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抢救热射病患者使用冰毯联合降温法的降温效果。方法研究对象纳入2015年到2018年我院急诊收治的60例热射病患者,根据收治顺序排列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研究组给予冰毯联合降温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降温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体温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体温下降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3.33%亦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抢救热射病患者使用冰毯联合降温法能够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患者体温能够得到控制,并发症发生风险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冰毯;降温法;热射病;并发症;临床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顾卫国.探讨冰毯联合降温法在抢救热射病患者的降温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82-83.
0引言
热射病是由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该疾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热射病高发人群为青年或老年人,快速冷却和支持多器官功能治疗是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患者发生永久性的神经损伤或死亡率非常高[1],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例如济南、重庆等夏季炎热的城市发病率较高,另外户外工作的人群中发病率也处于高水平。热射病发病需要紧急采取降温处理,因其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器官衰竭,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所以该疾病临床上一直受到重点关注。本研究采用冰毯联合降温法与单纯常规降温相对比,旨在探讨其降温效果的不同之处,研究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纳入2015年到2018年我院急诊收治的60例热射病患者,根据收治顺序排列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审查,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研究,并自愿参与分组,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52岁,平均(34.62±3.87)岁,平均体温(40.91±0.63)℃。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54岁,平均(34.88±3.92)岁,平均体温(40.81±0.67)℃。两组患者发病至来我院就诊时间在1-4 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病情等资料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降温法治疗,研究组给予冰毯联合降温法治疗,采用P&C-A医用降温毯(京械注准20152580024),具体方法如下:①提前准备:急诊电话或出车接诊到热射病患者时,研究人员应立即调整接诊室温度,控制在20-22℃左右,启动冰毯机,进入毯温控制模式,毯面温度4℃。②早期急速降温:患者入诊后,研究人员快速去除患者衣物,平置于冰毯上,冰帽冰袋不可直接接触皮肤,用毛巾包裹后,头部配戴冰帽,冰袋放置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存在浅表血管处。同时进行常规降温,配合5%-10%乙醇配备溶液[2](4℃)进行全身擦拭,并用冰水浸泡或的消毒毛巾包裹患者裸露皮肤,5 min进行更换。15 min进行1次肛温检测,急速降温过程中,需进行心电监护,避免体温骤降,患者发生房颤、急性心衰等危险。③中期平稳降温:患者肛温达到37.5℃时,撤除毛巾擦拭等降温方法,冰毯机仍设置为毯温控制模式,毯面温度调整为18℃。冰帽、冰袋1 h进行1次更换。④后期体温维持:冰毯机设置为体温控制模式,躯体温度36.8℃,对患者现有体温进行维持。
1.3观察指标。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1 h、2 h、3 h、4 h肛温数值,观察温度下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抢救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试验数据由研究人员录入SP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计算,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段肛温数值变化对比。入院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肛温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给予不同干预方法后,1 h、2 h、3 h、4 h研究组肛温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体温下降速度明显较对照组快,两组数值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试验组患者压疮患者1例,寒战患者2例,心率失常患者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抽搐患者1例,体温反弹患者2例,寒战患者5例,心律失常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3%;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现如今,全球变暖越来越被认为是对人类生存的重大威胁,因为在这种间歇性炎热的天气环境影响下,各种疾病的发病风险严重增加,热射病就是炎热性天气带来影响最大的疾病之一[3]。高热、无汗、意识障碍是热射病的“致命三联征”。1995年7月,芝加哥经历了一场热浪,导致600多人死亡,3300多人到急诊就诊,大量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因重症中暑死亡。人们认识到热射病发病迅速、病情进展快,不及时处理预后结局不良,从那之后,该疾病深受临床医师重视。冰毯机降温法适用于高热及其他降温效果不佳的患者,近几年在抢救热射病中应用愈来愈广泛。本文采用冰毯与常规降温进行研究,发现联合应用的患者体温控制明显较好,高热下降的速度也优于单纯使用常规降温的患者,在急速降温的过程中,患者极易发生抽搐、心律失常等不适应表现,冰毯、常规方法降温联合应用,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因此笔者通过总结本文数据与已查阅的文献,做出以下总结:抢救热射病患者使用冰毯联合降温法能够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患者体温能够得到控制,并发症发生风险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桂英,陈燕.不同预设冰毯温度对中枢性高热患者降温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07):140-141.
[2]蒋媛媛.综合护理联合冰毯与冰帽干预在中枢性高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08):168-169.
[3]李代波,周欢,刘乐斌.热射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12):1598-16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