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 选取 2015 年至 2016 年共实习护生 116 名,分为对照组 2015 年 58名和观察组 2016 年 58 名。结果 观察组护生发生针刺伤 5 例,比例为 8.62%,对照组护生发生针刺伤 1 例,比例为 1.72%。发生针刺伤的实习护生均按照我院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未发现相应的感染血源性传染性疾病。结论 加强实习护生对预防针刺伤相关知识培训,从而使实习护生个人防护意识加强,可使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得以有效减少。
关键词:实习护生;针刺伤;防范教育;效果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顾苏平 . 实习护生针刺伤防范教育的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7):218,223.
0引言
实习护生在医院面临各种锐器刺伤是最常见的一种。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据报道,全球每年大约有 20 万护士被针头刺伤,存在感染 20 多种血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 [1]。而实习护生刚从学校转入临床,内心比较无措,心理素质不稳定,技能操作不熟练,缺乏实践经验及防护知识,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所以,对于实习护生的预防针刺伤教育,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此,我院对实习护生的预防针刺伤教育制定了规范的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 年 6 月至 2016 年 3 月实习护生 58 名,均为女性, 年龄 16.8~21.1 岁,平均年龄 18.9 岁,中专学历 29 名,大专学历 29 名,2016年6 月至 2017年3 月实习护生 58 名,均为女性,年龄 16.5~21.3 岁,平均年龄 18.5 岁,中专学历 30 名, 大专学历 28 名。
1.2方法
2015 年对实习护生按照实习大纲要求,进行常规带教。
2016 年对实习护生除按照实习大纲要求进行常规带教外, 另外对职业防护知识进行专门的培训。①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开展有效全面的职业暴露防护教育培训,并将培训内容应用在日常工作中,可有效减少锐器伤导致的职业暴露,数量超过 30.00%[2]。实习护生到我院实习后采取集中授课,邀请院感科工作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包括医疗垃圾分类、打包、洗手法等相关知识;②实习护生到我院实习后,不急于让其参与护理工作,首先了解其是否熟练掌握预防针刺伤的防护。同时我们将针刺伤的相关知识及应急预案制作成课件,方便护生反复学习,内容包括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高危操作及预防知识,同时配以真实的场景照片,汇总常见的高危、不规范、易发生针刺伤的操作,并且在每一个错误操作的照片后附有正确操作。细化到如何粘贴输液贴、拔针、处理采血后的针头、处理穿刺失败的针头等,通过这种直观的呈现,更加深与提高了护生的防护意识及感性认识;③严格带教老师标准,加强其专业护理技能培训,要求老师不仅对工作负责,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规范的技能水平,还要对护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在临床带教中能认真讲解与示范指导,做到“放手不放眼”。还要求学生每到一个科室,带教老师都要重点对防护知识进行培训,强化职业防护教育,职业防护教育贯穿了临床整个实习全过程,从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④针刺伤多在拔针时发生,入科后首先由带教老师亲自示范正确的输液固定针头方法与拔针方法、针头处理等, 规范每一项细节环节的操作要点。临床带教中,加强对护生各种注射、输液、采集血标本等操作的规范示范和指导,提高其规范操作,减少针刺伤发生;⑤对实习护生进行发生针刺伤后的应急预案演练,由带教老师亲自进行指导,让学生练习发生针刺伤的处理过程,确保学生熟练掌握;⑥告知实习护生临床操作过程中发生针刺伤后,应立即报告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按照医院相关流程上报院感科和护理部,如发生针刺伤的实习护生受到携带梅毒、乙肝等病原体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污染后,应接种相应的预防疫苗和蛋白,从而有效预防病毒感染,并进行追踪确认,确保护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
2结果
两组护生进行在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例数比较,对照组发生针刺伤例数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62%),见表 1。
3讨论
针刺伤是一种刺入皮肤深部的意外伤害,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可避免。这种刺伤可能导致多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从而产生致命的后果 [3-4]。因此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实习护生刚刚进入临床,对针刺伤的危害认识不足,自我防范意识淡薄,对针刺伤的预防知识不重视。在护理操作中不够重视,觉得一次小小的针刺伤没什么,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心存侥幸,觉得一次针刺伤不一定能感染上疾病。因此要加强对护士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对职业安全的认识和防护认识。
将职业防护教育归入每年的带教计划中,使实习护生接受全面、规范的职业防护教育。要求带教老师对每项护理操作进行规范培训,重点强调常见的高危、不规范、易发生针刺伤的操作,将职业防护教育纳入到日常工作当中,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提高实习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5-6]。不允许实习护生单独操作,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从而避免针刺伤。同时重视实习护生的心理变化,实习护生的心理紧张, 容易忽视正确的操作规程,急于完成此项操作,增加了发生针刺伤的机会,因此也要关心爱护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给予心理支持也是非常关键的。
同时也需要对针刺伤进行有效处理,例如需要对实习护生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让其了解到在针刺发生后如何进行相应处理,通过应急演练的方式能够帮助护士认识到在针刺伤后如何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尽可能地减少针刺伤的危害。尤其是实习护生经常会因为没有经验等情况导致针刺伤的发生 [7-8]。因此在其发生了针刺伤后,带教老师也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其是否发生了针刺伤进行检查,通过检查的方式能够了解到当前实习护生出现的针刺伤严重程度,从而可以对其实施相应处理,保证到将针刺伤危害降低到最小。
综上所述,在实习护生临床实习期间,进行全方面的职业防护教育,对发生针刺伤的重点环节进行反复强调,更要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实习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可有效减少其发生针刺伤。
参考文献:
[1]李六亿 . 我国护士职业安全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J]. 中国护理管理 ,2008,8(9):18-19.
[2]桂筱领 , 黄素芳 , 潘小平 , 等 . 军队中小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 [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3(9):864-866.
[3]曾红 . 强化教育对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状况的效果研究 [J]. 护理管理杂志 ,2016,16(6):438-439.
[4]赵宝玉 , 谈学灵 , 陈音 . 某三甲医院实习护生预防针刺伤体验的质性研究 [J]. 四川医学 ,2016,37(6):699-702.
[5]易琦峰 , 杨艳 , 彭伟莲 , 等 . 实习护生针刺伤根本原因分析及干预 [J]. 卫生职业教育 ,2016,34(15):69-70.
[6]沈卓亚 . 多元化职业防护教育用于预防护生针刺伤效果观察 [J]. 现代实用医学 ,2016,28(6):828-829.
[7]刘淼 , 孔朝红 , 刘慧 . 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在预防实习护生针刺伤中的应用及效果 [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36(10):1542-1545.
[8]郭士林 , 郭趣 . 关于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原因调查和对策研究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35):6845.
《实习护生针刺伤防范教育的效果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29/2018122911215994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