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置管药物溶栓术护理方法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4 16:39: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管药物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管药物溶栓治疗,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平行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9例。平行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平行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管药物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下腔静脉滤器;置管药物溶栓术;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邱琳.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置管药物溶栓术护理方法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306,318.

0引言

DVT(下肢深静脉血栓)指的是深静脉腔内血液出现非正常的凝结,导致静脉腔阻塞,进而引起静脉回流受到影响而产生障碍,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有效处理便会引发全身性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严重者还可能致残[1]。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治疗具有恢复快、出血少、损伤小的特点,而CTD(置管药物溶栓术)是在血栓中插入溶栓导管,直接将药物灌注到血栓中进行溶解[2]。本研究择取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讨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管药物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管药物溶栓治疗,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平行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9例。平行组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4岁,平均(45.9±3.2)岁,干预组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4岁,平均(45.6±3.4)岁。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平行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介绍环境,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1)心理:患者对下腔静脉滤器并不了解,很有可能产生惧怕、焦虑的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给予关心,将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介绍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更好地配合临床工作。(2)术前:给予患者全面检查,如超声、心电图、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胸片等,给予患者易于消化的食品,防止患者手术后出现便秘的现象,进而引起腹内压变大而导致穿刺点出血,部分药物有延长显影和出血的作用要停药,给予患者碘过敏试验,备皮。手术前一天晚上给予患者适量的镇静剂,帮助患者稳定情绪。(3)病情:患者卧床,将其患肢抬高20至30度,高于心脏,促进静脉回流,避免患肢过于肿胀。置入滤器前不要对患肢进行按摩,也不要频繁咳嗽、深呼吸和翻身,避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对患者的胸痛、咯血、呼吸困难情况进行查看,监测生命体征和皮肤痛感、颜色、温度,频繁查看肿胀情况是否变化,测量患肢和健肢周径进行比较。(4)术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术后24小时内不可屈曲穿刺侧髋关节,加压包扎穿刺处6小时,密切查看是否有出血,降低术侧活动量,帮助患者活动脚趾,将其患肢抬高20至30度,高于心脏,促进静脉回流。24小时心电监护,查看体征及静脉鞘管、溶栓导管是否脱出。(5)宣教:指导患者饮食,嘱咐患者多食用维生素含量高、粗纤维、低脂肪、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黑木耳、新鲜果蔬。排便时不要过于用力,如果患者出现便秘可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腹压过高影响静脉血压回流。保证病房温湿度、光线适宜,安静整洁,禁止吸烟。叮嘱患者戒酒戒烟,肥胖者要对体重进行控制,不要过久站立、坐、行走,不要过度劳累,强化日常体育运动。根据医嘱服药,定期到院复查凝血指标和血常规,如果有出血、呼吸困难、下肢剧痛要及时到院就诊。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手术处凝血、创口感染等。

护理满意度采用询问的方式调查,分为非常、一般和不满意,满意=非常+一般。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表达为(n,%),接受卡方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平行组患者中,出血4例、手术处凝血3例、创口感染3例,干预组患者中,出血1例、手术处凝血1例、创口感染1例,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7%优于平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6%,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2=4.5231,P=0.0334<0.05。

平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2例、一般满意18例、不满意9例,干预组患者中,非常满意26例、一般满意11例、不满意2例,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9%优于平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6.9%,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2=5.1859,P=0.0228<0.05。

3讨论

DVT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大多数患者都是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约有50至70%的患者会继发肺栓塞,有四分之一的患者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有效治疗而致死。大面积肺栓塞很难抢救,因此临床要对肺栓塞积极预防[3]。静脉滤器在1982年开始被使用后,DVT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显著下降。尿激酶亲和纤维蛋白,且能够迅速渗入血栓,对纤维蛋白酶进行激活生成纤维蛋白溶酶,能够水解血栓的纤维蛋白,进而溶栓,恢复血液灌注[4]。在给予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还要给予科学护理干预,避免并发症。

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中出血、手术处凝血、创口感染各有1例,而平行组患者中出血4例,手术处凝血、创口感染各有3例,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7%优于平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6%,且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9%优于平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6.9%,说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提升其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性。在王晓虹[5]的研究中,干预组患者血栓完全消失41例(77.36%)优于对照组患者34例(64.15%),且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4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63%,本研究结果与其基本一致,具有可靠性。

4结语

综上,针对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管药物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参考文献

[1]陈景侠,焦旸,孙友芳.滤器植入加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2):311-313.
[2]范雅洁.下肢深静脉血栓滤器置入及溶栓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饮食保健,2015,2(17):102-103.
[3]曹锦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围术期护理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287-288.
[4]杨静.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的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6):79.
[5]王晓虹.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观察及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5,39(6):709-7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1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