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护理干预对断肢再植病人焦虑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2 10:39: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断肢再植病人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断肢再植手术的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4例)和干预组(3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改善和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工作和职业、家庭职能、社会性退缩、对外界关注和兴趣、计划性和责任心以及个人生活自理等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断肢再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还能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

关键词: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断肢再植;焦虑;抑郁;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林玉芳,孙以成.探讨护理干预对断肢再植病人焦虑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341-342.

0引言

手术是临床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又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源,往往会导致患者产生紧张、害怕和焦虑等心理情绪,若患者应激反应强烈会对麻醉和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康复带来严重影响[1-2]。尤其是断肢再植术患者因意外受伤,自身处于惊恐状态,这将引起更大的手术应激反应,因此临床如何缓解断肢再植手术患者不良心理以及提高再植成功率已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3-4]。本研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断肢再植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旨在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以及提高其社会功能,现将相关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断肢再植手术的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4例)和干预组(34例)。常规组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为(16-57)岁,平均(39.5±3.7)岁,受伤原因为碾压伤24例、切割伤10例;干预组中男性26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为(18-55)岁,平均(39.3±3.9)岁,受伤原因为碾压伤27例、切割伤7例。不同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断肢再植手术前,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等生命指征,保障患者具有手术条件,术后60 min再次关注患者生命指标,并及时评估患者生理状况。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护理干预,即强化患者心理疏导以及控制社会和环境因素: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术前对患者外伤进行简单处理,避免伤口感染;加强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断肢病因,解答患者疑虑;向患者讲解断肢再植成功的病例,提高其治疗信心。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30 min做好手术准备,如调节室内温度和适度适宜,根据患者性别和年龄播放轻音乐,消除其害怕、紧张和恐惧感,术中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并及时处理。③术后护理:手术后护理效果对患者断肢再植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病房管理,定期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减轻手术带来的心理创伤,协助患者积极面对未来社会生活。

1.3观察指标。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5]: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SAS)焦虑量表分别对患者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估,SDS和SAS均包括20个项目,评分为4级评分,将20个项目的评分相加得到粗评分,标准分为粗分x1.25后取整数部分,SDS分界值为53分,轻度抑郁指评分为(53-62)分,中度抑郁指评分为(63-72)分,重度抑郁指评分>72分,SAS分界值为50分,轻度焦虑指评分为(50-59分),中度焦虑指评分为(60-69)分,重度焦虑指评分>70分。比较不同组患者社会功能:通过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内容主要为工作和职业、家庭职能、社会性退缩、对外界关注和兴趣、计划性和责任心以及个人生活自理,评分越高社会功能恢复越佳。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处理,组间比较使用t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比较。干预组患者护理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
 

2.2患者护理后社会功能比较。干预组患者工作和职业、家庭职能、社会性退缩、对外界关注和兴趣、计划性和责任心以及个人生活自理等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

 
3结论

由于多数断肢患者因灾难或意外事故受伤,而突然其来的变故会给患者心理上带来极大创伤,患者无法面对现实,不可避免的产生不良心理情绪[6]。而不良心理情绪会对手术治疗产生严重影响,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因此临床加强断肢再植术患者护理干预非常关键。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不仅要考虑患者生理学因素,同时还需考虑患者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强化患者心理疏导,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和促进预后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护理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工作和职业、家庭职能、社会性退缩、对外界关注和兴趣、计划性和责任心以及个人生活自理等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断肢再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还能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梁晓青.断肢(指)再植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10-13.
[2]徐进.断肢再植术病人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肤牵张器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8,16(27):3353-3355.
[3]王伟风.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护理对断肢再植病人负性情感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2):216-218.
[4]闫莉.断肢异位寄养Ⅱ期再植术1例临床护理[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8,32(1):129-130.
[5]郭斌.复合性不完全断肢再植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2):59-61.
[6]冯奕英,冯彩玲,梁慧诗.护理干预对断肢再植术前病人焦虑的影响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8):89-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6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