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8年6月我院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共7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采取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评分(NHP)、治疗依从性。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的NHP评分更对照组相比,较后者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为93.18%(41/44),对照组为73.33%(22/3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干预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刘春梅,丁瑞婷.护理干预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323+325.
0引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指血小板免疫性破坏,造成的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一类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黏膜、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量过多,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糖皮质激素属于ITP的首选用药,但长期使用激素,具有诸多不良反应,患者的外形、生理、心理均可受到一定影响,患者存在较重心理负担,对于治疗的配合度多较差。本院对于ITP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选取2014年11月至2018年6月我院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共7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44例。研究组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22-47岁,平均(27.59±1.02)岁。急性型20例,慢性型24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1-49岁,平均(27.52±1.08)岁。急性型13例,慢性型17例。两组患者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泼尼松口服治疗(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526),2 mg/(kg.d),一天3次,在连续用药14 d后逐渐减量至停药,一个疗程21 d;并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中国绿十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3026),400 mg/(kg.d),一天一次,一个疗程为5 d。
1.3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完善基础护理,了解化验的结果,监测生命体征、有无出血倾向等。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干预。
1.3.1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饮食,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辛辣、坚硬、油炸的食物,以免诱发消化道出血。对于存在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或是进食流质食物,当出血症状缓解后,可进食半流质、软饭等,逐渐过渡到普食。
1.3.2心理护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因出血、贫血、治疗周期长、费用昂贵等原因,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护士应鼓励患者保持情绪镇静、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加重出血。
1.3.3皮肤护理:护士应加强皮肤观察,并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对于水肿者应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勤更换衣物、床单位,穿宽松、棉质衣物,定时翻身,以免发生压疮。
1.3.4出血倾向护理:①口腔、牙龈出血:护士应每日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定期采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嘱患者采用软毛牙刷,避免采用牙签剔牙,以免造成出血。②鼻出血:将病房湿度维持在55%左右,避免因病室干燥诱发鼻出血。在秋、冬季节可采用抗生素软膏涂抹鼻腔,并指导患者避免抠鼻,以免发生出血。③消化道出血:护士应密切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以及神志变化,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并观察大便性状和颜色等。对于出血性休克早期患者,护士应立刻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头偏一侧,以免积血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④眼底及颅内出血:护士指导患者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以免造成腹压、颅内压升高。对于实力下降、视野缺损者,护士应警惕眼底出血,指导患者休息,避免揉搓眼睛。对于剧烈头痛、呼吸急促、呕吐、视力模糊者,多提示颅内出血,护士应报告医生立刻处理。
1.3.5预防感染:保持病房环境通风良好,定时空气消毒,减少人员探视。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避免交叉感染。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4观察指标[1]。完全依从:患者住院期间能够完全遵从医嘱进行治疗。一般依从:患者大多数时候能够遵医行为。不依从:患者完全不遵医嘱不配合治疗。依从率=(完全依从+一般依从)/总例数×100%采取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
(NHP)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睡眠、精力、身体活动能力、社会孤独感、情绪反应等5个方面。分值跟生活质量呈反比。
1.5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以SPSS 23.0版本软件计算,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用χ2值检验以%表示,若组间对比P<0.05,则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TNP评分。经护理后研究组的NHP评分更对照组相比,较后者更低(t 1=18.242,P 1=0.000;t 2=11.261,P 2=0.000;t 3=12.308,P 3=0.000;t 4=20.571,P 4=0.000;t 5=9.743,P 5=0.000)。研究组精力、睡眠、情绪反应、社会孤独感、身体活动能力方面的评分分别为(18.32±1.26)分、(24.15±2.01)分、(23.44±2.08)分、(21.83±1.09)分、(15.60±1.00)分。对照组精力、睡眠、情绪反应、社会孤独感、身体活动能力方面的评分分别为(27.90±3.14)分、(29.52±2.02)分、(29.20±1.02)分、(27.10±1.07)分、(19.54±2.40)分。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研究组治疗依从率为93.18%(41/44),对照组为73.33%(22/30),差异显著
(P<0.05)。研究组44例,完全依从24例(54.55%),部分依从17例(38.64%),不依从3例(6.82%),治疗依从率为93.18%;对照组30例,完全依从10例(33.33%),部分依从12例(40.00%),不依从8例(26.67%)。
3 讨论
ITP可分为急性型跟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幼儿,慢性型多见于青中年女性。糖皮质激素属于ITP的首选治疗手段,但不良反应诸多,对于出血倾向明显和血小板严重低下经糖皮质治疗无效的ITP患者,多需要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中远期疗效欠佳,且治疗费用昂贵,故患者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其生活质量也一定程度会下降。有效的护理措施在ITP的治疗和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程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确保患者在入院至出院期间全程得到有效、科学的照顾。加强心理护理,护士更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通过和其交流、沟通,了解其想法、治疗态度,并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获得保健知识,也能改善其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和依从性。饮食属于ITP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饮食护理,合理膳食,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避免因消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诱发感染,此外指导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可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皮肤、黏膜出血在ITP患者中较为常见,因此加强皮肤护理,清洁皮肤、翻身等,可增强患者的舒适度,也可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发生压疮。护士应加强病情观察,观察患者有无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颅内出血等,其中颅内出血是ITP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2]。因此预防出血,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可增强护理的安全性。据学者报道ITP患者发生感染跟年龄、激素超常规剂量使用、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贫血、合并基础病等因素有关[3]。而感染可使治疗难度增大,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病房环境管理等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感染风险。
经护理后研究组的NHP评分更对照组相比,较后者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为93.18%(41/44),对照组为73.33%(22/30),差异显著(P<0.05)。有学者在其文献中指出,对于采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观察组依从性好者(88.46%)远高于对照组(61.54%)[4]。本研究和该学者报道相符,采取全程护理模式可增强患者配合度。
综上所述,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谭玉婷,许琼,王君廷.优质护理在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动脉超选择栓塞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7):149-152.
[2]朱明兰,李菁媛.循证理念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0):1426-1428.
[3]李芳,王小慧.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效果和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7,36(13):172-174.
[4]杨书环.护理干预对白细胞介素-11联合环孢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6,39(6):564-5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