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护理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17 17:03: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护理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92 例 AMI 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6 例。对照组实施急诊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护理管理, 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急诊留观室滞留率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 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 对照组,急诊留观室滞留率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缩短救治时间、危机管理意识、 应对策略、护理操作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家属对急诊预检工作人员态度、挂号就诊流程 管理、就诊安排、就诊等候时间、收费排队等候时间和候诊室环境等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家属,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护理管理应用于 AMI 患者,  可提高救治效率、护理质量评分和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  降低急诊留观室滞留 率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急诊常规护理管理。

【关键词】  护理缺陷;经验分享;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成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

Application effects of nursing defects and experience sharing system in nursing management o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XU Bei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Zhengzhou Second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nursing defects and experience sharing system in nursing management o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92 AMI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each with 46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emergency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nursing defects and experience sharing system nursing management. The treatment success rate, the emergency observation room retention rat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and the family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succes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the control group; the emergency observation room retention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reatment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crisis management awareness, the crisis management awareness, coping strategies, nursing operations other nursing quality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family members’ satisfaction scores on the emergency pre-check staff attitude, the registration and treatment process management, the treatment arrangements, the waiting time for treatment, the waiting time for charging and the waiting room environ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nursing defects and experience sharing system nursing management for the AMI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s and the family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s, and reduce the emergency observation room retention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emergency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Nursing defects; Experience shar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ment success rate; Nursing quality; Satisfaction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救治过程中易出  现各种突发性事件, 增加医疗纠纷事件发生风险 [1]。 护理缺陷是指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意外事件、差错性 缺点、护理投诉等不良事件,可影响护理质量 [2]。 既往临床管理者处理急诊护理缺陷时缺乏对护理缺陷事件的学习及交流,导致 AMI 患者护理缺陷事件得不到有效的总结及分析, 影响临床护理质量 [3-4]。 本文观察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护理管理在 AMI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2019 年本院收治的 92 例 AM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急 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中相关的诊断标准 [5]; 经心肌酶谱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心电图显示肢体导联 ST 段抬高≥ 0.1 mV 或胸前相邻导联 ST 段抬高≥ 0.2 mV。排除标准:外伤、恶性肿瘤及其 他脏器功能障碍引起的心脏疾病者;合并精神障碍、 认知障碍或行动不便无法配合检查者。患者及其家 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 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  LL-2017- 048-K)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46 例。对照组男 24 例,女 22 例;年龄 25~75 岁, 平均(58.9±3.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 5~11 h,平 均(7.2±0.3)h;梗死部位:前壁 15 例, 下壁 10 例, 前间壁 10 例,高侧壁 7 例,下后壁 4 例。观察组 男 23 例,女 23 例;年龄 25~75 岁,平均(58.8±3.6) 岁;发病至就诊时间 5~10 h,平均(7.3±0.4)h; 梗死部位:前壁 14 例,下壁11 例,前间壁11 例, 高侧壁 6 例,下后壁 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急诊常规护理管理。急诊 室接到急救电话后通知院内做好接诊准备,患者入 院后由急诊护士协助患者完成心电图监测及生化指 标监测,判断患者符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适应证后,在通知导管室做准备的同时办理入院手续,准备完毕后实施 PCI 手术。

观察组实施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护理管理。 (1)对本科室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及弹性值班制度, 并组建护理缺陷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科室护士 长 1 名、主管护师 1 名和高年资责任护士 3 名,  并 由护士长担任小组长,负责对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及 质量控制。(2) 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护理管理 实施措施。  ①由组长收集本院上一年度收治的 AMI 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护理缺陷问题,以表格的形 式梳理各种问题,统计最高的护理缺陷事件。  ②日 常护理中,每天记录发生的护理缺陷事件,包括发 生时间、发生环节、具体细节、产生的结果及处理 的过程等,  同时还要记录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等结局指标。每周一组织召开“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会”,将护理缺陷案例做匿名处理并 与小组成员共同分析案例,并分析处理过程,探讨 避免同类护理缺陷发生的方法,  整理成书面材料, 供本科室所有护理人员随时查阅。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急诊 留观室滞留率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  比较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采用本院自拟的《AMI 患者护 理质量调查问卷》评价,内容包括缩短救治时间、 危机管理意识、应对策略、护理操作等方面进行护 理质量评分。每个条目 0~10 分,分值越高护理质 量越高。(3)比较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急 诊科自拟的《心内科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问卷》评 价,内容包括急诊预检工作人员态度、挂号就诊流 程管理、就诊安排、就诊等候时间、收费排队等候 时间、候诊室环境,每个方面赋值 0~10 分,分值 越高提示患者对该方面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救治成功率、急诊留观室滞留率和心脏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 对照组,急诊留观室滞留率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缩短救治时 间、危机管理意识、应对策略、护理操作等护理 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家属 对急诊预检工作人员态度、挂号就诊流程管理、就 诊安排、就诊等候时间、收费排队等候时间和候诊 室环境等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属,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

3  讨论

已知及时准确识别急诊 AMI 患者潜在的护理 风险及护理缺陷并进行有效规避及弥补,可降低患 者护理风险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 护理安全性 [6-7] 。既往急诊护理管理模式中,因护 士仅针对已经发生的护理问题提供护理服务,却忽 视了出现护理问题的原因 [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 组,急诊留观室滞留率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 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是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护理 管理可使护理人员吸取以往发生护理缺陷事件的经 验教训,提高规避护理风险事件的能力,降低不良 事件发生率 [9-10]。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观察组缩 短救治时间、危机管理意识、应对策略、护理操作 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对急诊 预检工作人员态度、挂号就诊流程管理、就诊安排、 就诊等候时间、收费排队等候时间和候诊室环境等 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家属。分析原因为护理缺 陷和经验分享制护理管理对上一年度护理风险和安 全隐患展开回顾性分析,积极探索护理缺陷管理策 略,培训护理人员识别护理风险因素的能力,实施 预防性的护理措施,确保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 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1-12]。
综上所述,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护理管理 应用于 AMI 患者,可提高救治效率、护理质量评 分和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降低急诊留观室滞留率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急诊常规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    钟丽雀,李爱玲 . 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  11(9):  165-168.
[2]    康颖,梅蕾,胡宏宇,等 . 全程专业心理护理个案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临床研究, 2020,  33(5):  716-718.
[3]    史春璐,张文杰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研究 [J]. 护理管理杂志,  2020,  20(3):  165-170.
[4]    邱小婷,刘运萍,胡利群 . 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4):  736- 738.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 南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12):  710-725.
[6]    韩双双 . HEART 评分对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价值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23):  4-6.
[7]    吴林燕,钱思兰 . 胸痛中心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急救护理的影响 [J]. 全科护理,  2019,  17(26):  3268-3270.
[8]    姚桂芬,叶先智,赵晶 . 急诊抢救护理记录缺陷分析 [J]. 中国病案,  2019,  20(12):  14-16.
[9]    张晓华,周园 . 危机管理模式对急诊手外科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的影响 [J]. 护理研究,  2019,  33(13):  2337-2339.
[10]   王芳,顾纪芳,刘庆芬,等 . 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 17(4):  674-677.
[11]   陈绮坚,孟金凤,赵华宇 . 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1):  108-109.
[12]   李松英 .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7):  213-2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446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