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药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医辨证施治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将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制成一定规格饮片的技术。对于中药而言,炮制直接会影响其疗效,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其外观、药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故而研究炮制对中药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简述人参的炮制品、炮制工艺以及炮制前后人参的变化。
关键词:炮制;人参;生晒参;红参
本文引用格式:何智斌 . 人参的炮制综述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6):132-133,136.
Summary of Ginseng Processing
HE Zhi-bi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medicine is based on the needs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nature of the drug itself.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will directly affect its efficacy. Through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its appearance, medicinal propertie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will all change accordingly. Therefore, the impact of research and processing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changes of ginseng were introduced briefly.
KEY WORDS: Processing; Ginseng; Raw ginseng; Red Ginseng
0引言
人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 Panax ginseng C. A. Mey. 的干燥根,为中医中大补之药,最早出现在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因人参生长年限较长,疗效突出,使得它成为我国特有的珍贵中药材。在药性方面,其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虚、脾虚、肺虚各种虚症以及津伤口渴、失眠惊悸等症。人参中的化学成分有皂苷类、挥发性成分、糖类、氨基酸和多肽、微量元素及其他等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参皂苷。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提高记忆力、抑制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等作用。
1人参炮制历史沿革
1.1古代炮制记录
从古至今,人参的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各个朝代的加工方法均有一定区别,但以蒸法为主要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期的《本草经集注》中写道“二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 暴干,勿令见风。”《雷公炮炙论》中采用“去四边芦头并黑” 法,唐代《外台秘要》中用“切焙法”即“挫入药中,培干”,宋代《本草图经》主张“制炭、焙、微炒”,元代《世医得效方》又用“蜜制法”,明代《本蒙垄》首次记载用蒸制而得到“紫团参”,到了清代用“五灵脂制、川乌制”等特殊炮制法。
1.2现代炮制方法
人参主要炮制品一般有生晒参、红参、糖参、白干参等四种。药典中收录的是生晒参和红参。其炮制方法采用的是晒干和蒸制。
生晒参:从收获鲜参中 , 选取须芦齐全 , 无伤 , 无水锈 , 无腐烂的人参进行浸泡 ( 时间不能太长 , 以防成份损失 ), 软化泥土 , 然后进行冲洗,将清洗干净后的人参放 50-60℃干燥室内进行干燥或者在日光下反复晒至干燥到全干为止。历史上,早期的生晒参将鲜人参干燥后会用硫磺处理以改善人参的色泽和外观,同时还可以杀死一定害虫。但是研究后来发现,尽管人参被硫磺熏后,色泽洁白、外观良好,但硫磺熏蒸后不但会减少生晒参内有效成分人参皂苷的含量,而且味酸、难以服用,疗效较差。已有研究表明经过此法加工过后残留的硫化物对人体有害,所以现在已规定不能再使用硫磺加工人参 [1-3]。
红参:和生晒参相比红参多经过了蒸制一步,即选取合格的人参进行浸泡软化泥土,然后进行冲洗,最后进行蒸制、晒干即可得红参。干燥后的红参呈红棕色透明角质状,气味浓香,质地紧密坚固 [4]。人参经过蒸制降低水分的同时还能够“杀酶保苷”,从而减少皂苷类成分的损失,提高红参的保存时间。
2人参的炙法及其工艺的研究
2.1人参的炙法
麸炒:先将麦麸片炒至发烟再投入人参快速翻炒,因麸炒性味甘平,具有和中作用,能缓和燥性。故用麦麸炒过的人参主要用于补脾益肺。
土炒:将人参饮片与灶新土拌炒,可增强补脾的功效并缓和药性。
蜜炙:将人参饮片与炼蜜拌炒,可增强人参补脾益气的功效。
酒炙:将人参饮片先拌酒后炒或先炒后拌酒。可杀酶保存皂苷并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 助溶 )。
醋炙:将人参饮片先拌醋后炒或先炒后拌醋 , 因人参在酸性性条件下容易发生水解,当人参用醋炙后可使人参皂苷水解转化为次级苷或苷元 , 增强人参新的功能 [5]。
2.2人参炮制工艺
研究表明炮制时间、炮制温度等都会对人参的化学成分含量产生影响,长时间的蒸制或者高温都会造成其含量的降低,并且还会影响红参的色泽。
张宪臣 [6] 等通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蒸制时间、烘干时间、烘干温度对人参总皂苷的影响为:蒸制时间 > 烘干时间 > 烘干温度。人参炮制为红参的最佳工艺为蒸制时间 3 小时、烘干温度 60℃、烘干时间 10 小时,但对不同的种类人参皂苷的含量其影响顺序不一致,各有侧重点。
王明珠 [7] 等研究不同人参炮制温度下对的人参酸性多糖含量及对小鼠糖尿病模型的改善情况发现,当炮制温度为120℃,人参酸性多糖的降糖率最高。
宋承吉 [8] 等研究发现红参的炮制过程中应考虑炮制压力、温度、时间对人参皂苷的影响,最佳的炮制条件为压力为0.5kg/cm2、温度 118℃条件下 , 蒸制 10 分钟,此时红参的内在质量最好。
李卓艳等 [9]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红参炮制工艺,以人参总皂苷和R g3 作为指标,结果表明蒸制时间 4 h、烘干温度 70℃、烘时间干 8 h 时,是最佳的红参炮制工艺。
王丽娜 [10] 等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炮制条件,结果显示最佳方法为将切片后的人参在在温度为 118 ℃、压力为0.05MPa、蒸制 15 分钟后 , 即得红参饮片。
3人参炮制方法对饮片质量的影响及炮制原理
3.1人参炮制方法对饮片质量的影响
中药材在使用前都要经过炮制处理,人参亦如此,需要经过净制、蒸制、烘干等一系列操作。但这些前处理方法均会造成人参中有效成分的流失,使饮片的质量降低。
净制除杂对人参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采摘的新鲜人参混有泥土等杂质需去除表面的泥土及杂质,达到纯净药材、防止霉变的目的,长时间的浸润和刷洗外皮会造成人参成分的流失,应该控制浸润时间和刷洗次数减少其流失。
蒸制对人参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蒸制是人参在加工为红参过程中的必要一步,只对红参有影响,对生晒参无作用。过长时间、过高温度的蒸制会造成红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降低。
干燥对人参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干燥是为了减少药材的水分,以利于保存。人参药材及人参饮片在干燥的时候其中水解酶的活性被激发,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人生皂苷水解导致有效成分含量降低,进而影响人参药材及人参饮片质量。目前采用的先进的干燥方法进行干燥可以减少此种情况的发生,因为目前的干燥方法会对水解酶先进行灭火,故而人生的有效成分破坏较少。
3.2人参的炮制原理
鲜人参在制备成为红参和生晒参的过程中会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使得人参皂苷有一定程度的损失,导致生晒参和红参的有效成分不同,相应的临床效果也就不同。
研究表明,鲜人参在加工为红人参的过程中,相应的人参皂苷也会发生脱羧反应、水解和异构化反应。这主要是由于人参在加工过程中会经过浸泡和烘干等处理,因为皂苷类成分不稳定,所以一些皂苷成分就会转化为更为稳定的新成分,使得皂苷含量发生变化。而将人参加工为糖人参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皂苷类成分发生水解反应,损失量最大,是一种很不理想的保存方法。故现在大多选择加工炮制成红参,红参不仅有其特有的成分而且还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杨世海 [12] 鲜人参加工为红参时人参糊化为白糊精,最后变成红糊精,同时产生新的成分麦芽酚。人参中含有的多糖类成分淀粉在经淀粉酶的水解除去后产生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残基和各种单糖、低聚糖、多糖。所以,人参中的糖含量经过炮制之后,多糖类淀粉含量减少,单糖和低聚糖含量增加。
人参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研究表明有毒成分为三七素,是人参一种特殊的氨基酸,有很强的止血作用但也有很强的神经毒性作用,但通过炮制处理会降低三七素的含量, 因为三七素对热不稳定,在炮制过程中会受热蒸制及干燥, 使得三七素裂解,含量降低,毒副作用减弱。
4炮制后人参药效学的改变
王丽娜 [10] 等考察了人参不同炮制品对交感神经一肾上腺系统及代谢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炮制品对小鼠心率、肛温、饮水量、尿量、等均影响不同。就红参和生晒参而言, 炮制后温热之性有缓和 , 服用生晒参的小鼠心律、肛温、尿量均高于服用红参的小鼠,而饮水量则刚好相反,说明红参对交感神经一肾上腺系统的影响小于生晒参。同时也考察了人参不同炮制品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服用红参的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均长于生晒参。
赵远 [13] 等通过小鼠负重游泳试验和常压缺氧试验测定不同炮制品抗疲劳和耐缺氧的作用。结果表明 : 生晒参和红参都具有抗疲劳和耐缺氧的作用 , 其耐缺氧时间红参长于生晒参,而抗疲劳作用两者差异并不显著。
研究表 明,红参比生晒参有更强的抗肝毒活 性。杜瑞雪 [14] 考察了人参不同炮制品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
果显示红参、黑参(在红参蒸制的基础上继续蒸制 16 小时)、人参三种炮制品对人肝癌细胞 HepG2 的凋亡率降顺序为黑参> 红参> 人参。
李向高 [15] 总结了不同炮制品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炮制品对正常动物主要内脏组织血流有增强作用同 , 对血清基、内毒素引起组织血流量减少能有效地抑制 , 其作用强度红参高于白参。
研究表明红参的抗衰老作用比生晒参强,张远 [16] 等研究发现,红参中的麦芽酚也有显著抗衰老作用。麦芽酚是人参炮制成红参后产生的新的成分,它可与组织中自由基结合, 防止脂褐素生成与沉积,从而延缓了细胞的整合,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5讨论
人参的炮制对药效有很大的影响,炮制方法亦有多种, 以红参常见。人参经蒸制成红参,可破坏水解酶,防止人参皂苷的水解。同时由于淀粉的糊化使得人参质地坚硬,角质透明,对人参皂苷具有机械性保护作用。因此,炮制加工的过程使得人参皂苷的含量相比鲜人参和生晒参损失量少,含量较高。并且经人参炮制成红参后产生新的成分麦芽酚,而麦芽酚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极为显著,故而红参的抗衰老作用增强。总之,炮制对人参的化学成分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药理作用进而影响临床疗效。其影响结果是:在抗肝毒、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红参强于生晒参,在增强抗疲劳等方面生晒参强于红参。
参考文献:
[1]Li S L,Shen H,Zhu L Y,et al. 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basedchemical profiling approach to rapidly reveal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of sulfur-fumigated medicinal herbs,a case study on whiteginseng[J]. J Chromatogr A,2012,1231:31.
[2]Jiang X,Huang L F,Zheng S H,et al.Sulfur fumigation,a bet-ter or worse choice in pre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Phytomedicine,2013,20(2):97.
[3]An Y E,Ahn S C,Yang D C,et al. Chemical conversion of gin-senosides in puffed red ginseng[J]. LWT-Food Sci Tech,2011,44(2):370.
[4]王越 , 孙佳明 , 张辉 . 人参蒸炖炮制的研究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J],2015,31(9)283.
[5]张崇禧 , 刘刚 , 鲍建才 . 人参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J]. 人参研究 ,2005,(4):5-8.
[6]张宪臣 . 红参炮制及红参与五味子配伍的化学研究 [D]. 长春 : 吉林农业大学,2006.
[7]王明珠,马林,刘振 . 不同炮制温度的人参酸性多糖对糖尿病小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J]. 药物评价研究 ,2015,28(1):44-47.
[8] 宋承吉 . 中成药研究 [M].1981,9:20-21.
[9]李卓艳,李德坤,周大铮,等 . 正交试验法优选红参加工工艺 [J]. 中成药 ,2011,33(6):1005-1007.
[10]王丽娜 . 蜜炙平性人参炮制工艺研究 [D].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6.
[11]张淼, 秦昆明, 李伟东, 等. 人参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制研究 [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39(19).
[12]杨 世 海,路 放,孟 宪 蓝 . 人 参 药 理 作 用 研 究 进 展 [J]. GINSENGRESEARCH,2013,(1),45.
[13]赵远, 戴佳丽, 吕佳, 等. 人参及其炮制品对小鼠耐缺氧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J]. 辽宁中医杂志 ,2014,41(5):1040.
[14]杜瑞雪, 郗艳丽, 张洋婷, 等. 不同炮制方法对人参皂苷含量及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J]. 中国是兽医杂志 ,2018,54(2):94-100.
[15]李向高 , 等人参加工炮制所致药理学变化 [J]. 中国中药杂志 ,1991,16(1):3-8.
[16]张远 , 张凡 , 曲胜军 , 等 . 人参主要成分及其药理研究进展 [J]. 亚太传统药 ,2012,11(8),285.
《人参的炮制综述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18/2018121804561469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