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我院胸痛中心收治的17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行静脉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胸痛中心再灌注流程的护理要求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PCI成功率、院内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率、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CI成功率、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院内死亡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使患者得到尽快恢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花费,提升患者PCI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翟旭莉.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224-225.
0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常表现为ST段抬高,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属于严重的急性冠脉综合征[1]。其治疗中,由于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导致患者的再灌注成功率下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是一种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院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2]。在本次研究中,对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与常规护理干预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176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后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8例。对照组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46-60岁,平均(54.60±4.52)岁。观察组中,男49例,女39例;年龄46-58岁,平均(54.39±4.32)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接受完整的治疗过程,并且临床资料保存完整;③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测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肺功能不全;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合并精神或认知功能障碍。
1.2方法。对所有患者行首份心电图、首次心肌生化标志物等检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患者的生理指标的监测,做好患者的疼痛护理、吸氧护理、药物使用护理等,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舒缓患者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其主要内容如下。
1.2.1术前救治流程:①胸痛中心护理人员需熟悉常见的病症症状、体征,快速判断患者时候为急性心肌梗死;②15 min内完成患者的资料问询,心电检测、静脉通道建立、血液标本采集,并告知患者或家属患者的大概情况,需实施什么治疗;③通知介入导管室准备治疗,完成术前准备;④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再灌注策略,同时做好急救的准备。
1.2.2安全管理策略:①全面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确认其是否符合安全转运的要求,并且严格执行急诊“绿色通道”制度要求;②做好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防范与处置措施准备,并做好交接准备。
1.2.3再灌注救治流程:再灌注救治流程主要包括:①对患者展开详尽的病情评估、检查、用药、治疗、饮食、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出院指导、出院后居家护理等内容;②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再灌注,使其了解再灌注的相关资料,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告知再灌注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手术治疗期间的内容和注意事项;③重点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负性情绪累积严重的患者,介入心理辅导,通过介绍主治医师或意外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标准。①记录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②统计对比PCI成功率、院内死亡率、护理满意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来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治疗情况。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的PCI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率低于对照组(P<0.05),院内死亡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常见类型的危急重症,该病症表现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并且伴有白细胞增多、发热等症状,同时患者的心电图常表现为ST段升高[3]。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处置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因此,如何快速诊断和治疗心肌梗死,是提升患者生存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有研究资料表明,通过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的合理运用,可完成快速诊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将院前、院内的救治联合在一起,尤其是减少急诊科、心内科、影像学科、检验化验科之间的隔阂,能够快速完成对患者疾病的判定,从而把握住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黄金时间,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医疗护理模式[4]。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指导护理人员的救治,使患者从发病、入院、分诊、救治之间的时间大幅度缩短,有效的提升了患者救治时间的利用率。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呈现较大差异。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对比中,观察组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这提示,通过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发病到救治间的时间,从而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另外,观察组患者的PCI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率低于对照组,院内死亡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提升护理满意度、PCI成功率,降低院内死亡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明显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使患者得到尽快恢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花费,提升患者PCI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邵红,解芳,SHAOHong,等.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22.
[2]卫枝,杨媛媛.基于胸痛中心基础上的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08):154-156.
[3]刘冬兰.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0):117-118.
[4]黄燕梅,刘强强,陈月娥,等.胸痛中心模式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临床路径的优化及效果评价[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3):232-2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