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翻瓣式技术在上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01 10:33: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不翻瓣式技术在上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120 例上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观察组采用不翻瓣式技术,对照组采用翻瓣式技术。术后半年,比较两组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满意度、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半年,观察组 PES 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4/60),低于对照组的 20.00%(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翻瓣式技术应用于上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患者可提高 PES 评分和满意度,降低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翻瓣式技术。

【关键词】 不翻瓣式技术;上颌前牙;即刻种植;PES 评分;骨吸收;并发症

0  引言

牙髓病、牙外伤等均会造成牙体缺损,影响患者邻牙健康和美观度。临床常采用牙种植技术进行修复,其中即刻种植是指在拔牙的同时植入种植体, 可缩短患者牙齿修复时间,降低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程度,恢复牙齿咀嚼和美观功能 [1-2]。即刻种植又分为翻瓣式和不翻瓣式,其中翻瓣式是指在植入过程中切开唇侧牙龈并翻瓣,虽然能直视破损区,但并不利于患者术后修复;不翻瓣式技术能有效保护周围软组织和血供 [3-4]。本文观察不翻瓣式技术在上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20 例上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上颌单颗前牙缺失或龋坏至龈下,需行种植修复者;入组前 3 个月未接受其他治疗;牙齿咬合稳定,无错颌畸形,且唇侧骨板无缺损。排除标准:有磨牙、吸烟等不良习惯,影响种植效果评测者;有牙周炎或根尖炎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妊娠、哺乳期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观察组:男38 例,女22 例;年龄22~60 岁, 平均(34.64±9.81)岁。对照组:男 35 例,女 25 例; 年龄 18~60 岁,平均(35.64±7.6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不翻瓣式即刻种植术修复。术前,安排患者拍摄全景片、根尖牙片和锥形束CT,清楚齿骨的具体情况(如高度、宽度),术前进行全口腔清洁,4% 盐酸阿替卡因浸润麻醉,采用引导模板定位,环形黏膜切开器去净患者黏骨膜, 暴露种植区骨面,修整牙槽骨嵴,预备种植洞,采用骨探测器检查种植洞周围骨质完整性,后植入种植体,螺丝扭矩大于 35 N·cm;安放基台、戴上临时冠,并用树脂暂封;术后行常规抗感染。

对照组采用翻瓣式即刻种植术修复。术前准备及麻醉同观察组,刮清牙槽窝后在唇侧作垂直切口, 环状切开黏骨膜瓣并向外翻起,用刮匙或球钻去净肉芽组织并修整牙槽骨嵴,暴露种植区骨面,用球钻定位、先锋钻制备种植窝、逐级扩孔,种植体植入方法和术后处理同观察组。

观察指标 (1)术后半年,比较两组种植牙美观程度和患者满意度。采用红色美学指数(PES) 评估美观程度 [5],PES 包括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边缘龈水平、牙槽嵴缺损、软组织形态、软组织颜色和软组织质地共 7 项指标,最高分 14 分, 评分与美观程度成正比;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量表调查患者对牙齿修复的满意度,量表包括咀嚼能力、牙齿美观及附着高度,总分 1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2)术后半年,比较两组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水平。(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 PES 评分和满意度比较 术后半年,观察组PES 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水平比较 术后半年,观察组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水平为(0.25±0.11)mm,低于对照组的(0.45±0.1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6,P=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对照组的20.00%(12/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3  讨论

口腔种植技术是治疗牙齿缺损的常见手段,尤其对于上颌前牙缺损患者,口腔种植能改善其牙齿的外在美观程度,缓解心理压力 [6]。相较翻瓣手术, 不翻瓣即刻种植修复术未将黏骨膜瓣环状切开,能减少对软组织的损害及对供血系统的破坏。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半年,观察组PES 评分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 [7]。这可能是因为不翻瓣式手术术中出血少,无需翻开黏骨膜瓣,无缝合创口及拆线步骤,创伤较小。此外,不翻瓣微创种植技术能减少牙龈萎缩, 有助于牙龈贴合临冠生长 [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术后半年,观察组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为翻瓣式手术需将黏骨膜瓣切开,长时间暴露创口及较大的创面不仅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增加牙龈萎缩的可能性、降低美观度。

综上所述,不翻瓣式技术应用于上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患者可提高PES 评分和满意度,降低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翻瓣式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宾,孙丽华,张俊花,等 . 上颌美学区改良盾构术与常规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短期效果比较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34):5514-5519.
[2]尹伟,刘向辉,程义成,等 . 上颌前牙区域拔牙后行不翻瓣即刻种植术的临床疗效 [J]. 江苏医药,2019,45(4):386- 389.
[3]孙亮,曲哲 . 即刻种植翻瓣与不翻瓣术临床疗效分析 [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0,18(2):144-147.
[4]熊航,牛涛 . 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应用翻瓣和不翻瓣技术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20,25(2):72-75.
[5]张敏,张晓洁,郑苍尚 . 前牙不同种植术对美学区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影响研究 [J]. 江西医药 . 2020,55(4):458-460.
[6]张野,易明坤 . 不翻瓣微创法对口腔种植手术效果和牙槽嵴顶骨吸收的影响 [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0,36(1): 29-32.
[7]戴方毅,刘敏,付汉斌 . 不翻瓣种植在下颌后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35(3):399-402.
[8]岳嵌,胡秀莲,林野,等 . 上颌前牙翻瓣与不翻瓣即刻种植修复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5,8
(7):410-4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6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