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90 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 比较两组出院后 2 个月智力发育 和运动发育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 2 个月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 组护理满意度为 95.56%,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可促进缺氧缺血 性脑病患儿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循证护理;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智力发育;运动发育;满意度
Effects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DONG Shanshan, YANG Xiuxiu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effects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Methods: 90 children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epted the evidence- base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core, the motor development score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 months after discharge from the hospital. Results: The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core and the motor development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2 months after discharge,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56%, which was higher than 80.0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can promote the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and the motor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nursing.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Neonate;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Motor development;Satisfaction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是因围生期窒息导 致,患儿可出现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 症 [1-2] 。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 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 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 [3-4] 。本 文观察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 本院收治的 90 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循证治疗 指南(2011- 标准版)》诊断标准 [5] ;临床资料完 整。排除标准:伴有严重感染性疾病;存在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合并脏器功能不全;合并血液系统 疾病。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 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 准文号:2017121539)。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男 25 例, 女 20 例; 出生时胎龄 38~41 周, 平均(39.66±1.08) 周; 顺 产 35 例, 剖宫产 10 例;病情程度:轻度 10 例, 中度 21 例, 重度 14 例。观察组男 27 例, 女 18 例; 出生时胎龄 37~41 周, 平均(39.52±1.05) 周; 顺 产 36 例,剖宫产 9 例;病情程度:轻度 9 例,中 度 22 例,重度 1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密切监测 患儿生命体征、常规吸氧、降颅压、控制惊厥、保 暖、营养支持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1) 组建循证护理小组。选取 5 名具备 3 年以上新生儿 护理经验的儿科护士作为组员,并由儿科护士长担 任组长,在实施护理前进行循证护理知识系统培训 与考核。(2)制定护理方案。结合患儿病情及临 床工作经验,查阅相关文献、成功案例,为患儿制 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3)护理实施。①皮肤按 摩。取患儿仰卧位,自上向下按摩患儿头部、面 部、颈部、胸部、腹部及四肢,之后将患儿体位调 整为俯卧位,自上向下按摩其头部、背部、臀部 及下肢,10~15 min/ 次,2 次 /d。②四肢被动运动 训练。护理人员握住患儿四肢,使患儿四肢进行 被动反复屈伸训练,每侧肢体屈伸训练 3~5 min, 10~15 min/ 次,2 次 /d。③视听感官刺激。利用各 种色彩鲜亮的玩具吸引患儿, 对其进行视觉刺激, 5 min/ 次, 3 次 /d;为患儿播放欢快的音乐对其进 行听觉刺激,10 min/ 次,3 次 /d。④院外护理。嘱 咐患儿家长出院后每天重复上述 3 项护理措施,同 时对患儿定期进行家庭随访,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 析、总结,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出院后 2 个月智力 发育和运动发育情况,分别采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中的智能量表、运动量表评估,分别包含 163 项、81 项内容,每例患儿得分按年龄组转换成平均数 为 100, 标准差为 16 的标准分数, 评分越高表示患 儿智力、运动发育越好。(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评估,满分 100 分, >90 分为非 常满意, 60~90 分为满意, <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 = (非常满意 +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 (
x±s )表示,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出院后 2 个月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评分 比较 观察组出院后 2 个月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评 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5.56%(43/45), 高于对照组的 80.00%(36/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造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因素较多,如 母体 因素、胎盘 异常、胎儿 因素、脐带 血液阻 断、分娩过程因素和新生儿疾病等 [6] 。据统计,新 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病率为 0.3%~0.6%,其中 15%~20% 的患儿在新生儿期死亡,而存活患儿中 有 20%~30% 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影 响患儿生长发育 [7]。循证护理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产 生与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护理模式,即以可信的科学 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并寻找实证,目的在于 为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 [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院后 2 个月智力 发育和运动发育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为,循证护理在制定护理方案时,通过 结合患儿实际情况、临床经验、科研结果及成功 案例,获取证据,并将其作为临床实施护理决策 的依据,可保证护理措施的可行性、科学性;通 过给予患儿皮肤按摩、四肢被动训练以及视、听 感官刺激,有助于促进患儿神经细胞再生,进而 改善患儿运动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在患儿出 院后定期进行家庭随访,可掌握患儿恢复情况, 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措施,有助于提高护理 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可 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蔡淑燕,陈桂銮 . 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分析 [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3):229-230.
[2] 李晨晨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超声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 5(14):119-121.
[3] 王巧红,张新春,白亚飞 . 循证护理模式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质量效果观察 [J]. 贵州医药,2020,44(3):497-498.
[4] 叶敏,刘会会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5):2833-2836.
[5] 邵 肖 梅, 张 崇 凡 . 足 月 儿 缺 氧 缺 血 性 脑 病 循 证 治 疗 指 南 (2011- 标 准 版)[J]. 中 国 循 证 儿 科 杂 志,2011,6(5):327-335.
[6] 郭江波,袁天明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 [J]. 医学综述,2021,27(13):2624-2629.
[7] 肖艳华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进展 [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5):9-10.
[8] 王俊娟,董菲 .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 [J]. 河北医药,2020,42(9):1437-1440.
[9] 刘心梅,史根女,王学智 .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23(2) :284-2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