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选择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8 11:23: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6例,依据手术距发病时间,将据手术时间短于72 h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发病据手术时间长于72 h患者为观察组38例,对比不同时机治疗时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出血量等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18.42%(7/38)显著少于对照组2.6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9,P<0.05)。结论症状发作时间72 h内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为手术最佳时间,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

本文引用格式:赵玉金.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选择[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120+129.

0引言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为结石阻塞胆囊管,引发胆囊内胆汁滞留,细菌感染所引发的疾病。现阶段随着治疗方式发展,临床主要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此种此种治疗方式可有效降低创伤,提升患者预后效果。但对手术时机却有较大争议,有分析认为发病后治疗时机选择严重影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不良状况[1]。现选取我院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比不同治疗方式效果。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6例患者,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1-76岁,平均(43.61±2.61)岁,平均体温(38.16±0.62)℃;观察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20-76岁,平均(43.49±2.57)岁,平均体温(38.21±0.64)℃,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首先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将腹内压力控制在11-13 mmHg。之后进行腹腔探查,充分了解胆囊炎程度、粘连状况,依据患者手术难易度自行评估,同时检查患者其它脏器损伤状况。解剖胆囊三角,游离和结扎、断离胆囊管,采用Hemolok结扎结保留两端,同时分离和结扎、断离胆囊动脉。沿胆囊管伴行方向对患者胆囊予以顺行、逆行剥离,彻底电凝胆囊床进行止血。冲洗创面,肝下间隙位置放置腹腔引流管。有效切除胆囊和附加组织,并于剑突小孔位置小心取出。术后为患者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同时依据手术过程中实际状况和炎症程度,确定保留腹腔引流管时间,同时术后采用抗生素至少3 d。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时主要为发病之后72 h实施手术;观察组患者主要于患者发病之后72 h之内实施手术,且每位患者均为同组医疗人员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①分析不同时机治疗时患者临床观察指标变化,其中主要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以及患者进行手术时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最终住院时间。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并发症状况,其中主要并发症为胆漏、胆总管损伤、腹腔感染、胆总管残余结石。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以χ2检验患者术后并发症资料(%、n),以t检验患者住院时间等资料(±s),P<0.05可知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不同治疗时间患者疗效。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量以及出血量等各指标均更短,差异明显(P<0.05),数据见表1。

\
 


2.2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出现腹腔感染和胆漏等状况的机率更低,差异较大(P<0.05),数据见表2。

\

 

3讨论

急性胆囊结石性胆囊炎疾病主要诱发因素为细菌感染和胆囊颈梗阻。大网膜或周围组织将其包裹时极易在胆囊周围出现脓肿、内瘘进而引发胆汁性腹膜炎,处理不当则会严重威胁生命健康[2]。为改善患者疾病状况,现主要分析各种治疗方式效果。

分析可知,在腹腔镜使用初期,多数分析认为此种治疗方式无法有效使用于此种疾病治疗。但随着治疗方式逐步成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也得到逐步提升。现阶段采用腹腔镜方式进行疾病治疗已经成为重要共识,但对治疗时间选择上却有较大争议。有学者分析认为急性胆囊炎患者胆囊浆膜层于早期较为松散,极易剥离,因此早起进行手术十分有利[3-4]。本次研究中发现,尽早进行手术主要优势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早期,虽然胆囊会出现充血水肿,但浆膜层组织松散,因此更易剥离。同时研究发现早期治疗时炎症并未影响Calot三角,因此医师在辨认解剖结构时十分方便,也可有效分离周围粘连脏器。研究中发现此种疾病患者存在显著个体性差异,其中高龄或伴动脉硬化患者,由于临床症状进展较慢,虽然病情严重,但腹痛时间较晚,因此尽早进行手术可避免疾病恶化,也可确保手术尽早顺利进行[5-7]。同时在腹腔镜下进行胆囊早期切除时也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治疗安全性。主要为随着治疗时间延迟,患者内脏粘连状况会持续加重,部分患者需胆囊前穿刺减压[8-11]。同时72 h后进行手术也会时也会受到病灶影响,继而延迟操作时间。对比本次治疗中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临床观察指标变化时发现,72 h内进行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快,且术中并无严重出血状况。提升可知,由于患者尽早进行手术,因此病灶并未发展,炎症有限,因此操作更为方便,出血量也更少。对比患者临床出现胆漏和胆总管残余结石等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提示可知,早期实施手术治疗,由于各手术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时可有效控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观察指标同时也可降低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林森,张悦,郭跃华,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对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21-23.
[2]李健,李加洲,吴先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2):127-128.
[3]陈挺.在不同时机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4):50-51.
[4]庞涛,庞博文.浅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5):37-38.
[5]冯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及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2):52-53.
[6]宋磊,刘绥杰,梁鲁,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639-640.
[7]王勇.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4):206-208.
[8]杨廷燕,史佩东,王建球.18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1):112-113.
[9]张勇,何涛,王彦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8例临床疗效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1):148-149.
[10]刁伟.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0):79-80.
[11]曹永胜.腹腔镜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6):181-1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