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弱视患儿采用家庭系统护理后的视力恢复情况。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弱视患儿进行等比例分组:对照组(n=47)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47)采用家庭系统护理,评价两组患儿的视力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中,达到基本痊愈和有效标准的患儿分别有32例、13例,总有效率95.74%;无效2例。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是74.47%,其中18例基本痊愈、17例有效、12例无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系统护理在弱视患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促进患儿的视力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弱视;家庭系统护理;常规护理;视力恢复进程
本文引用格式:黄明茹,林会芳.家庭系统护理对小儿弱视患儿视力恢复进程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369.
0引言
弱视指的是远视力≤0.8,同时还无法矫正、眼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疾病,主要与功能性因素有关[1]。小儿岁弱视的多发群体,这也是导致儿童视力发育障碍的主要疾病,早发现、早干预,大部分患儿的视力还是能有很大程度恢复的,这对于患儿今后的身心健康、成长发育、职业的自主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华眼科学会给出的数据显示[2]:国内弱视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率约为2.8%左右。遮盖疗法是治疗弱视患儿最为普遍的方法,但治疗弱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专业的医学治疗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家长付出耐心、时间、精力以及爱心,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护理知识。为此,我院将家庭系统护理应用于弱视患儿中,并与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组对照比较,现将研究结果进行报道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研究的94例弱视患儿全部选自对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对照组47例,男患儿25例、女患儿2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1岁,平均(8.53±1.87)岁;轻度弱视11例、中度19例、重度7例;双眼弱视37例、单眼10例。观察组47例,男患儿26例、女患儿21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2岁,平均(8.72±1.05)岁;轻度弱视12例、中度19例、重度6例;双眼弱视38例、单眼9例。组间对比患儿的个人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向患儿家属发放健康资料,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家属在家庭中为患儿提供一般的护理措施,加强监督,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依从性。
家庭系统护理:①制订责任制管理模式:每位护理人员负责2~3例患儿的护理和管理,为患儿建立电子形式的个人健康档案,通过电话、网络、登门等多种形式的随访,跟踪了解患儿的近期情况,并给予患儿和家属相应的护理指导。主动和家属交流,耐心询问患儿的情绪、心理表现,对于5岁以上的患儿,可以尝试与其直接沟通,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向患儿讲解弱视的相关知识以及科学的护理干预对视力恢复的重要价值,以提高患儿的配合程度。②为患儿配眼镜时,要有专业医生的指导,家属应督促患儿坚持佩戴眼镜,如果患儿已经到了学龄期,家属要和老师进行良好沟通,讲明患儿的视力情况,以免患儿在学习中遇到障碍,产生不良情绪。佩戴眼镜后需要定期检查视力,如果发现视力改变或者有不适感应及时调整度数。③家属要对患儿有足够的耐心,坚持目力训练以及遮盖疗法,目力训练时,要结合患儿的性格和兴趣爱好进行,以更好的对视网膜的注视中枢产生刺激,促进黄斑部功能的恢复[3]。遮盖治疗前,耐心与患儿交流,让患儿保持良好的心情,遮盖疗法20~40min/次,2~3次/d。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引入专业的治疗仪,在护理人员或者家属的辅助下进行治疗,30min/次,1次/d。④饮食方面,以绿色蔬菜、鸡蛋、水果等食物为主,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与优质蛋白,维持眼部营养。加强用眼卫生管理,帮助患儿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控制用眼时间,在遮盖治疗过程中,眼罩和眼睛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间隙;向患儿讲明过度用眼、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的危害性。
1.3观察评定标准[4]
参考《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将患儿的视力恢复效果判定如下:①基本痊愈:矫正视力≥0.9。②有效:视力提高≥2行。③无效:视力提高1行或者没有改善或者退步。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的视力恢复效果比较: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74.47%,经2检验,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弱视的治疗效果与患儿的配合程度密切相关[5],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坚持佩戴眼镜、遮盖疗法、遵医嘱应用散瞳药物能够更好的促进视力恢复。由于患儿年幼,自觉性较差,所以更需要护理人员与家属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和督促,完全落实各个治疗步骤。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74.47%(P<0.05)。充分说明家庭系统护理在弱视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护理人员与家属之间应建立密切联系与良好的沟通,根据患儿的视力改善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护理技巧,从饮食、佩戴眼镜、遮盖疗法、目力训练等几方面提供护理服务,以提高患儿的视力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颖,陈娴.系统化护理干预用于小儿弱视治疗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9,9(16):158-159.
[2]徐舒婷.小儿弱视的心理护理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2018,27(8):封3.
[3]王俏,黄少兰,李静.儿童弱视中西医结合诊疗及护理干预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6):62-65.
[4]王瑜.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弱视儿童治疗依从性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4):253-254.
[5]黄方,黄永珍,郝盼盼.低年级学龄儿童弱视治疗的干预性护理实施效果[J].中国校医,2018,32(8):640,封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