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集束化干预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9 15:30: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集束化干预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护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运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呼吸恢复平稳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00%,呼吸恢复平稳的时间(1.2±0.6)d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2.2±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护理过程中集束化干预应用效果明显,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恢复正常呼吸,并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集束化干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陈艳,张丽平.集束化干预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317,320.

0引言

集束化护理指的是将有循证基础的一系列治疗措施、护理措施集合起来,主要目的在于协助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结局[1]。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则是以高热、咳嗽为主要发病症状,早期临床上肺部体征并不明显,难以察觉,若不能及时干预则可能造成患儿合并更多的并发症,临床治疗及护理都比较困难[2-3]。我院儿科护理中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护理采取集束化护理举措,效果令人欣慰,详细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护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家属对护理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等知晓,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精神障碍、不能完成此项干预类患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18 d,平均(6.8±0.2)d;体重2.5~3.7 kg,平均(2.9±0.1)kg。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3~21 d,平均(6.5±0.6)d;体重2.5~4.1 kg,平均(3.0±0.1)k g。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集束化护理,具体如下:①保温:严格1 h监测患儿的体温,室温保持在22~26℃,湿度维持在55%~65%。体温较低的新生儿要放入温箱内维持体温水平正常。②雾化吸入:使用药物给予患儿雾化吸入,观察用药疗效及有无气管痉挛现象。③情绪安抚:保持患儿安静状态,及时的予以安抚患儿,使其有安全感,必要时采取镇静措施,减少心肺负担。④排痰护理:肺部因炎症影响而分泌物增多,鼻咽部痰液积聚过多会影响正常呼吸,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定时翻身拍背或吸痰。⑤各项基础护理:脐部、臀部、口腔、皮肤护理。⑥并发症预防护理:在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生,比如经常予以患儿更换体温,以免导致肺不张发生。观察药物反应,洋地黄类药物低于100次/min时停止使用。

1.3观察指标

①疗效判断[4]:集束化护理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为治愈,护理后肺部炎症范围缩小、临床症状缓解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炎症范围未缩小为无效。②记录两组新生儿呼吸恢复平稳的时间。③护理满意度:由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调查问卷进行评估,主要内容有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患关系、护理技能等方面,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者护理满意度就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00%,呼吸恢复平稳的时间(1.2±0.6)d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2.2±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

 

3讨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危及新生儿生命安全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及早准确诊断、对症治疗、护理配合非常关键[5-6]。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手段,在患者存在不可避免治疗风险下,采用的一系列安全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7]。一般集束化护理方案囊括3~6个元素,且均有临床证据作为支持,几个元素共同执行,为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疗和护理服务,达到更高的治疗结局[8]。在集束化护理中,护理人员持续性执行各项措施,并非间断执行或选择性执行,确保体现集束化护理中的集中护理本质,强调实施全方位护理[9]。一方面强调具体执行某项护理措施,一方面反馈性提醒护理人员某个护理项目可能改变预后。集束化护理是一种主动预防措施,比传统被动预防措施更有针对性,是医疗护理实施过程,更是医疗护理质量管控过程[10]。以前集束化护理多用于感染预防和控制中,随着护理研究的深入,集束化护理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如急救医学、静脉置管、肺炎、预防鼻饲返流、脓毒血症、脑卒中、压疮防治等[11]。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集束化护理这种护理模式针对性更强,更具有目的性和科学性,是将循证医学研究成果用于临床实践的最好途径,在我国临床应用逐渐得到认可[12]。但开展集束化护理还需医护人员及患者共同努力合作,以期能更加高效、广泛的用于护理领域。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恢复平稳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护理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提高疗效和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宏梅,邢凤霞,刘文静,等.探讨优质护理干预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对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0):156-157.
[2]任利华.人性化护理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31(5):234-235.
[3]于璐.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7,3(16):118.
[4]池卫明,廖华.系统评价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药房,2016,27(3):341-344.
[5]张缦莉.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7):260-261.
[6]焦旸,刘晓庆.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227-228.
[7]寇金华.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9):233-235.
[8]王燕.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3):195-196.
[9]谭晓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41-143,147.
[10]习盼盼,刘靖.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6):41-43.
[11]瞿友慧.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5):231-232.
[12]马项汝.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0):7981,79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7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