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门诊机会性筛查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为本地区宫颈癌一级预防提供相应参考与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女性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高危型HPV总感染率18.2%(2894/15849),单个亚型感染率13.3%,混合感染率4.9%。无论是单一感染还是混合感染,感染率前三位亚型均为52型,16型,58型。HPV感染率呈现两个年龄感染高峰期,分别为≤20岁组和51-60岁组,21-30岁感染率最低(14.0%),51-6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28.8%),各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顺义地区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常见亚型为52,16,58型,高危型HPV感染在不同年龄组有所差异,加强该地区有性生活女性的HPV筛查工作,有助于该地区宫颈癌防治。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病率;年龄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毛静鑫.北京市顺义区门诊机会性筛查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367-368.
0引言
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大量研究显示,HPV感染与多种恶性肿瘤相关,但80%与其相关的癌症为宫颈癌[1]。不同地区HPV的感染率及亚型分布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15849例女性HPV检查结果进行调查及分析,以期为本地区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2]。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门诊行HPV筛查的女,共15849例。
1.2研究方法
1.2.1标本采集方法:标本采集均由本院妇产科门诊主治医生进行采集,结果采用高危型HPV(15型)分型核酸测定试剂盒、美国abi7500扩增仪和HB2012A医用核酸分子杂交仪,进行PCR-反向点杂交试验,检验15种高危基因型(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
1.2.2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s),感染率(%)描述总体及各年龄段中HPV感染情况,卡方检验统计不同年龄组间HPV感染率差异[3]。
2结果
2.1高危型HPV各亚型感染情况。15849名女性中,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18.3%,单一亚型感染率13.3%,混合感染率4.9%。不论单一亚型还是混合亚型感染,感染率最高亚型均为52型,总感染率为4.4%,占到全部HPV感染总数的24.3%。感染亚型前5位剩余4位依次为HPV16,58,51,56型,各占HPV感染人群的19.7%,15.5%,11.8%,9.8%。各亚型感染情况、各自单一感染数和混合感染数详见表1。
2.2不同年龄组高危型HPV亚型感染情况。所有患者中均有年龄信息,根据年龄大小分为5组。各年龄组感染比例及亚型情况详见表2,统计结果显示五组间的HPV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1)。HPV感染存在两个年龄高峰期,分别为≤20岁组和51-60岁组,而21-30岁组感染率最低。
3讨论
3.1高危型HPV感染现状。有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2.8万例,每年因宫颈癌死亡的妇女约26.7万,经济欠发达、医疗资源缺乏的发展中国家约占80%[2]。在不同的区域、种族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感染的HPV亚型分布及各种亚型的感染率是有差异性的。本研究中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行机会性筛查HPV的女性总感染率为18.2%,感染前三位的分别为52、16及58型,这一数据与段翠娟等报道的北京地区HPV总体感染率17.47%相近,但前三位亚型排序稍有不同,这可能与研究人群、检测手段不同相关,但较2010年李长东等报道的北京地区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率9.9%有了明显增长,且感染类型也有了改变(前三位依次为16、58、33型)[4]。Munoz等研究显示HPV 52、58型在亚洲宫颈癌患者中更常见[5],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符,除16型外,52型及58型在感染人群中更为常见,而18型感染率并不高。国内有研究对CINⅡ+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后发现,与其最相关的亚型分别为HPV16、52及58型。因此提示我们,对于除16,18型的高危HPV感染患者外,我们是否需要根据国情对52型、58型的感染患者给与更多的重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3.2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的差异。HPV感染与初次性生活的年龄,性伴侣数,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免疫缺陷与抑制等密切相关,而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年轻女性感染HPV的高危因素有性生活频繁、吸烟饮酒、口服避孕药等,多种因素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损而使HPV感染几率增加,而围绝经期女性免疫功能低下,导致HPV感染后不能清除,增加了宫颈癌的患病几率[5]。近年HPV疫苗日趋成熟,但因预防HPV分型的局限性,还应重视筛查的重要性,对有症状的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筛查诊断流程,从而有效降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段萃娟,刘元明,宋娜,等.北京地区女性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现状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8,33(04):119-121+124.
[2]赵蓉,张为远,张淞文,等.2006-2008年北京地区育龄妇女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现状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8,33(04):119-121+124
[3]马莉,丛笑,卞美璐,等.高危型HPV分型检测作为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初筛手段的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4):246-252.
[4]罗仲秋,冷平,刘祥琴,等.成都地区妇女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宫颈病变的关系[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8,37(01):49-53.
[5]龚杰,蒋韬,谢明水.某医院机会性筛查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分布及对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认知调查[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9,13(01):43-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