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采取DC-CIK免疫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辅助放化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DC-CIK免疫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分析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采取DC-CIK免疫疗法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减少术后复发,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DC-CIK免疫疗法;术后复发
本文引用格式:汪天赐,杨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采取DC-CIK免疫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复发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80.
0引言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对较高的临床疾病,常见于男性人群中,每年肺癌死亡的人数都占据新发肿瘤人数的榜首[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之一,由于其发病的症状和恶化程度不明显,容易造成患者的忽视,待到病情严重时已是中晚期,因此,本文将具体探讨DC-CIK免疫疗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术后复发的情况作出详细分析,以给研究人员提供科学依据,引起患者重视,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46~78岁,平均(58.24±6.43)岁。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47~78岁,平均(58.37±6.2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都进行肝肾功能检查、CT检查、心电图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辅助放化疗方法,并针对症状进行相关处理,定时观察患者情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DC-CIK免疫疗法,具体包括:实行DC治疗,从单个核细胞采集开始算起,当日为第零天,然后在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一天、第二十八天分别将DC细胞进行四次回输,通过双侧锁骨下区、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引流区和双侧腋窝三个位置进行皮下注射。实行CIK治疗,从单个核细胞采集开始算起,当日为第零天,然后在第八天、第十天、第十二天通过静脉回输方式分别将CIK细胞进行三次回输[2]。每进行四次DC治疗和三次CIK治疗算一个治疗周期,至少要维持1个治疗周期[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分析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分析情况
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前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无显著差异,治疗后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
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可引起患者干咳、胸痛、低热、呼吸困难,严重时还会咳出血丝,导致阻塞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4]。引起的肺癌的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烟龄长达二十年的人群、长期接触刺激性工作或者辐射的人群以及家族有肿瘤遗传病史的人群。早期肺癌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能达到很好的疗效,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往往受到微小病灶的影响不适用于外科手术治疗,只能采取常规放化疗方法和DC-CIK免疫疗法进行治疗[5]。
DC-CIK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增加自身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抑制肺癌细胞发展目的的临床治疗方法。其能彻底杀害和清扫微小的肺癌细胞病灶以及转移灶,有助于加快患者在手术后的治愈时间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生存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常规的放化疗方法与DC-CIK免疫疗法相比,其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效果不佳,患者的总生存率不高,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明显少于DC-CIK免疫疗法。在本文研究中可以发现DC-CIK免疫疗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辅助放化疗方法。免疫功能的高低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恢复和病情的复发情况,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与正常人相比,往往处于低下位置,而该患者又需要采取开放性的手术治疗,加大了患者的创伤和感染机会,同时又延缓了患者的恢复时间,故而使用增强患者免疫功能的DC-CIK免疫疗法治疗患者是较为妥当的。
综上所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采取DC-CIK免疫疗法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减少术后复发,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魏西翠,王惠霞,贾汝臻,等.DC-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8,17(5):50-53+59.
[2]高会霞.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9):1596-1600.
[3]陈亚丽,冯书芳,焦楠,等.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J].北方药学,2018,15(6):91-92.
[4]周世繁.DC-CIK细胞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4):510-513.
[5]杜泽慧,冯莉,贾旭东,等.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7,23(16):92-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