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比较 X 线检查与螺旋 CT 检查在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 96 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 X 线检查和螺旋 CT 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96 例患者中,经手术诊断实质脏器损伤 39 例,空腔脏器损伤 57 例;螺旋 CT 检查对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 X 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 CT 检查在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诊断中的效能高于 X 线。
【关键词】 空腔脏器损伤;实质脏器损伤;X 线;螺旋 CT;诊断效能
0 引言
急性胸腹部创伤可分为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前者如肝、脾破裂等,后者如小肠外伤性穿孔等 [1]。该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若未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患者大血管或实质性器官大出血, 进而导致胸腔、腹腔发生严重感染等。明确诊断是后期治疗的先决条件,对提高患者预后意义重大[2]。X 线检查具有操作便捷、诊断速度快的优点;螺旋CT 检查可对组织器官进行多方位的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本文比较 X 线检查与螺旋 CT 检查在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诊断中的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9 月本院收治的 96 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有法定监护人或家属;结合患者外伤史及全身情况等判断为胸腹部闭合性创伤;不存在感染或全身性疾病;精神状态良好,具备一定依从性。排除标准:合并凝血障碍者;合并精神障碍者;存在 X 线或 CT 检查禁忌证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 59 例,女 37 例;年龄 18~69 岁, 平均(45.12±2.66) 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 52 例,高处坠落 16 例,挤压损伤 10 例,殴打受伤 9 例;其他 9 例;发病时间 0.5~10.0 h,平均(3.18±0.29)h。
1.2 方法 患者均分别行 X 线和螺旋 CT 检查。(1)X 线检查:采用飞利浦数字化医用 X 射线摄影系统(DR)(Digital Diagnost C90)进行扫描。协助患者去枕平卧,扫描胸腹部创伤位置,电压55~85 kV,电流 200 mA,在胸腹部正位拍摄 DR 片。(2)螺旋 CT 检查:采用 Brilliance 16 排螺旋CT(飞利浦)进行扫描。患者取去枕平卧位,扫描自胸廓入口至耻骨联合部位,电压 120 kV,电流200~300 mA,层厚与层距设置为 5 mm,矩阵512×512,球管旋转时间设置为 0.6 s。扫描结束后做常规冠状位、矢状位重建。
1.3 判断标准 (1)实质脏器损伤:器官内呈圆形或类圆形高密或等密度影,边界清楚或不清,周围结构正常。(2)空腔脏器损伤:局限性或全覆盖大肠、小肠充气,腹腔内可见游离气体,随体位变化而游动,或可见腹腔积液。
1.4 观察指标 (1)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手术结果;(2)以手术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诊断准中的确度、敏感度、特异度。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手术结果 96 例患者中, 经手术诊断实质脏器损伤 39 例,空腔脏器损伤 57例, 无实质脏器和空腔脏器合并损伤者。其中, 实质脏器损伤主要累及肝脏、肾脏、脾脏、肾上腺及胰腺;空腔脏器损伤主要为肠道损伤。
2.2 两种检查方式对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效能比较 螺旋 CT 检查对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X 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

3 讨论
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早期通常以胸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症状不典型 [3-4]。影像学检查可帮助临床医师更为直观地了解病灶部位、大小及病灶与邻近脏器的关系,X 线与螺旋 CT 检查均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5]。其中,X 线检查主要通过观察X 线穿过人体时各部分吸收程度的不同而在荧光屏或X 线片上显示出不同密度的阴影,可结合阴影浓淡对比及临床表现对患者胸腹部创伤情况进行判断,具有经济实惠、操作简单、摄片用时短等优势。但存在图像分辨率低、部分区域重叠等不足,有一定的漏、误诊风险 [6]。多层螺旋 CT 检查可以获取患者检测部位的多层影像学信息,扫描与成像的速度均较快 , 且范围较大,扫描层较薄,分辨率高, 呈现的图像更清晰,可有效规避影像出现重叠显影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准确性; 同时,诊断过程中不受肠道气体干扰 [7-8]。本研究结果显示,螺旋 CT 检查对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X 线检查。此外,螺旋 CT 检查也存在误诊和漏诊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创伤程度较轻,损伤病灶与周围组织在平扫时密度对比不强烈所致。故在临床使用 CT 检查时,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可对高度怀疑患者进行增强扫描,以增加对比度,降低误诊率与漏诊率。
综上所述,螺旋 CT 检查在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诊断中的效能高于 X 线。
参考文献
[1]苗建刚 . 用多层螺旋 CT 检查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效果分析 [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2):170.
[2]韩冬,许立云,赫崇安,等 . 急诊腹部创伤诊断中多层螺旋CT 与B 超应用价值比较 [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 8(1):174.
[3]吕海蓉,苏林强,高燕军,等 . 多层螺旋 CT 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J]. 海南医学,2020,31(6):77-79.
[4]瞿承武,程文君,林刚,等 . 螺旋 CT 技术在感染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29(11):96-99.
[5]周玮,胡红杰,何剑,等 . 肠及肠系膜损伤 CT 分级系统对临床精准治疗的指导价值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 28(4):539-542.
[6]赵厚亮,徐凯 . 多层螺旋 CT 胸部健康体检中源图像对肺部以外病变的诊断价值 [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18,16(9): 4-6.
[7]权日锋. 螺旋 CT 与腹部X 线平片对急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效能比较 [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8,21(5):397-399.
[8]李文钗 . 多层螺旋 CT 与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8(6):954-9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