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2 16:38: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输尿管狭窄患者中实施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狭窄患者中的79例设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均采取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共计有20例患者(25.32%)采用输尿管扩张术,有17例患者(21.52%)采用输尿管内切开术,有16例患者(20.25%)采用球囊扩张术,有26例患者(32.91%)采用激光清除术。全体患者中共计有72例一次性获得治愈(91.14%)。结论临床上针对输尿管狭窄患者实施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效果良好,同时兼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较简单的优势。

关键词: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输尿管狭窄;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朱思美,吴永刚,杨俊,等.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89+91.

0引言

输尿管狭窄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泌尿科疾病,疾病有很多特性,包括炎症性、先天性、肿瘤性和代谢性等等,因此治疗起来具有一定难度,患者主要以发热、腰部疼痛以及虚寒等症状为临床表现。一旦患上输尿管狭窄病人的肾部就会出现损伤,还经常会伴随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同时合并有其它感染症状和梗阻的则更容易诱发严重的肾功能损伤,所以该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解除梗阻[1]。传统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方法是开放式手术,但是开放式手术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有创损害,术后的复发率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输尿管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目前大多数的输尿管狭窄患者都会选择输尿管镜下治疗,这种方法相对手术更加安全高效,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为了更进一步的探究分析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我院开展了对照研究,现将报道整理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狭窄患者中的79例设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34例,年龄在23-68岁,平均(39.57±6.39)岁。

1.2方法。所有患者都要接受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手术开始之前医生和护士要做好准备工作,对患者也要完成常规的B超、尿路造影和肾动态显像等检查。在进行各项检查的过程中,负责的护士一定要注意做好每位患者检查结果记录的准确性,对于部分需要接受肾造瘘术的患者,护理人员在检查时还要特地加上肾造瘘管造影,为了防止手术中发生感染,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要进行必要的肾盂尿液培养。开始手术时患者取截石位,医生首先实施麻醉,对患处进行常规的擦拭清洁和消毒之后,将输尿管镜插入到病人的尿道之中,使用脉冲式灌注泵冲水,这样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找到输尿管口[2]。但是每一台手术都是不一样的,医生应当根据每一位患者病情的不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手术方式包括球囊扩张术、输尿管扩张术、激光清除术和输尿管内切开术等等。下面展开说明。

(1)输尿管内切开术。这种手术所用到的工具和器械包括电刀、冷刀以及钬激光,手术切开的位置和范围要控制在狭窄段全长,为了达到更好的精准性也可以缩小至近端1-2厘米,医生在切割时要始终保持同一个方向,手术结束后一般都要留置内支管架,上述三种工具中电刀的功效是切除瘢痕组织,但是使用电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那就是电刀的精准度不够高,会对周围的组织也造成较严重的热损伤,这就会使得术后狭窄复发率提升。而冷刀的应用则避免了这个问题,冷刀操作可以很好的控制输尿管周围形成瘢痕,也能限制组织纤维化,此外钬激光的作用是止血和在短时间内让组织凝固,热损失造成的影响将至最低,所以钬激光是现在最常用的手术手段。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输尿管内切开后均无穿孔出血等情况,同时也没有输尿管外渗并发症[3]。

(2)输尿管扩张术。当患者发生输尿管狭窄时狭窄部位处于输尿管中下段,就可以采取输尿管扩张法进行治疗,在直视状态下,医生选取合适尺寸的导丝经过狭窄端穿过,在狭窄端内导丝的方向引导之下逐渐扩张,之后均匀用力将输尿管镜推入,扩张完成之后可以放入双J管,此外输尿管扩张术还能缓解因肾积水而造成的腰疼以及一系列肾功能损伤,但是这种手术的风险较高,要求医生必须具有多年的经验和熟悉的操作技巧,同时配备优良的器械。由于大部分的输尿管狭窄患者都是因为恶性肿瘤而引起,所以临床经过一段时间会容易出现穿孔现象,医生在选择输尿管扩张术之前要和患者进行详细讨论,慎重选用[4]。

(3)球囊扩张术。这种手术要求医生经过患者的尿道或者脾肾瘘口将带有不透X线的气囊置入到狭窄端,此外还要注入适量对比剂,这样才能使气囊膨胀。随后对该部位进行X线照射,让气囊位于中部,观察过程中持续通气让气囊处于膨胀的状态能够让狭窄端完全扩张,持续时间达到3-5分钟[5]。

(4)激光清除术。少部分患者的发病原因是炎症,在治疗过程中选用激光清除的效果更加理想,因此临床操作时医生要将激光和取石钳联合使用完全清除,随后切开输尿管狭窄壁,镜下放置双J管。

\

 
2结果

研究中共计有20例患者(25.32%)采用输尿管扩张术,有17例患者(21.52%)采用输尿管内切开术,有16例患者(20.25%)采用球囊扩张术,有26例患者(32.91%)采用激光清除术。全体患者中共计有72例一次性获得治愈(91.14%)。患者治疗后的其输尿管均得到明显扩张,积水情况获得显著改善。

3 讨论

作为泌尿系统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输尿管狭窄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包括炎症、恶性肿瘤、代谢问题和先天原因等等,传统的开放式手术会对患者身体带来很大损伤,术后血液运输效果不够理想,吻合口也会呈现出狭窄的状态,复发率很高。

本次研究当中我们根据每一位患者不同的病情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且有效的避开了肾造瘘管阻塞患者,酸碱失衡以及水电解质失衡等现象在正式手术之前也全会恢复到正常水平。一般情况下,输尿管狭窄扩张术和输尿管狭窄内切开术不仅使用次数最为频繁,而且成功率也是相当高[6]。医生在掌握了切割深度和切割范围之后能最大限度避免大出血的出现。输尿管对输尿管狭窄端手术时直视具有下述优点:首先手术一直处于可视状态能够很好的保证手术安全性,在导入输尿管镜通过狭窄环时,输尿管镜头端能快速将裂口切开,狭窄部位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张,其次使用不同大小的输尿管镜逐级扩张有着较高的成功率,此外还有一个便利就是无需X线的时刻监测。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泌尿外科手术的各项手段都变得十分成熟,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内泌尿外科的方式和手段治疗输尿管狭窄,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疗效,对患者的损伤要远小于传统开放式手术,不仅拓宽了该疾病的治疗手段,同时也是微创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杰,王伟,胡雪辉,等.腔内两根双J管治疗单根双J管无效的良性输尿管狭窄疗效观察[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7,37(04):536.
[2]陈华,刘泰荣,宋乐明,等.腹腔镜手术治疗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疗效观察[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8,39(3):218.
[3]张波,王朝晖,陈志,等.双镜种联合治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引起的输尿管狭窄的疗效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7,38(10):778.
[4]祝兴旺,李永智,刘屹立.腔镜治疗小于8mm输尿管结石自行排出后的肾积水的效果[J].中国内镜杂志,2018,24(08):99-101.
[5]葛光炬,李恭会,朱世斌,等.颊黏膜替代法在机器人辅助输尿管上段狭窄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8,39(6):4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7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