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临床药学监护在肝功能损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42 例肝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观察组 122 例与对照组 12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提供临床药学监护, 比较两组监护前后肝功能指标 [ 总 胆红素(TBI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监护后, 两组 TBIL、ALT 和 AST 水平均低于监护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10%, 明显低于对照组 的 1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指导基础上采用临床药学监护可降肝功能损害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 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指导。
【关键词】 临床药学监护;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monitoring in patients with liver damage
LU Guangjie1, BAI Xiaoli1, ZHAI Xiaoyu2
(1. Department of Drug Dispensing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0
Henan, China;
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of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Anyang, Anyang 455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monitoring in patients with liver damage. Methods: 242 patients with liver damag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12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12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guidanc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epted the 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monitor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liver function index levels [total bilirubin (TBIL),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monitoring. Results: After the monitoring, the levels of TBIL, ALT and AS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monitoring;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1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2.5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guidance, the 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monitoring can reduce the liver function index level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patients with liver damag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guidance.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monitoring; Liver function; Damage; Adverse reaction
肝功能损害严重者常会引起明显代谢功能紊乱 及胆汁排泄障碍等 [1]。肝功能损害患者需长期用药 治疗 [2], 临床药学监护主要通过药师指导患者科学 合理用药,规范临床用药及提高用药依从性 [3] 。本 文观察临床药学监护在肝功能损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242 例肝功能损 害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存在典型消化功能障碍、糖代谢障碍及激素代谢异常等临床表现,并 且经肝细胞检查,提示存在肝功能损害 [4] ;精神状 态尚可, 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严重肾功能损害;合并恶性肿瘤;合并 精神疾病或者认知功能障碍;中途退出者。患者及 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 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观察组122例与对照组120例。观察组:男70例, 女 52 例; 年龄 21~76 岁, 平均(54.20±1.50)岁; 损害原因为病毒性肝炎 80 例, 酒精性肝炎 20 例, 药物性肝炎 16 例,其他原因 6 例。对照组:男 70 例, 女 50 例; 年龄 23~75 岁, 平均(54.80±1.60) 岁;损害原因为病毒性肝炎76例, 酒精性肝炎 19例,药物性肝炎 17 例,其他原因 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遵医嘱予以用药治疗。药师给予对照组常规指导,指导其严格遵医用药,监护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出院患者进行出院健康指导,定期随访。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药学监护。(1)肝损伤评估。患者入院后的 1~2 d 评估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采用 CTP 评分系统评估,5~6分为轻度肝功能损害,7~9 分为中度肝功能损害,10~15 分为重度肝功能损害,依据评估情况给予相应的药学监护级别。同时对治疗肝功能损害的方案做合理性评估,若不合理,及时通知医师。(2)合理用药指导。根据肝功能损害分级做安全划分,并且使用相应的颜色标识药物,将红色作为禁用药物,黄色代表谨慎用药物,绿色代表安全药物。应用红色或黄色药物时,药师应同临床医师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在经讨论并且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3)强化用药指导。同患者强调擅自增减药物、擅自停药对疾病治疗的风险,告知严格遵医用药的重要性。采用微信平台,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强化出院后的用药指导。两组均持续监护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监护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具体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BIL 采用化学氧化法测定。ALT 和 AS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比较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监护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监护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后,两组 TBIL、ALT 和 AST 水平均低于监护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肝功能损害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腹腔积液、黄疸等,若病情持续进展及还可出现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脑病等,肝功能损害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 [5]。临床药学监护可提供科学有效的用药保障,确保用药科学 [6]。
TBIL、ALT 和 AST 是评价肝功能的关键指标,肝细胞损伤后,血清 TBIL、ALT和AST水平升高[7]。本研究结果显示,监护后,观察组 TBIL、ALT 和AS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药学监护中,肝功能评估是判断后续药物治疗是否会导致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重要依据,也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指导;同时可发挥检查医嘱作用,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用药安全 [8]。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用药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临床药学监护可提高肝功能损害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常规指导基础上采用临床药学监护可降肝功能损害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指导。
参考文献
[1] 王男,邓娇,张艳琳,等 . 一例药物性肝损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药学监护 [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21(10):1188-1191.
[2] 陈安,李迪,潘敏,等 . 实施药学监护路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2):166-171.
[3] 吴加勒,潘志星 . 1 例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药学监护 [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1):81-84.
[4] 王蔚文 .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234.
[5] 张晏洁,李婷,初亚男,等 . 1 例骨肉瘤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致肝功能损伤的药学监护 [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4):86-89.
[6] 柳杨,赵红喜 . 1 例肾病综合征合并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药学监护 [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9,28(4):308-310.
[7] 张玲,谢希晖,王丽萍,等 . 临床药师对 1 例肠外营养致胆汁淤积型肝损害药学监护 [J]. 甘肃科技,2019,35(20):138-140.
[8] 史秀梅,胡永领,谢士宁,等 . 临床药学监护对肝功能损害患者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J]. 贵州医药,2019,43(7):1160-11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