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疏肝健消汤在脾虚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筛选基于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作为前提,抽选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共选取脾虚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临床上予以疏肝健消汤治疗,为观察组。于相同时间段另选脾虚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临床上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高,统计处理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观察组的中医证候分值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统计处理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脾虚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疏肝健消汤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表现以及指标水平。
关键词:疏肝健消汤;脾虚肝郁;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沈国光.疏肝健消汤治疗脾虚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192,201.
0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发生率较高, 临床症状主要以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为主,病情迁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1-2]。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化疗, 西医主要从诱发因素、对症治疗方面入手,然而并无特效药物, 疗效较差 [3-4]。因此我院应用中医疗法,对疏肝健消汤在脾虚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筛选基于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作为前提,抽选时间为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3 月,共选取脾虚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80 例,临床上予以疏肝健消汤治疗,为观察组。男 / 女为 42 例 /38 例。年龄上下限为 19 岁、66 岁,平均为(48.21±0.14)岁。病程上下限为 7 个月、16 个月,平均为(10.21±0.21)个月。于相同时间段另选脾虚肝郁证功 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80 例,临床上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为参照组。男 / 女为 44 例和 36 例。年龄上下限为 20 岁、67 岁, 平均为(47.12±0.11)岁。病程上下限为 8 个月、15 个月, 平均为(11.23±0.02)个月。观察组、参照组的信息资料数据差异细微,统计处理显示 P>0.05,数据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符合脾虚肝郁证;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患者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患者属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沿用传统西医进行治疗,取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治疗,剂量为 5mg/ 次,以口服方式给药,3 次 /d。药物由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 H20051719。
观察组患者应用自拟疏肝健消汤治疗,药方组成为薏苡仁 30 g,党参、鸡内金各 15 g,白术 12 g,茯苓、柴胡、白芍、木香、青皮各 10 g,砂仁(后下)、甘草各 5 g。疲倦乏力患者增加山药 15 g,仙鹤草 30 g;腹胀甚者增加陈皮 10 g;疼痛甚者增加延胡索 15 g,三七 10 g;纳差患者增加炒山楂 15 g、炒麦芽 30 g;呕吐患者增加紫苏叶、竹茹各 10 g;抑郁患者增加合欢皮、郁金各 10 g;失眠患者增加首乌藤、柏子仁各 15 g。1剂 /d,煎煮后取汁口服,分 2 次服用。两组患者疗程均为 4 周。
1.3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症状表现,依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予以计分, 评估症状包括胃胀、胃痛、食少纳呆、烧心或灼热、嗳气反酸、疲倦乏力、情绪异常、大便稀溏,无症状则计为 0 分,症状轻度则计为 1 分,症状中度计为 2 分,症状严重计为 3 分。
(1)显效:疗程结束显示患者症状表现消失,体征指标恢复正常,中医证候分值降幅在 70% 以上;(2)有效:疗程结束显示患者症状表现缓解,体征指标有所恢复,中医证候分值降幅在 30% 以上;(3)无效:疗程结束显示患者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或者加重,中医证候分值降幅在 30% 以下。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 总例数 ×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分析,上传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运算,计数数据的对比处理采用 2 检验开展运算, 计量数据的对比处理采用 t 检验开展运算,前者以率(%) 为表述形式,后者以均数 ± 标准差( ±s)为表述形式,以P<0.05 作为统计学意义的成立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高,统计处理显示 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见表 1。
2.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分值比较
观察组的中医证候分值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统计处理显示 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见表 2。
3讨论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病,疾病机制不明确,可能涉及胃肠动力、胃肠激素、内脏高敏感性、精神心理因素、饮食、生活方式等。枸橼酸莫沙必利是 5-HT 受体激动剂,对消化道平滑肌收缩有加强作用,可促进胃部、十二指肠排空,从而改善患者病情症状,是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药 [5-6]。
中医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列入痞满的范围,主要因饮食不节、劳倦导致脾胃受损,加之情志因素以及外邪侵袭等,导致脾胃运化失职,肝失疏泄、中焦不通,内生痞满引起。疏肝健消汤中党参有健脾益气的效果;白术、茯苓、薏苡仁能够健脾运湿以及渗湿止泻;柴胡、白芍能够疏肝解郁以及柔肝止痛;鸡内金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木香、青皮以及砂仁具有健脾行气以及化湿的效果;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同配合,可具有健脾疏肝、行气止痛的效果[7-8]。
我院研究得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高,统计处理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观察组的中医证候分值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统计处理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可见,相比西医治疗,中医疏肝健消汤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症状。
综上所述,脾虚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临床上应用疏肝健消汤治疗,功效显著,对患者病情症状改善有积极意义,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陈艳,香丽红.柴芍六君子汤加化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4):28-29.
[2]孙靖若.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6):94-96.
[3]张静,许保海.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54例[J].环球中医药,2017,10(6):629-631.
[4]牛旭岗.胃顺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30例[J].光明中医,2017,32(12):1754-1756.
[5]随志化.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4,34(9):1662-1663.
[6]秦华佗,杨英,刘雅雯,等.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7,23(9):97-99.
[7]Lv L,Wang FY,Ma XX,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Xiangsha Liujunzi granules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7,23(30):5589-5601.
[8]许卫华,王微,李妮矫,等.香砂六君子汤合枳术丸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评价及对核素胃排空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3):146-1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