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 CT 血管造影(CTA)联合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 69 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CTA 和多普勒超声,并于 7 d 内完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 CTA 与多普勒超声单一及联合检查的血管狭窄检出率、狭窄程度检出率。结果:CTA 与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的狭窄血管检出率、血管狭窄程度检出率均高于两者与多普勒超声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 联合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狭窄血管检出率、血管狭窄程
度检出率均高于单一检查。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CT 血管造影;多普勒超声;血管狭窄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表现为肌肉萎缩、麻木、肢端发凉及静息性疼痛等,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同时还是造成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的主要诱因 [1]。准确、详细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对于微血管病变的有效控制至关重要。多普勒超声具有快捷、安全及无创等特点,在诊断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2];CT 血管造影(CTA)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能够将下肢病变范围、血管形态及狭窄程度等清晰显示出来。本文探讨 CTA 联合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1—12 月本院收治的69 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符合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诊断标准 [3];糖尿病病史≥ 3 年。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恶性肿瘤者。患者年龄 35~75 岁, 平均(50.16±3.78) 岁; 病程 5~18 年,平均(6.42±1.26)年;病变类型:肢端皮肤 溃疡15 例,下肢慢性溃疡23 例,间歇性跛行15 例, 趾端变黑或坏疽 12 例,静息性疼痛 4 例。
1.2 方法 患者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和 CTA,并于 7 d 内完成 DSA。
多普勒超声:采用 PHILIPS Affiniti 7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荷兰飞利浦)及相配套的线阵探头(频率为 8 MHz),对双下肢的血流速度、动脉管径进行严格测量,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彩色血流填充情况进行细致观察,判定有无血管闭塞、狭窄等情况。计算狭窄率,即(狭窄近心端正常管径 - 狭窄处直径)/ 狭窄近心端正常管径 ×100%。
CTA:用 Emotion-16 型 CT 层排螺旋 CT 机(德国西门子),引导患者行标准仰卧位,足部先进入,从腹主动脉分歧部开始扫描,止于双侧足底。扫描参数为:层厚 5 mm,管电流 350 mAs,管电压 120 kV,球管旋转速度为 0.8 s/r,重建层厚为1.25 mm。首先进行平扫,然后经肘静脉,以特定速度(3.5 mL/s)将对比剂碘海醇(100 mL)注入, 借助智能跟踪自动触发技术,于腹主动脉位置处, 设感兴趣区(ROI)1 个,如果 CT 值达到 100 HU, 且在延迟 12 s 后,将增强扫描自动触发,时间为30 s,将所得到的图像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重建, 对病变血管进行细致观察,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准确测量。
DSA:采用 Allura Xper FD 20 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 线机(飞利浦),对患肢上的动脉血管进行穿刺,并把 5F 鞘管置入,按照特定速度(5 mL/s), 将对比剂(碘佛醇)注入,经 5F 多功能导管进行造影(从近端到远端)。
对所得到的 CTA、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细致分析,基于薄层横断面图像,分别开展各项处理,如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等,对病灶急性分析,将 8 个节段作为观察重点,即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腓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 对血管狭窄范围、程度及板块等进行系统化观察, 用双盲法,由 2 名影像科医师共同审阅与判定。依据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分级 [4]:若狭窄率达 100%, 即闭塞;若狭窄率在 76%~99%,即重度狭窄;若狭窄率为 50%~75%,即中度狭窄;若狭窄率 <50%, 即轻度狭窄;若没有发现狭窄,即正常。
1.3 观察指标 (1)比较 CTA 联合多普勒超声及两者单一检查的血管狭窄检出率。(2)比较 CTA 联合多普勒及两者单一检查的血管狭窄程度检出率,以 DSA 结果为金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SA 检查结果 69 例患者中,经 DSA 共测出血管数 824 段,共检出血管狭窄 286 段,其中髂总动脉 18 段,髂外动脉 12 段,股动脉 12 段,腘动脉 45 段,腓动脉 48 段,胫前动脉 52 段,胫后动脉 40 段,足背动脉 59 段。其中正常 459 段,轻度狭窄段数 123 段,中度狭窄 51 段,重度狭窄 58 段, 闭塞 114 段。
2.2CTA 与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与单一检查的血管狭窄检出率比较 CTA 与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的血管狭窄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3CTA 与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与单一检查的血管狭窄程度检出率的比较 CTA 与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的血管狭窄程度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5],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降低患者截肢率和提高生存率具有积极意义 [6]。DSA 为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金标准,能够准确且直观的将血管的病变状态反映出来,但费用高未能普及 [7]。多普勒超声为无创检查手段,能够对血管中
的血流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且能将下肢动脉内膜增厚以及血管多阶段性狭窄、回声增强等情况准确显示出来。CTA 可以将下肢血管走行完整、全面且清晰的显示出来,达到明确血管三维空间结构的目的,且各种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比如 VR、MIP 等),可以将重叠结构去除,对观察复杂区域有利 [8];而在多层面、多方位观察血管时,除可以将血管重叠所造成的干扰给规避掉之外,还能促进图像相应空间分辨率的提高,能够将血管壁钙化情况、血管内径以及血栓等清晰且准确的显示出来 [9]。
本研究结果显示,CTA 与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的血管狭窄检出率和血管狭窄程度检出率均高于单一检查。提示 CTA 联合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进行诊断可做到优势互补,有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升 [10]。
综上所述,CTA 联合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狭窄血管检出率、血管狭窄程度检出率均高于单一检查。
参考文献
[1]刘衡,冉启胜,邓洋,等 . CTA 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临床分期及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J]. 西部医学,2019,31(4):620-624.
[2]周源,邹鑫 . 螺旋 CT 血管造影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下肢病变评价中的价值评价 [J]. 中国医疗设备,2019,34(增刊 2): 120-121.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0):893-942.
[4]高向琴,张云霞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价值及对临床治疗指导意义研究 [J]. 陕西医学杂志,2019,48(6):759-761.
[5]史春静,周玥,马晶,等 . CTA 与 MRA 对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2021,5(10):118-120.
[6]王力,苏雪娟,陈体,等 . MRA 及 CTA 诊断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比较 [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20,18(4):145-147.
[7]王永刚,赵阳,徐贺松 . 螺旋 CT 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病变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 181-182.
[8]武敬华 . 64 排 CT 血管造影评估糖尿病足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研究分析 [J]. 双足与保健,2018,27(5):56.
[9]王传义 . 浅谈 CT 血管造影技术在糖尿病足病血管病变诊断中的评估效果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221- 222.
[10]薛卉,丁伟,蒋丽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 CTA 在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对比研究 [J]. 当代医学,2019,25(4): 45-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