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颧弓骨折口外修复固定60例临床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0 09:52: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口外修复固定治疗颧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颧弓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口外修复固定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效果。结果60例患者骨折复位良好,术后未出现在错位,面部未留下瘢痕,面部活动、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在颧弓骨折患者中,临床可采取口外修复固定对其进行治疗,以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改善患者面部活动、咬合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口外修复固定;颧弓骨折;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刘荣光.颧弓骨折口外修复固定60例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66+69.

0引言

颧弓骨折属于领面部常见损伤,其发生率达到19%-25%,其主要因颧骨颧弓结构和位置较为特殊,一旦受到外力很容易出现骨折情况,骨折后患者面部出现不同程度畸形,影响患者张口和复视[1]。本研究收集我院60例颧弓骨折患者,对其采取口外修复固定治疗,现对治疗效果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颧弓骨折患者纳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经CT、X线片、局部检查和临床表现均确诊为颧弓骨折,且为单侧骨折,张口受限均在I度以上,患者面部出现明显畸形,满足手术适应证,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4]。60例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3-62岁,平均(42.5±2.6)岁,骨折诊治时间5-10天,平均(7.5±1.3)天;31例为右侧颧弓骨折,29例为左侧颧弓骨折;致伤原因:30例为交通致伤,19例为打击致伤,11例为爆炸致伤。

1.2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柯氏针2枚,长度为耳屏至颧骨最高点,弧度参照健侧颧弓弯,使用结扎丝按照相同弧度把2枚柯氏针绑扎到一起,提前做好消毒处理;对患者手术部位消毒后,放置铺巾,于患者患侧颗部发际部位作纵行切口,切口长度为1-1.5 cm;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将皮肤和浆膜层切开,使用弯钳对颧弓进行钝性分离,撬起颧弓下陷骨折;缝合针需弯制弧度较大,缝合线可使用消毒的细结扎丝;从患者颧弓下缘处入针,沿缝合针弧度从患者骨折段深侧,穿出到颧弓上缘,在骨折活动段、稳定段各缝合1针,对结扎丝进行预留,复位固定结束后在进行完全固定;右手使用弯钳深入剥离骨膜至骨折段深面,并向外撬起,使用左手指触摸骨折区,使用结扎丝将柯氏针绑好,沿颧弓方向和弧度将其置放在颧弓上,将预留的结扎丝结扎好,借助NOVAR60型5 kw床旁C臂机观察患者复位情况,确认骨折端对位无异常后,对切口进行缝合,最后使用绷带进行缠绕固定[5-8]。

2结果

60例患者骨折复位良好,术后未出现在错位,面部未留下瘢痕,面部活动、咬合关系正常。

3讨论

颧弓位于人体口腔颔面部侧面高点部位,因此,一旦受到外力击打,很容易出现外伤性骨折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不断发展,颧弓骨折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关于颧弓骨折分类和治疗还存在着许多争议,在全国口腔医学教材中将颧弓骨折划分为一线型骨折、二线型骨折及三线型骨折3型,而根据影像学检查可将单纯三脚架骨折、单纯手杖型型骨、颧骨骨折合并颧弓骨折3型[9-11]。由于颧骨颧弓在面部中其中支撑、维持作用,对患者美观有着重要影响,一旦出现骨折,患者鼻、眼眶、上颔骨多存在不同程度损伤,患者面部也会出现塌陷、畸形,且出现鼻塞、复位功能障碍及张口困难情况,因此,在颧弓骨折治疗时,还应考虑到患者面部美观,尽量减少患者面部瘢痕,避免对患者面部神经功能造成损伤。目前,颧弓骨折复位治疗方式较多,口内复位法、局部皮肤切口单齿钩复位法、颧弓下缘切开内固定法、颗部途径复位法、头部冠状瓣切开钦板内固定法等均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在手术治疗时,应首要选择切口隐蔽、并发症较少的方式[12-14]。口外修复通过钢针固定,不仅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损伤小,且稳定性更高,术后患者骨折部位不会出现错位,可有效改善患者鼻塞、复位功能障碍及张口困难[15-18]。本研究对我院60例口外修复固定治疗颧弓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复位良好,术后患者无骨折部位错位,面部未留下瘢痕,面部活动、咬合关系恢复正常[19-21]。

\

 
综上所述,在颧弓骨折患者中,临床医生可选择口外修复固定法对其进行治疗,以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改善患者面部活动、张口困难情况,提高患者术后面部美观度。

参考文献

[1]王红,丁旭,孙应明等.新型颧弓骨折内固定器的模拟设计及生物力学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7,13(1):6-10.
[2]杨立娟,柳春明,段海南等.近中骨折端稳定的颧骨、颧弓骨折的简略复位固定技术[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6,12(6):549-553.
[3]张云峰,赵学武,单蕾等.颧眶骨折局部小切口手术复位的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5,17(5):467-468.
[4]林润台,宿玉成,徐刚等.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面中部骨折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16,19(5):377-379.
[5]刘正武,覃向明,陈凤强,等.内窥镜辅助下3D打印技术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效果[J].广西医学,2019,41(02):255-257.
[6]黄辉.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患者中发挥的作用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2):1-2.
[7]邱展眉,孙强,朱梅,等.改良耳颞手术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在颧骨颧弓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4):50-51.
[8]朱宝平.加速康复理念在颧骨颧弓骨折术后护理的运用[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2018:1.
[9]张杰.Foley加压水囊在治疗颧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2018:1.
[10]刘翔宇.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及临床效果验证[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2018:1.
[11]刘磐,谷峰,闫德民,等.颧弓上缘小切口入路治疗颧弓骨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6(01):34-36.
[12]徐冰冰,李雅南,来庆国,等.3D打印术前设计和内镜辅助在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术中的应用[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8,16(01):44-47.
[13]赵存福.颧弓骨折口外复位固定47例临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1):4182.
[14]滕敏,孙芳.口内切开复位口外穿刺内固定法治疗颌骨及颧弓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2005(02):127-128.
[15]邵秀梅.联合切口结合微型钛板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02):48-49.
[16]李宏,王岳森,王新娟.半冠状切口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38例单侧颧骨颧弓骨折患者的疗效[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8):2946+2948.
[17]刘恒鑫,马显杰,肖博,等.全颜面骨折的整形外科治疗[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7,28(12):737-739+749.
[18]韩琨,孟箭,王兴,等.鬓角发际线内小切口路径内固定治疗颧骨骨折[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7,11(06):362-365.
[19]杨露,熊茂婧.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导航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3):134-136.
[20]肖维维,陈媛丽,宗春琳,等.应用外科导航技术经皮微小切口拆除颧骨颧弓骨折术后内固定钛板[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8,12(01):31-36.
[21]李庆华.颧颞区微创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8,31(19):185-1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