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齐拉西酮联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01-05 13:56: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联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 86 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耶鲁 - 布朗强迫量表 (Y-BOC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  结果: 观察组 Y-BOC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02%,高于对照组的 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 TESS 评分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齐拉西酮联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 Y-BOCS 评分,效果优于 单纯舍曲林治疗,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  强迫症;齐拉西酮;舍曲林;耶鲁 - 布朗强迫量表;不良反应量表


Effects of Ziprasidone combined with Sertral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CUI Yu
(Drug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Yanbian Shehui Brain Health Hospital (Yanbian Rongjun Hospital), Yanji 133000 Jili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Ziprasidone combined with Sertral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ertralin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Ziprasidone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everity of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 (Y-BOCS)] sc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severity of adverse reactions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Y-BOC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02%, which was higher than 74.4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TES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Ziprasidone combined with Sertra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can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Y-BOCS score. Moreover, its effects are better than single Sertraline treatment with higher safety.
        【Key words】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Ziprasidone; Sertraline; 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强迫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发病率为 2%~3%,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严 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且给家庭、社会带来 巨大的经济负担 [1] 。临床主要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 疗强迫症患者,其中舍曲林为首选药,但单一用药 效果有限 [2] 。齐拉西酮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 用于辅助治疗强迫症患者 [3] 。本文观察齐拉西酮联 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5 月 本院收治的 86 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 准:  符合《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 2016》诊断标准 [4];入组前 2 周内未服用过相关药物;对本研究药物不 过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精神障碍者;合并脑器 质性疾病者;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处于妊娠期或 哺乳期者;治疗依从性差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 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817165)。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 对 照 组 男 21 例,   女 22 例;   年 龄 19~67 岁,   平 均(33.76±5.04)岁;病程 8 个月至 4 年,平均 (2.16±0.78)年;文化水平:小学及初中 13 例, 高中及中专 22 例, 大专及以上 8 例。观察组男 23 例, 女 20 例;年龄 20~69 岁,  平均(34.27±5.15) 岁; 病程 6 个月至 4 年,  平均(2.28±0.85)年;文化 水平:小学及初中 13 例,高中及中专 22 例,大专及以上 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盐酸舍曲林片(浙江京新药 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1076,  50 mg) 治疗,初始剂量 50 mg/ 次,  1 次 /d,  1 周后根据病 情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 200 mg/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盐酸齐拉西酮 胶 囊( 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   注 册 证 号 H20160410,  20 mg)治疗,初始剂量 20 mg/ 次, 2 次 /d;  3 d 后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 80 mg/ 次,  2 次 /d。治疗 12 周后观察两组疗效。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强迫症状 严重程度,采用耶鲁 - 布朗强迫量表(Y-BOCS) 评估,该量表共 10 个条目,每个条目0~4 分,  总 分 40 分,  评分越高表示强迫症状越严重。(2)  比 较两组临床疗效,以 Y-BOCS 评分减分率评估。显 效:  Y-BOCS 评分减分率≥ 60% ;有效:  Y-BOCS 评分减分率 20%~59% ;无效:  Y-BOCS 评分减分 率 <20%。治疗总有效率 = (显效 + 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采用不良反应 量表(TESS)评估,评分 0~4 分,评分越高表示 不良反应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 (  ±s )表示,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Y-BOCS 评 分 比 较    治 疗 前,两组 Y-BOC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 Y-BOC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02%(40/43),  高于对照组的 74.42%(32/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 应发生率为 25.58%(11/43)  ,对照组为 18.60% (8/4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0.05)。见表 3。
\

2.4    两组 TESS 评分比较    观察组 TESS 评分为 (6.13±2.07)分,对照组为( 5.89 ±2.11 )分;两 组 TE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32, P=0.298)。

3  讨论

       强迫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是患者病前 性格、心理、社会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其特点是患者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 强迫并存,二者冲突矛盾,而患者自身无力摆脱,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5] 。舍曲林是 治疗强迫症的一线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其反应 不佳,且单独使用起效较慢 [6] 。因此,在此基础上 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提高强迫症疗效的 一种有效策略,其中齐拉西酮较为常见 [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Y-BOCS 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已知 5- 羟色胺水平低下为强迫症的主要发病机制 [8]。 舍曲林是一种选择性的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可抑制突触前膜对 5- 羟色胺的再摄取、回收,从而增加脑内 5- 羟色胺含量,进而发挥改善神经功能、缓解强迫症状的效果;齐拉西酮可通过阻断多 巴胺 D2 受体而促进 5- 羟色胺脱抑制释放,继而增 加 5- 羟色胺含量 [9-11] 。因此,二者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 TESS 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
合齐拉西酮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齐拉西酮联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患 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 Y-BOCS 评分,效果优于单纯舍曲林治疗,且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    程佳月,李璞玉,顾秋梦,等 . 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在归因方式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作用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 学版),  2020,  40(6):  786-790.
[2]     宁芳,冯斌,吴剑勇,等 . 舍曲林联合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老年强迫症的疗效分析 [J]. 浙江医学,  2019,  41(13): 1402-1405.
[3] 蒋硕,袁茂,曾骥 . 齐拉西酮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  15(6): 834-836.
[4]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   《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编写组 . 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 2016 (精编版) [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  49(6):  353-366.
[5]薛竟雄,奚耕思,纪艳青,等 . 强迫症的生物学机制和治疗 综述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  18(7):  197-201.
[6] 杨帆 . 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 析 [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  19(9):  56-58.
[7] 任延燕,王振 . 强迫症增效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39(8):  919-922.
[8] 马明悦,刘燕,高洪彩,等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选择 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效果与安全性 的网状 Meta 分析 [J]. 四川精神卫生,  2021,  34(2):  144- 152.
[9] 李新峰 . 舍曲林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 [J]. 中国 当代医药,  2014,  21(6):  69-70.
[10]季世钧,樊洁,刘增训 . 齐拉西酮联合舍曲林对精神分裂症 患者的疗效观察 [J]. 精神医学杂志,  2018,  31(2):  126- 128.
[11]李海杰 . 齐拉西酮对强迫症增效治疗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医药 指南,  2015,  13(20):  1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49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