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整形患者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9 16:08: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早期整形修复对于烧伤整形患者治疗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了80位烧伤需要进行整形修复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烧伤10天之内进行整形修复,对照组则于患者烧伤10日后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还是在创面修复、皮肤功能修复得分等方面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二次手术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这些差异都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因此,早期整形修复对于提升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早期整形修复;烧伤整形;治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杨学林.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整形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49-50.

0引言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本院80位烧伤并需要进行整形修复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随机选取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本院80位烧伤并需要进行整形修复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并根据患者整形时间上的差异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80位患者中包括42位男性,38位女性,年龄均分布于18-65岁。其中,观察组有22位男性,18位女性,平均(38.04±6.42)岁;对照组则有20位男性,18位女性,平均(37.27±6.37)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具有一定的知情权,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时,本研究还获得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1]。

1.2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10天内进行整形修复治疗,而对照组则在10天以后进行,两组患者的整形修复治疗方法都是相同的。在烧伤患者入院以后,及时给予抗炎以及烧伤创面处理等常规治疗,对于三级及以上烧伤的患者需要先给予切痂减张治疗,在手术期间需要充分暴露患者的烧伤面,对一些坏死组织进行切除,但同时还要注意不能破坏皮肤下方的浅静脉,并与切除完成后对患者实施电凝法,对患者的出血点进行常规止血。如果患者的烧伤处没有神经血管组织,便可以使用皮片覆盖的加压包扎法进行处理,并在患者手术后的6至10天内进行积极的观察;如果患者烧伤处有神经或肌腱等组织,便可以使用腹部皮瓣修复法,在手术后的10至20天内断蒂。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整形修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修复、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该量表的总分设置为10分,并对两组患者的二次手术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2]。

1.4评价标准。患者的整形修复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这3个等级标准。其中,显效指的是患者在手术后的植皮成活率高于95%,其血肿面积小于2 cm2,且未发生感染现象;有效则是指患者在手术后的植皮成活率要高于85%,其血肿面积位于2-5 cm2之间,且未发生感染;无效则是指患者在手术后的植皮成活率要低于85%,没有血肿或其血肿面积>5 cm2,并出现了感染现象。本次研究的治疗总有效率是显效与有效患者所占的比例[3]。

\

 
1.5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则以[n(%)]进行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对比采用t以及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该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整形修复效果对比。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采用早期整形修复的40位观察组患者中有7位患者治疗显效,31位患者治疗有效,其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5.00%;而对照组患者中显效者有17位,有效者为16位,有效率达到了82.50%,且P<0.05。

2.2烧伤恢复指标对比。对两组烧伤患者在整形修复治疗后的各项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的创面修复评分为(8.25±2.07)分,皮肤功能修复得分评分为(8.57±1.08)分,ADL评分则为(47.66±7.23)分,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2.3二次手术发生情况对比。根据患者的整形修复治疗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面部眼睑的外翻程度,以及面部瘢痕的增生情况,并仔细观察患者手部功能障碍等的发生情况,进而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二次手术比率为2.50%,且只有1位患者存在瘢痕增生的情况;对照组的二次手术发生率则为17.50%,有3位患者出现了瘢痕增生、眼睑外翻的情况,1位患者存在手部功能障碍。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皮肤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能够将机体与外界环境有效地隔绝起来。但是当皮肤被烧伤之后,就失去了它的保护功能。皮肤在烧伤后所产生的物质为外部环境中所依存的微生物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生存环境,因而导致的细菌繁殖极易引发感染。随着人们对美观要求的逐步提高,整形修复的需求越来越多。由于烧伤后不及时的医学处理会导致后期的皮肤修复难度加大,恢复后的美观性较差,使得早期的整形修复对于烧伤患者来说越来越重要。有学者曾指出,在烧伤表面被切除之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有所下降,能够有效保护机体正常功能的实现[4-6]。

经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早期整形修复确实可以真正地提高烧伤患者皮片以及皮瓣的成功存活率,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肿风险[7-8]。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创面修复方面,还是在ADL评分以及皮肤功能修复得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且观察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笔者的这一研究结果与学者张桂全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9-11]。因此,对于烧伤患者来说,早期整形修复治疗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诊疗效果,能够有效加快烧伤患者创面的恢复以及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后的二次手术发生率,对于烧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

 
参考文献

[1]张翠兰,孙晋中,崔雅宁,等.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16,25(1):154-155.
[2]张治平,黄伟,黄雁翔.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整形修复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0):79-80.
[3]夏来启,沈运彪,万紫春,等.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2015,31(中旬刊):289-290.
[4]边建民,陈建军.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现状[J].中外医疗,2009,28(35):159-160.
[5]岳广田,崔艳霞,宋建华,等.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5):90-91.
[6]陈仕星.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整形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37-2338.
[7]王倩,仇旭光,占卫兵,等.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手足部深度烧伤28例[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827-1828.
[8]刘柏林,黄晓红,朱金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治疗深度手足烧伤[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4):528-529.
[9]郭新雯,马娟,马少林,等.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0):1675-1680.
[10] 黄长瑾,宋维铭.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历史、发展、技术变革及临床应用创新[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8):1267-1274.
[11] 杨建民,张轶,李晓东,等.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修复颌颈部瘢痕畸形中的临床应用[C]//感染伤口的防治与修复研讨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与健康分会烧伤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华北地区烧伤与整形外科学术年会、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烧伤整形外科专科分会年会、包头市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年会暨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1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