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对比分析牙齿残根保存修复、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3 09:22: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保存修复、拔除后种植修复牙齿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牙齿残根患者,共10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拔除后种植修复、牙齿残根保存修复治疗,对比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取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齿残根患者,经牙齿残根保存修复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牙齿残根;保存修复;拔除后种植修复

本文引用格式:孙喜谦.对比分析牙齿残根保存修复、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150-151.

0引言

牙齿在人体面部美观、进食咀嚼和辅助发声方面具有重要辅助作用,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极大的增加了口腔牙齿损伤与缺失的情况,如不良饮食习惯与口腔卫生差等,当下主要治疗方式为口腔修复治疗。所谓牙齿残根主要指牙冠硬组织丧失大于自身1/2或以上,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经修复治疗后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对牙槽萎缩能够发挥有效预防作用,保持口腔美观。残根保存修复相比较于人工种植修复,二者具有异同之处。相同点在于均在骨内支撑体基础上进行修复,即单冠、联冠等,区别在于修复后舒适程度与本体感知能力的保留。为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要按照残根牙周情况、牙根与修复预期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1]。现选取10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详情介绍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牙齿残根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6例、女44例。分组时严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50例中17-76岁,平均(58.33±7.01)岁;对照组50例中年龄18-75岁,平均(58.42±7.00)岁。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①纳入标准:年龄超16岁;无存在口腔卫生疾病;1颗牙齿缺失且牙龈良好,具有完整的牙槽骨;患者知情,均为自愿加入研究。②排除标准:因外伤造成的牙齿缺失需开展牙髓治疗;合并其他疾病并发症所造成的牙齿缺失,如凝血障碍、糖尿病、心脏病和精神疾病等;正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

1.2方法。观察组:牙齿残根保存修复。治疗前,对口腔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先开展根管治疗处理,然后按照口腔X线片对相关术中用品进行科学的选择,如铸造金属桩、纤维桩等,过程中对健康牙进行保护,对缺损牙进行充分的修整,将牙体预备好之后进行印模处理,完成对全冠的制作,并在残存牙体上安装,保证佩戴合适并进行调整,最后进行粘接,以此完成全部操作[2]。对照组:残根拔除后种植修复。做好口腔消毒,采用利多卡因等对患牙周缘牙龈组织开展局部麻醉处理,见效后将合适的植入点确定下来,关于粘骨膜洞孔的切开可以使用环形刀,然后进行准确测量,然后将大小合适的种植窝钻出来将种植体植入、缝合,手术完成12天后将局部缝合线予以拆除。牙槽骨重建术后12周,关于戴冠、调整等可按照种植体实际情况开展。

1.3观察指标

(1)判定口腔修复成功地标准:牙不存在任何松动的情况,具有稳固的牙根、密合地边缘和稳固的修复体,咀嚼功能良好,不存在食物残渣积聚的情况,经X线检查不存在牙周膜间隙增宽地情况,牙槽骨吸收不明显;反之为失败,或牙冠与种植体出现分离的情况[3]。

(2)采用本院自制临床治疗满意度量表来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60-90分为一般、不足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取(%)表示,以χ2或t进行组间对比验证;对比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修复情况。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98.00%(49/50)、对照组为86.00%(43/50),组间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详情见表1。

\

 

2.2治疗满意度。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6.00%、68.0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
 

3讨论

牙齿具有重要的人体生理功能,特点集中表现为辅助发音、咀嚼食物与美观面部等,当下临床修复的重点在于牙齿残缺,在中老年人身上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形式主要有两种,即牙体缺损、牙齿缺失。现如今,口腔修复医学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且取得一定成效,牙齿残根与牙齿缺失作为一种常见疾病,会使牙列失去完整性、降低咀嚼功能、导致牙槽骨萎缩、牙齿脱落,严重情况还会损伤下颌关节,对正常生理功能与面部形象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日常工作、生活的开展。牙齿残根的产生与牙周病、龋齿、其他外伤有关,治疗的关键在于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治疗,但是实际治疗效果受人工植入种植体、牙槽骨吸收情况、残根和牙冠粘接情况的影响,为致力于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需要采取恰当的修复治疗方式[4]。

残根拔除后种植修复中,在清除残存牙根组织时不可避免的会破坏牙床与牙槽骨,在正常咀嚼中人工植入的植入体会降低人体刺激反射,术后牙槽骨会出现吸收的情况,以此很难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不利于提高修复治疗稳定性。保存修复治疗中,对于术后修复成功率与质量满意度的提高均十分有效,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术者在冠部修复中所使用的桩核材料以铸造金属桩、成品金属桩、铸造纤维桩为主,本身不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难免会增加患者痛苦,临床应用十分有限[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与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8.00%、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68.00%,P<0.05。

具体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各项资料指征进行充分考虑;术前彻底清除感染的组织,操作时确保动作轻柔,切忌用力过度而造成牙槽骨骨折,并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综上所述,牙齿缺损保存修复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极大的提升口腔修复成功率,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吴建书,李松辉,郭丹丽.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牙冠延长术配合桩核冠用于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临床观察[J].中华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3:141.
[2]朱壮华.即刻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4,(14):134-135.
[3]吴琴艳,陈传耀,孔羽等.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微创医学,2014,9(2):217-218,185.
[4]姚上贵,马登峰.即刻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13):2816-2818.
[5]努力帕·阿布来,迪丽努尔·买买提沙吾提.玻璃纤维桩核与铸造钯银金属桩核修复残根、残冠的疗效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15,16:66-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