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显微根管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根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析lw

发布时间:2020-07-17 14:39: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根管技术和超声技术在治疗根尖周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科收治的根尖周炎的患者纳入本项研究,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02月间的60例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根管治疗术,联合组予以超声荡洗和显微根管技术联合治疗,3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联合组均无治疗无效的患者,但联合组治疗显效的构成比为93.33%与对照组的83.33%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咀嚼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低于联合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根管治疗术而言,利用超声和根管显微技术联合治疗的方法有利于促进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提高患牙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显微根管技术;超声技术;根尖周炎

本文引用格式:郑琼丹.显微根管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根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196.

0引言

根尖周炎是指根管内长期存在的感染及病原刺激物,通过根尖孔作用于根尖周组织,而表现出的慢性炎症反应。多表现为咬物不适、有伸长感、疼痛可定位,炎症后期甚至有脓包、瘘管形成[1]。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临床多进行根管治疗,但传统的根管治疗因视野不清晰存在清理不彻底的可能,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稳定[2]。因此,目前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将超声技术和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应用于根尖周炎的治疗中[3]。为探讨此类治疗方式的临床运用价值,本文选取了60例根尖周炎患牙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本科收治的患有根尖周炎的患者纳入本项研究,选取其中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02月期间就诊的60例患牙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0例。两组的男女性别比例分别是18:12、17:13;年龄范围分别在25~46岁、26~48岁,平均年龄分别是(33.7±5.6)岁、(34.1±4.7)岁。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提示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均进行X线片检查,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治疗结束3月后复查并拍摄X线片。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根管治疗,去腐开髓后探查根管口,开口锉建立根管直线通路,冲洗测量工作长度,初步疏通后采用冠向下法进行机用镍钛锉根管预备,辅以次氯酸钠冲洗,氢氧化钙根管消毒。复诊检查患者症状和体征,在患牙无疼痛、根管无异味无渗出的情况下进行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根管,最后髓腔及冠方进行树脂充填封闭;联合组则全程在口腔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具体操作同对照组,而在根管冲洗时用次氯酸钠联合超声荡洗,荡洗时间不少于3分钟/根管。

1.3观察指标

治疗3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若x线片提示根尖周炎症消失、患牙咀嚼功能正常时表示治疗显效;当x线片提示根尖周炎症较治疗前范围增大、患牙咬合疼痛无缓解时则表示治疗无效;而当x线片提示根尖周炎症较治疗前相似或有所好转、患牙咬合疼痛有改善时则表示有效。参考Eichner分类法[4]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语言和咀嚼功能,满分为十分制,分数高低与恢复情况呈正相关性。

1.4数据统计

将所有的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中处理,治疗效果行2检验,功能恢复情况行t检验,分别以[n(%)]和(±s)表示,以统计学结果P<0.05表示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和联合组患者均无治疗无效的患者,但联合组治疗显效的人数为28例,构成比为93.33%,而对照组治疗显效的人数为25例,构成比83.33%,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语言和咀嚼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语言和咀嚼功能均得到有效的改善,但联合组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

 

3讨论

根尖周病是口腔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病因多为细菌感染有关[5]。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本文研究发现,联合组患者术后的咀嚼功能、言语功能和治疗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使用超声技术和根管显微技术在根尖周病的治疗中有明显优势。口腔手术显微镜可为操作空间提供聚焦光源,利用照明和放大的特性为临床医生呈现清晰的视野,使术者可以在直视下更加精确的寻找、定位和清理根管,减少根管治疗的不确定性和意外损伤,同时可大大的降低根管遗漏,增加额外根管的发现率,让操作变得更加精细和完善,提高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疗效。

而超声技术则利用声流效应和空穴效应,通过活化冲洗液,提高冲洗液在根管系统中的渗透性,使其可渗透到更多的管壁、峡区、侧枝、根尖分歧等,可机械冲刷去除根管内的微生物生物膜、残髓及牙本质碎屑,明显降低根管内活菌数量。研究表明,超声荡洗对根管峡区等不规则部位的玷污层清理作用明显优于传统的注射器冲洗[6]。同时,相较于手用注射器冲洗,超声荡洗相对更安全,不易将根管内容物推出根尖孔。

综上所述,对患者根尖周病的患牙采用根管显微技术和超声荡洗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咀嚼和语言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常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闫奇,王翀,叶青,等.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和常规治疗方法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30(1):87-88.
[2]贾艳军.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和常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J].黑龙江医学,2018,42(3):226-227.
[3]袁欢,罗雪晴,程琴,等.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2):135-136.
[4]胡敏,包旭英.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6):39-40.
[5]尼娜,叶静,曹申,等.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处理措施[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26(12):752-755.
[6]陈丽娟,王吓勇,李平,等.显微超声技术去除磨牙根管内折断器械的临床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3):182-1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3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