进产生较为完整的皮肤结构,还可分泌多种生 长因子和趋化因子而促进创面血管生长 [11] 。因此, SVF-gel 联合 rhEGF 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效 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 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联合 SVF-gel 未增 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SVF-gel 联合 rhEGF 治疗深Ⅱ度烧 伤患者可减轻疼痛,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完 全愈合时间,效果优于单纯 rhEGF 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笑雪,景福琴,冯可 . 局部氧疗联合 VSD 促进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效果观察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 32(3): 339-341.
[2]     肖长栓,刘娅平,孙奎,等 . 复方黄柏液涂剂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  27 (16):102-110.
[3]    王文俊 .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7):110-111.
[4]    朱岩, 王国胜, 张东旭 . 脂肪源性干细胞基质胶的研究进展 [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21,25(4):516-521.
[5]    韩春茂,王新刚 .《国际烧伤协会烧伤救治实践指南》2018版解读 [J]. 中华烧伤杂志,2021,37(2):196-200.
[6]    字灿忠,李燕琳 . 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深二度烧伤创面的效果分析 [J]. 中外医疗,2021,40(11):44-46.
[7]    孙浩博,吕国忠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中国美容医学, 2020,29(10):75-78.
[8]    漆江鸿,蔡原,邓呈亮 . 脂肪组织及脂肪成分移植在瘢痕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J]. 中华烧伤杂志,2020,36(7): 623-626.
[9]    朱岩, 王国胜, 张东旭 . 脂肪源性干细胞基质胶的研究进展 [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21,25(4):516-521.
[10]   陈泽春,  李军,  陈涛 .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复方多黏菌素 B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瘢痕的影响 [J]. 海南医学,  2019,  30(15): 1947-1949.
[11]   卫传元,顾建英 . 脂肪来源干细胞在慢性创面愈合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中国临床医学,2017,24(4):650-6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51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