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为观察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实施耳内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耳内镜手术治疗时间在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76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实践资料进行详细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具体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治疗后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通过实施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情况与治疗前期相比,具有显著的改善,实施完耳内镜手术后,76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45人,治疗效果为有效的人为20人,治疗效果为无效的为5人。同时,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较少,出现恶心呕吐及耳鸣情况的患者均为1人,此次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耳内镜手术可以有效提高实际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听力功能,提高患者生命健康质量,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耳内镜手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长胜.观察7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实施耳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66+68.
0引言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现阶段临床医疗救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患者在实际的患病期间,其中耳黏膜、骨膜等部位出现慢性化脓性炎症,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包括:患者听力下降、耳内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等,同时,还可能伴有耳源性脑积水、耳源性脑膜炎、迷路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实际身体健康质量水平的提升,为帮助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提高实际的生命健康质量,临床医疗救治机构积极进行治疗手段的探究,为观察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实施耳内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本次试验中,以76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耳内镜手术治疗时间在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76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为研究对象,76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男42名,女34名,患者的实际年龄为26-56岁,平均(33.7+2.3)岁,病程为7-16个月,平均(11.7+2.1)个月。纳入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入院前的治疗检查,其全部符合此次实践研究标准。依据《眼耳鼻喉口腔科学》中的具体内容,确诊患者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排除标准:患者具有严重的耳部创伤病史、治疗依从性较差、且患有慢性疾病。该实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晓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5],其中,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方面相关的意义。
1.2研究方法
1.2.1术前: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相关人员需详细了解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及身体指标检测,为患者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手术进行前,专业的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详细的手术注意事项。76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均进行耳内镜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开始前,对患者进行术前麻醉处理。
1.2.2术中:麻醉处理后,专业的手术医师经患者耳部皮下组织进行切开处理,确保皮下组织分离以及耳屏软骨暴露出来,使用0.9%+1 mL左右的氯化钠注入患者耳屏软骨间隙,依据患者实际的疾病情况进行鼓膜修复方法的选择。为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鼓膜的有效修补,医生需在耳内镜下提前准备一个合适的创面,根据实际孔径的大小进行鼓膜的修补。
1.2.3术后:耳内镜手术顺利完成后,专业的需及时为患者进行干预护理,确保其外耳道的干燥,帮助其鼓膜的顺利形成,为有效防止患者出现手术部位的感染,可依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进行抗生素一类药物的使用,依据临床治理的相关规定,确保患者进行一定时间段的抗感染治疗,手术一周后,帮助患者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后续的治疗。
1.3实验观察指。对其临床实践资料进行详细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具体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治疗后期并发症等情况。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4],显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情况基本恢复正常,其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情况有一定的提升,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无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情况没有出现任何提升,临床治疗症状没有出现好转。治疗总体效率=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分析。采取快捷、有效的SPAA软件进行相关研究数据的处理分析[3],计数数据表示为(数量/百分比),以卡方检验验证组间差异;计量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方差),以t检验验证组间差异;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结果
通过实施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情况与治疗前期相比,具有显著的改善,实施完耳内镜手术后,76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45人,占总人数的59.2%,治疗效果为有效的人为20人,占总人数的26.3%,治疗效果为无效的为5人,占总数的6.6%[2]。同时,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较少,76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接受耳内镜手术治疗后,出现耳鸣情况的1人,占总人数的1.3%。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为1人,占总人数的1.3%。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实验数据如表1。
3讨论
随着现代化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现阶段临床医疗科学技术手段不断进行创新和升级,医疗服务机构坚持“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为患者为主体对象,致力于帮助患者提高临床治疗康复效果,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现阶段临床护理治疗中常见的一类耳鼻咽喉疾病,患者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伴有严重的临床症状表现及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实际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现阶段临床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中,包括保守治疗以及耳内镜手术救治,此次实践研究中,重点分析耳内镜手术对于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其实际的手术治疗结果表示,耳内镜手术对于患者而言,具有手术创伤性小、伤口愈合速度快、听力恢复速度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救治中进行推广。在实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合理使用耳内镜,可以辅助医生仔细观察出患者的疾病病变位置,直观化的视角有助于医生更好的进行患者病变部位的切除。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耳内镜手术治疗的实施效果更优。医生在实际的治疗中需不断进行手术技术手段的提升,面对不同的患者,需依据患者本身实际身体情况进行手术治疗模式的合理化调整,充分考虑外界因素对于手术治疗成功率的影响,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外耳道的温度、术腔大小、外耳道孔径大小、防污染措施等。同时,选择最佳的治疗时间及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改善实际的机体功能,提高生命健康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不仅仅会导致患者实际听力受到损伤,严重者还会引起临床颅外并发症、颅内并发症等,传统治疗方法中手术视野较为局限,不利于手术医生对于患者病灶的准确定位及切除,此次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耳内镜手术可以有效提高实际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听力功能[1],提高患者生命健康质量,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王古斌,朱建华,刘少荣,等.浅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手术前后骨导听阀变化的临床结果观察[J].现代化诊断与治疗,2016,04(14):104-106.
[2]张晓强,王海东,刘国超,等.浅析耳内窥镜在慢性化脓性耳炎手术中的具体应用效果[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34(14):278-279.
[3]董凤卓,孙志斌,黄蜂洋,等.简述鼻内镜下经咽鼓管冲洗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4(15):382-388.
[4]郝志静,张蓓蓓,张建华,等.小议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喉部位内窥镜观察结果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04(17):271-277.
[5]曾薛明,张佳琪,刘凯璇,等.小议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吸器切除腺样体加鼓室置管治疗成年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2(16):111-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