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80 例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水平、皮肤生理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 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 -10 水平和皮肤含水量均高于对照组,γ- 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 -α 和经表皮失水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炎性指标水平和皮肤生理功能指标水平, 效果优于单纯他克莫司治疗。
【关键词】 头面部;脂溢性皮炎;伊曲康唑;他克莫司;炎性指标;皮肤生理功能
0 引言
头面部脂溢性皮炎属于慢性皮肤疾病,发病期患者头面部有不同程度瘙痒,且伴红斑、脱屑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他克莫司为治疗头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外搽药物,但单一使用效果不佳 [1-2]。已知伊曲康唑不仅能控制炎性因子释放,还可降低皮肤损伤面积,发挥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 [3]。目前临床对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头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报道较少。本文观察伊曲康唑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年4 月至 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头面部脂溢性皮炎的诊断标准 [4];患者头皮、颜面可见灰白色糠秕样鳞屑,皮损呈斑片或丘疹状,伴有瘙痒、渗液等症状;入组前 1 周未服用过任何药物;意识清晰,无交流障碍。排除标准:患免疫系统疾病、严重脏器病变、血液疾病者;合并严重感染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 伦审 2019 年(024)号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男 25 例,女 15 例;年龄31~58 岁,平均(44.62±2.28)岁;病程 5~14 周, 平均(9.72±1.53) 周; 中度 26 例, 重度 14 例。对照组:男 19 例,女 21 例;年龄 32~56 岁,平均(44.18±2.19)岁;病程5~14 周,平均(9.77±1.56) 周;中度 28 例,重度 1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外搽他克莫司软膏 [LEO Pharma A/S,注册证号 HJ20181016,0.1%(10 g ∶ 10 mg)]治疗,于每日洁面后涂抹于患处皮肤,2 次 /d,连续使用 1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23428,0.1 g),0.1 g/ 次,2 次 /d,连续服用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红斑、脱屑等症状完全恢复,病灶总面积消退≥ 65%;有效:红斑、脱屑等症状好转,病灶总面积消退 30%~64%;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100%。(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γ- 干扰素(γ-IFN)、白细胞介素 -10(IL-10)、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生理功能指标水平。治疗前、治疗 1 个月后采用多功能皮肤测试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CK-MPA10)检测皮肤含水量、经表皮失水量(TEWL)水平。(4)比较两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 80.00%(3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IL-10、γ-IFN 和 TNF-α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IL-10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γ-IFN 和 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生理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皮肤含水量和 TEWL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皮肤含水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TEW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性皮肤病,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皮脂代谢、免疫失调等因素有关,具有病程久、易复发等特点,长期发展可致皮肤溃烂,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5-6]。
常规治疗脂溢性皮炎主要采用他克莫司软膏外搽,其属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能与 T 细胞结合, 抑制T 细胞分泌炎性因子,进而减少炎性因子释放, 缓解炎症反应,促进皮脂膜、皮肤屏障功能恢复[7-9]。此外,他克莫司还对马拉色菌、糠皮孢子菌有抑制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感染程度,控制病情发展 [10-11]。伊曲康唑属于三唑环合成类抗菌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尤其对糠皮孢子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12-13],并可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轻皮肤炎症反应,进而改善瘙痒、疼痛等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14]。
IL-10 是一种炎症和免疫抑制因子,可缓解炎症反应;γ-IFN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加重炎症反应;TNF-α 属于促炎因子,可激活并放大炎症反应,加重患者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 IL-10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γ-IFN、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伊曲康唑联合他克莫司可增强疗效,提升抗炎效果。
TEWL 及皮肤含水量是反应皮肤屏障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 TEWL 水平低于对照组,皮肤含水量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伊曲康唑联合他克莫司可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联合用药方案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伊曲康唑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炎性指标水平和皮肤生理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他克莫司治疗。
参考文献
[1]蒋文静,祝行行,朱威 . 面部脂溢性皮炎外用药物治疗效果的定量观察 [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3):213-215.
[2]楼芳 .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J]. 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1):1328-1330.
[3]梁官钊,郑晓丽,刘维达 . 伊曲康唑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临床应用——重新认识伊曲康唑 [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32(11):1336-1340.
[4]赵辨 .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741-742.
[5]祝行行,蒋文静,朱威 . 脂溢性皮炎病因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7,10(1):41-43.
[6]朱珂,张佳林,李东海,等 . 强脉冲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 32(7):858-861.
[7]张林,赵宏良,王宁 . 维胺酯胶囊内服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 28(4):551-554.
[8]张丽,赵静,陈启红,等 . 五味消毒饮加味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J]. 海南医学,2017,28(4):656-657.
[9]Kim HO,Yang YS,Ko HC,et al. Maintenance Therapy of Facial Seborrheic Dermatitis with 0.1% Tacrolimus Ointment[J]. Ann Dermatol,2015,27(5):523-530.
[10]吴娟,叶俊儒,陈力,等 . 伊曲康唑联合吡美莫司治疗头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效果观察及其对皮肤生理参数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J]. 广西医学,2017,39(1):48-51.
[11]李宁,冯登超 . 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及预防中重度脂溢性皮炎复发作用的临床疗效分析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15(5):281-284.
[12]尚盼盼,王爱平 . 伊曲康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8,13(6):376-379.
[13]宫婷婷,刘赟蕾,王中新 . 他克莫司和伊曲康唑联合使用体外抗克柔念珠菌作用的研究 [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8, 53(7):1114-1117.
[14]何承彦,孙毅,高露娟,等 . 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他克莫司单用及联合对皮炎外瓶霉的体外抗真菌作用 [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4):283-2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