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究奥硝唑-泼尼松糊剂治疗智齿冠周炎临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0 11:44: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探究对智齿冠周炎应用奥硝唑-泼尼松糊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108例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作为观察探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54例。两组患者均先用0.9%氯化钠液和3%双氧水交替冲洗牙周龈盲袋,之后,使用探针蘸取少许碘甘油置入对照组患者龈盲袋内;使用少许奥硝唑-泼尼松糊剂粉末置入治疗组患者龈盲袋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分析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著。结论对智齿冠周炎应用奥硝唑-泼尼松糊剂治疗,其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碘甘油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奥硝唑-泼尼松糊剂;智齿冠周炎;观察分析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高波.探究奥硝唑-泼尼松糊剂治疗智齿冠周炎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28,133.

0引言

智齿冠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病症之一,其炎症发生在下颌第三磨牙周围的软组织部位,面部皮瘘以及邻牙远中龋、骨髓炎等为其临床多见并发症[1]。患者发病严重时,可导致其张口受限。本文观察探究对智齿冠周炎应用奥硝唑-泼尼松糊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108例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作为观察探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54例。观察分析对象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17-37岁,平均年龄(25.3±3.6)岁。临床症状:下颌智齿萌出不全,龈瓣边缘糜烂,远中及颊侧龈瓣覆盖形成盲袋,有异常物从盲袋内渗出,冠周软组织红肿疼痛,但未形成脓肿,张口至中度受限。所选患者均未见颌面部间隙感染及全身症状。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可进行分析研究。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相同治疗措施:所有患牙均由一人操作,仔细检查患牙,并详细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两组患者均先用0.9%氯化钠液与3%双氧水交替冲洗牙周龈盲袋[2]。

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探针蘸取少许碘甘油置入龈盲袋内[3]。连续5d为1个疗程,1次/d。给予治疗组患者使用少许奥硝唑-泼尼松糊剂粉末置入龈盲袋内[4]。1次/d,连续5d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均不再给予两组患者使用其他药物及相关治疗措施[5]。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需要治疗5d之后,患者若症状加重嘱咐其及时复诊。

1.4疗效评价标准

本次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1)痊愈,即张口度正常,疼痛完全消失,龈盲袋变浅,无异常渗出,冠周软组织红肿完全消退。(2)显效,即张口度基本正常,龈盲袋炎性渗出物明显减少,且无充血,局部红肿疼痛明显减轻。(3)有效,即张口轻度受限,炎性分泌物减少,龈盲袋内炎症无扩散,局部疼痛缓解,肿胀减轻。(4)无效,即张口严重受限,局部疼痛肿胀加重,且治疗后炎症扩散,并伴有全身症状。

1.5观察指标

本次观察分析指标为: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1.6统计学处理

本次观察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若P<0.05,代表明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


下表1所示,实施不同治疗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04%,两组间数据对比差明显,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P<0.0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2.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本次观察分析数据显示,实施不同治疗方法期间,两组患者虽然均有轻微的不良反应,但未有因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出现呕吐头晕、恶心、腹泻各1例,其不良反应率5.56%;治疗组患者出现食欲降低患者1例,其不良反应率1.85%。两组数据据对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从以上分析研究可见,智齿冠周炎是以厌氧菌感染为主的混合性感染。智齿冠周炎主要是因为第三磨牙是口腔中最后萌出的牙齿,由于其在萌出过程中,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整体或部分牙冠被牙龈组织覆盖,导致盲袋形成,日积月累的食物残渣嵌入其内,为细菌的繁殖和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当机体抵抗力下降,而细菌毒力增强时,就会引发冠周炎的急性发作,最终形成智齿冠周炎[6]。治疗不当就容易引起颌骨骨髓炎、间隙感染等疾病,甚至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本次分析研究中,治疗智齿冠周炎所使用的奥硝唑-泼尼松糊剂为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厌氧菌作用[7]。它通过作用于厌氧菌的DNA,导致螺旋结构被断裂或阻断,使其转录复制而致其死亡,从而实现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目前奥硝唑-泼尼松糊剂主要用法有三种,即口服用药、制成缓释剂局部用药、静脉输液全身给药方式[8]。局部用药具有维持时间长、药效发挥充分、无毒性等优点,用药后,由于局部药物浓度高,因此可使药剂较长时间粘附于智齿盲袋周围。全身给药多用于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而引发的不良反应,由于这些不良批应严重者出现肝脏肾脏损害,因此全身给药可抑制这些不良反应发生,但盲袋周围局部浓度较低。可见,奥硝唑-泼尼松糊剂的不良反应明显较低,不易产生抗药性,且对牙周组织无刺激性,。

本次分析研究中,在对两组患者均先用0.9%氯化钠液和3%双氧水交替冲洗牙周龈盲袋之后,使用探针蘸取少许碘甘油置入对照组患者龈盲袋内;使用少许奥硝唑-泼尼松糊剂粉末置入治疗组患者龈盲袋内。观察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较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低。结果表明,使用奥硝唑-泼尼松糊剂治疗智齿冠周炎,由于其药物剂量小、制备简单,口腔组织中药物浓度高等优势,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利于患牙组织吸收,且治疗成本较低,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对智齿冠周炎应用奥硝唑-泼尼松糊剂治疗,其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碘甘油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旭,梁源,刘春灵.保守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5):110-111.
[2]何艳阳.奥硝唑碘甘油糊剂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对冠周袋内菌群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9):1041,1043.
[3]王砾,冯晓红.奥硝唑和碘甘油糊剂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1):66-67.
[4]董爱芬.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的菌群分布与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8):1835,1837.
[5]尉军,王晓峰.奥硝唑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56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0):4061-4062.
[6]罗艳燕,余璐.甲硝唑棒、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碘甘油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疗效比较[J].内蒙古中医药,2013,18(4):4-5.
[7]董爱芬.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的菌群分布与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8):1835,1837.
[8]张华,肖凤仙,李明晏,等.奥硝唑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用药效果评价及观察[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4(12):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