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根管治疗联合全冠修复治疗牙隐裂合并慢性牙髓炎患者的效果。 结果: 选取 130 例牙隐裂合并慢性牙髓炎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5 例。观察组给予根管治疗联合全冠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根管治疗联合树脂 充填治疗,随访 1 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最大咬合接触面积、最大咬合力、咬合力不对称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咀 嚼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92%,高于对照组的 8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观察组 最大咬合接触面积、最大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咬合力不对称指数、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根管治疗联合全冠修复治疗牙隐裂合并慢性牙髓炎患者,可 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咀嚼效率、最大咬合接触面积和最大咬合力,降低咬合力不对称指数、出血指数和牙龈指数,其效果优于根管治疗联 合树脂充填治疗。
【关键词】牙隐裂;慢性牙髓炎;根管治疗;全冠修复;咬合功能;并发症
牙隐裂指牙冠表面出现细小、非生理性裂纹 [1]。 早期无明显症状, 但随疾病进展, 裂纹会逐渐加深, 引发龋齿、急性牙髓炎等,若未重视或及时治疗, 可引发慢性牙髓炎导致牙髓坏死 [2-3] 。临床可采用 根管治疗联合树脂充填或全冠修复治疗牙隐裂合并 慢性牙髓炎 [4] 。本文观察根管治疗联合全冠修复治 疗牙隐裂合并慢性牙髓炎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 本院收治的 130 例牙隐裂合并慢性牙髓炎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 学分册(2016 修订版) 》中诊断标准 [5]; 经 X 线 检查及临床诊断确诊为牙隐裂;单牙病变,牙髓处 存在炎症性病变; 符合根管治疗指征;行根管治疗。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牙周、牙龈疾病者; 牙龈松动, 且松动度 >1°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凝血功 能障碍者;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者。患者对本 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各 65 例。观察组:男 39 例,女 26 例; 年龄 24~56 岁, 平均(42.36±8.49) 岁; 病程 1~6 个月, 平均(3.20±1.02) 个月; 第一磨牙 32 颗,第二磨牙 15 颗,其他 18 颗。对照组:男 38例, 女 27 例; 年龄 22~58 岁, 平均(42.45±8.61) 岁; 病程 1~6 个月, 平均(3.35±1.04) 个月; 第 一磨牙 30 颗,第二磨牙 16 颗,其他 19 颗。两组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 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根管治疗联合全冠修复治 疗。治疗前患者进行 X 线检查, 确定患牙根管的粗 细、走向、长度、炎症程度及根管治疗方案。待炎 症缓解后择期行根管治疗。(1)根管治疗:以 4% 阿替卡因行局部麻醉,钻开腐败牙质,常规开髓, 清理坏死牙髓和牙髓残留,采用 3% 过氧化氢溶液 清理冲洗,吸出根管内水分,保持根管干燥无菌, 后根据检测结果, 以热牙胶加氨来呫诺糊剂(四 川省旭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0260, 5 g ∶ 0.25 g)垂直加压充填根管,封牙、夯实,确 认充填效果满意后结束根管治疗。(2)全冠修复: 患者于根管治疗 2 周后复诊,明确根管填充情况, 无异常情况后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治疗。局部麻醉 后实施脱敏治疗, 制作临时全冠并以糊剂予以粘结, 1 周后戴全冠。治疗完成后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 习惯,并在手术早期避免过度使用患牙。
对照组采用根管治疗联合树脂充填治疗。根 管治疗方案与观察组相同,在根管治疗后予复合树 脂(上海二医张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国械注进 20153170466) 修复牙体。两组均随访 1 年, 观察预后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患牙无不适,且咬合、咀嚼功能满足咀嚼一般食物的要求,指叩无痛, X 线复查显示根尖周投射区基本消失;有效:患牙轻微不适但未见炎症,且咬合咀嚼功能改善,指叩轻度疼痛感, X 线复查显示根尖周投射区较治疗前显著减小;无效:咬合、咀嚼功能未见明显改善,指叩疼痛感明显, X 线显示根尖周投射区未见显著减小或增大。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 例数 / 总例数 ×100%。(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咬合功能。采用牙齿咬合力分析仪(深圳市赛德力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测定最大咬合接触面积、最大咬合力、咬合力不对称指数。咬合力不对称指数 =| 左侧咬合力 - 右侧咬合力 |/(左侧咬合力 + 右侧咬合力) ×100%。(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咀嚼效率。采用吸光度法评价咀嚼效率。(4)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6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54%(5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咬合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最大咬合接触面积、最大咬合力和咬合力不对称指数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最大咬合接触面积和最大咬合力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咬合力不对称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咀嚼效率比较治疗前,两组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咀嚼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出血指数和牙龈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3 讨论
牙隐裂的发生与牙体结构薄弱、牙面解剖形态异常等有关,根管治疗可完全清除牙髓感染,避免慢性牙髓炎复发 [6-7] 。根管治疗联合树脂填充操作简便,但疗效一般、持久性差[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最大咬合接触面积、最大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咬合力不对称指数、出血指数和牙除牙髓深处感染, 消除炎症, 给予全冠修复牙隐裂,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根管治疗可清可在牙体上形成保护层,既可避免隐裂加深,又可预防细菌进入牙髓。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根管治疗联合全冠修复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根管治疗联合全冠修复治疗牙隐裂合并慢性牙髓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咀嚼效率、最大咬合接触面积和最大咬合力,降低咬合力不对称指数、出血指数和牙龈指数,其效果优于 根管治疗联合树脂充填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晓丽,董坚 . 牙隐裂伴牙髓炎患者根管治疗后全瓷冠修复和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效果比较 [J]. 中国医药, 2018, 13(9) :1413-1416.
[2]谢嘉盛,林少云 . 多次法与一次法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J]. 临床军医杂志, 2019, 47(4) :396-397.
[3]李洋,姚宏,胡建忠 . 牙隐裂致牙髓炎 93 例根管治疗临床观察 [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9):1090-1092.
[4] 王袖和,毛明,许昌泰,等 . 直接全冠修复老年隐裂磨牙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医学综述,2019,25(3):612-615.
[5]中华口腔医学会 . 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2016 修订 版)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18-20.
[6]张秋娟,李珊珊 . CAD/CAM 全瓷高嵌体修复早期活髓隐裂牙的临床研究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6):2828-2829.
[7]张蕾 . 机用镍钛器械对行根管治疗术乳牙牙髓病患儿应激反应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J]. 河北医学,2020,26(1):105-108.
[8]朱洁,桂冠,胡小娅,等 . 老年糖尿病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口腔医学,2020,40(9):804-8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