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清检验及细菌检验在检查布氏菌感染方面的应用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6 16:12: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血清检验及细菌检验在检查布氏菌感染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2例布氏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医护人员将82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41例、血清检查)和对照组(41例、细菌检查)。医护人员将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布氏菌感染阳性检测率及布氏菌阴性率、可疑率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有39例患者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检测几率为95.1%,对照组中有26例患者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检测几率为63.4%,观察组患者阳性检测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阳性检测几率,P=0.023,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2例疑似患者,布氏菌感染疑似率为(4.8%),对照组有4例疑似患者,布氏菌感染疑似率为(9.7%),P=0.014,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布氏菌感染阴性几率为(0%),对照组患者布氏菌感染阴性几率为(26.8%),P=0.027,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检验能够有效降低检验疑似率,可为患者临床病情诊断提出准确参考,血清检验应在布氏菌感染患者的病情检测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血清检验;细菌检验;布氏菌感染

本文引用格式:倪海萍.血清检验及细菌检验在检查布氏菌感染方面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203,206.

氏菌主要在家畜中进行传播,布氏菌感染会导致家畜流产。当人类食用布氏菌感染动物后会引发布氏菌感染。患者布氏菌感染主要临床症状为关节疼痛、发热、头痛等症状,布氏菌会导致人体组织器官出现炎性反应,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如果布氏菌感染患者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极大可能将会导致患者终身残疾[1]。由此可知,布氏菌感染的有效检测对患者病情恢复及生活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患者布氏菌感染检测几率,提升患者身心质量,我院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2例布氏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不同检测方法,患者检测数据差异详情见下文。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治疗的82例布氏菌感染患者进行病情回顾分析,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医护人员将82 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41 例、血清检查)和对照组(41 例、细菌检查)。观察组(男性患者 26 例、女性患者 15 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2 例、女性患者 19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区间 20-45 岁、对照组患
者年龄区间 23-48 岁;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37.1±1.6)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8.3±1.4)岁;观察组患者病程区间(5-30)d、对照组患者病程区间(6-30)d;观察组患者平均病程(14.5±4.8)d、对照组患者平均病程(16.5±4.3)d。P=0.069,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进行细菌检验


医护人员将对照组患者血样注入双向培养皿中,对其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分离目的为将布氏菌分离出来。

1.2.2观察组患者进行血清检测

血清检测主要包括虎红平板凝集检测及试管凝集检测,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病况为患者选取合适的检测方式进行血清检  测。虎红平板凝集检测:医护人员抽取患者静脉血样本进行离心操作,将患者血清分离完毕后,留取 0.03mL 血清备用,在血清检测前,医护人员将抗原(0.03mL)与血清(0.03mL)进行充分混合,  在 4min 内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如抗原等级显示为“+”以上,则检查结果为阳性;试管凝集检测:检测前,医护人员准备 6 支
试管,分别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生理盐水(0.05mL),在试管 1 中加入抗原(0.5mL),将试管 1 中的抗原与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后抽取 0.5mL 混合液加入试管 2 中,再抽取 0.5mL 试管 2 中的混合液加入试管 3 中,以此类推,加至试管 5,上述操作完毕后,废弃 0.5mL试管 5 中的混合液。再将布氏菌抗体(0.5mL)分别加入 5 支试管
中,试管 6 中的生理盐水无需注入抗体,作为对照。在上述环境中进行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时长为 12h,培养患者温度为 37℃以下。培养完毕后,医护人员详细观察各试管抗原凝集情况,如试管凝结结果显示为“++”,则具有凝结效价。以 WS  269-2007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为依据对患者血清检测结果进行评定。

1.3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将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布氏菌感染阳性检测几率及布氏菌阴性率、可疑率进行记录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分组数据均用SPSS 19.0进行检测,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采用t、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布氏菌感染阳性检测几率对比


观察组有39例布氏菌感染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观察组患者布氏菌感染阳性检测几率为(95.1%);对照组有26例布氏菌感染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对照组患者布氏菌感染阳性检测几率为(63.4%),观察组患布氏菌感染阳性检测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3。数据差异详情见表1。

\

 

2.2率对比

观察组中有2例疑似阳性检测患者,疑似几率4.8%,有0例阴性患者,阴性检测几率为0%,P=0.027;对照组中有4例疑似阳性检测患者,疑似几率9.7%,有11例阴性患者,阴性检测几率为26.8%,P=0.014。数据差异详情见表2。



\

 

3讨论

根据相关医学资料显示,以往布氏菌感染常在家畜中进行传播,近年来,布氏菌感染在人体中的传播几率显著升高[2]。布氏菌有着超强的生命力,能够在牲畜排泄物或死亡牲畜的脏器中存活数月之久,在不利于生存的环境下会进行变异,如果人类食用患有布氏菌感染牲畜或与布氏菌感染的牲畜接触都极易引发布氏菌感染。患者布氏菌感染主要临床症状为关节疼痛、发热、头痛等症状,布氏菌会导致人体组织器官出现炎性反应,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残疾,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消极影响[3]。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提高,医疗机械的进步,布氏菌感染检测方式也变得多样化,现阶段临床治疗中,布氏菌感染检测方式主要为细菌检测、虎红平板凝集检测及试管凝集检测。根据我院分组检测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阳性检出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阳性检出几率,P=0.023;观察组患者布氏菌感染疑似率(4.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布氏菌感染疑似率(9.7%),P=0.014;观察组患者布氏菌感染阴性几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布氏菌感染阴性几率(26.8%),P=0.027,由此可知,血清检验能够有效降低检测疑似率,可为患者临床病情诊断提出准确参考,血清检验应在布氏菌感染患者的病情检测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慧冠,林静.不同年龄段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8(01):259-262.
[2]韦兰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7):156-158.
[3]章臣烨.临床细菌检验快速方法应用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A1):89-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3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