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腰部穴位联合颈部穴位温针灸治疗项痹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01 09:59: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腰部穴位联合颈部穴位温针灸治疗项痹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 88 例项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4 例。对照组实施颈部穴位温针灸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腰部穴位温针灸治疗, 两组均治疗 4 周,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Northwick Park 颈痛量表(NPQ)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为 95.45%,高于对照组的 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 NPQ 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腰部穴位联合颈部穴位温针灸治疗项痹患者,可提 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 NPQ 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单纯颈部穴位温针灸治疗。

【关键词】  项痹;颈部穴位;腰部穴位;温针灸;Northwick Park 颈痛量表;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


Effects of lumbar acupoint combined with cervical acupoint warm acupuncture on patients with Xiangbi
XU Meng, GUO Yang
(Department of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f Jiamus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Jiamusi 154002 Heilongjiang,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lumbar acupoint combined with cervical acupoint warm acupuncture on patients with Xiangbi. 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Xiangbi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4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ervical acupoint warm acupunctu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lumbar acupoint warm acupuncture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4 weeks.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 (NPQ) score and the TCM syndrome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4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7.2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NPQ score and the TCM syndrom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Lumbar acupoint combined with cervical acupoint warm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Xiangbi can increas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NPQ score and TCM syndrome scor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cervical acupoint warm acupuncture treatment.
 【Key words】  Xiangbi; Cervical acupoint; Lumbar acupoint; Warm acupuncture; 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 TCM syndrome score; Adverse reaction

      项痹为中医病名,西医称为颈椎病,患者以颈 部疼痛、酸胀、麻木等为主要症状 [1] 。西医常采用 非甾体类药物、物理疗法、牵引等治疗,但效果不 理想 [2]。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的一种中医特色 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等作用 [3] 。常规温 针灸一般以颈部穴位为主,症状在短时间内虽可得 到有效缓解,但易反复发作,整体治疗效果欠佳。 已知颈椎与腰椎在病理变化、生理结构上存在密切 关系,中医学依据脊椎独有的生物力学、生理解剖及经络分布特点,提出“颈腰同治”的理念 [4] 。本 文观察腰部穴位联合颈部穴位温针灸治疗项痹患者 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8 月至 2020 年 12 月 本院收治的 88 例项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 准:西医符合《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 疗专家共识(2018)  》的诊断标准 [5] :伴颈肩及枕 部酸胀疼痛,颈部有相应压痛点,颈部活动受限 或呈僵直状;磁共振成像提示颈椎压迫神经,  X 线 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中医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气滞血瘀诊断标准 [6] ;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者;晕针者;严重颈椎创伤史或颈椎外科手术史者;近 2 周服用过止痛药者。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  20180102)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4 例。对照组男 27 例,  女 17 例;  年龄 20~64 岁,  平均(38.75±4.06)岁;体质量指数( BMI)  18~27 kg/m2,   平 均(23.18±1.06)kg/m2;病理分型:神经根型 18 例,交感神经型 10例,颈型 16 例;  病程 3 个月至 3 年,  平均( 1.28±0.37)年。观察组男 28 例,   女 16 例;年龄 23~62 岁, 平 均(39.20±4.09)  岁;  BMI 17~28 kg/m2,   平 均 ( 23.11±1.04)kg/m2;  病理分型:  神经根型 17 例,交感神经型 13 例,  颈型 14 例;  病程 4 个月至 3 年,平均( 1.32±0.3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行超短波电疗和中频脉冲电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实施颈部穴位温针灸治疗。选取风池、颈百劳、天柱、天牖、完骨及阿是穴(3 处),常规消毒穴位,采用 0.3 mm×40 mm 一次性毫针直刺 15~20 mm, 得气后平补平泻,  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取 1.5 cm 艾条插入针柄,  点燃,穴位处放置纸垫避免烫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腰部穴位温针灸治疗。腰部穴位取气海俞、大肠俞、夹脊穴,温针灸方法同颈部。两组均隔天治疗 1 次,  3 次 / 周,共治疗 4 周。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痊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 70%,颈椎活动恢复正常,对生活、工作无影响;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在 50%~69%,颈椎活动基本恢复正常,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在30%~49%,颈椎活动有所改善,部分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 =(临床痊愈 +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 4 周后 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  NPQ 分值0~36 分,  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 [7]。中医证候包括颈肩部刺痛、上肢刺痛、肢体麻木 3 项症状,  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 1、2、3、4 分,并将各项积分相加,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27%(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后 NPQ 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 NPQ 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NPQ 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皮肤感染 1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27%(1/44);  观察组出现乏力 1 例,皮肤感染 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82%(3/4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2,  P=0.609)。

3  讨论

      从生理解剖角度分析,脊椎是由腰椎、胸椎、颈椎共同构成,脊柱运动是由腰、颈、胸等多个活动阶段相互协作完成 [8] ;从经络分布角度分析,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均沿腰部、颈部分布 [9]。基于此, 针对项痹患者在给予颈部治疗的同时,应适当调节 腰椎,以恢复脊柱生物力学平衡。温针灸治疗项痹 时,针刺风池可壮阳益气、散少阳风热;针刺颈百 劳可舒经活络;针刺天柱、天牖可舒筋通络、清头 明目、补精填髓;  针刺完骨可通络宁神、祛风清热; 针刺阿是穴可疏通经络;  针刺大肠俞可强健腰膝; 针刺气海俞可舒筋活络、调节脏腑;针刺夹脊穴可 舒经活络、调节脏腑 [10-11] 。对上述穴位同时施以温 针灸,可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作用于经络,发 挥通气消寒、强筋健骨、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 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 照组,治疗后 NPQ 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 照组。分析原因是颈部穴位联合腰部穴位温针灸治 疗项痹患者依据颈腰同治理念,可发挥协同增效作 用 [12]。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腰部穴位温针 灸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因本研究为小样本、单中  心研究, 其结果尚需后期加大样本量, 进行大样本、 多中心研究予以印证。

      综上所述,腰部穴位联合颈部穴位温针灸治疗 项痹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 NPQ 评分 和中医证候积分,其效果优于单纯颈部穴位温针灸 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彬 . 针药联合中医功法在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辽宁中医杂志,  2018,  45(5):  1049-1052.
[2]    李贞晶,瞿昱,孟宪忠 . 针刺结合家庭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 41(12):  1323-1326.
[3]    杨可 . 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8(16):1788-1791.
[4]    王岚萱,阮和球,陈丽媚 . 针灸推拿结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J]. 世界中医药,  2019,  14 ( 12):  3343-3348.
[5]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 . 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18)[J]. 中华外科杂志,  2018,  56(6):  401-402.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  189.
[7]    冯少玲,李文纯 . 针药并用对风寒阻络证颈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证候及颈痛量表评分的影响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  22(2):  22-24.
[8]     张万钧,李建国 . 61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 [J]. 贵州医药, 2020, 44(3):421-422.
[9]     牛琳,王双双 . 针灸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6):236-239.
[10]   闫鹏,黄晓英,熊莹,等 . 不同刺法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21(5):86-89.
[11]   杨庆宇,刘占兵,肖飞 .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J]. 陕西中医,  2019,  40(8):  1131-1133.
[12]   曹虹,闵利时,徐春巍,等 . 颈部联合腰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意义 [J]. 河北医药,  2018,  40(3):  364-3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8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