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参保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意识和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医疗服务消费水平呈上升趋势。尽管国家已经开始实施针对群众的医疗保证和健康保障等多种体系,但就当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医疗费用高依然是群众们争议最大的一点。合理规划医疗资源,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成为当前医改的当务之急。本文对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控制对策。
关键词: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龙文忠.浅析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243+245.
0引言
对医疗质量和费用的监控管理,除医疗机构严格规范医疗行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外,应建立医疗保险与定点医疗机构对医疗质量和费用双向监控管理。对此,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当前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科学、规范的监管和控制体系,以提高医疗机构自身的监管能力,从而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降低,确保医疗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1]。
1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主要原因
1.1诱导医疗。诱导医疗是很多私人医院、定点医院常见的情况。医护人员专业素质不够,将医疗行为利益化,再加上参保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完全信任和依赖于医生。这就导致部分医生在进行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按照规定进行,导致患者缺失选择权和主动权,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诊疗费用[2]。诱导消费,已成为医疗费用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
1.2政府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政府对公立性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医疗设备、人员薪酬等财政投入不足,部分地区虽然有投入但投入不能满足机构日常的运营需求,而这些机构为了维持运转仍旧需要从医疗服务费用上入手。再加上,部分医疗机构最大化地追求经济利益,医院领导层对医疗费用控制意识低,仍旧实施传统以医疗收入增长为业绩考核的运营方式,最终导致一线医生不得不采取对应的措施来实现医院的经济效益目标,提高经济收入,完成考核指标,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加重了参保患者的经济负担[3-5]。
1.3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缺失。大多数患者缺乏医疗知识,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缺失,认为“价格高的就是最好的”,往往要求医生选择一些高价的治疗方式,如高昂的药品、高精技术、高端诊疗等方式来满足“心理治疗”,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加重患者负担[6]。
1.4不合理收费。个别医疗机构缺乏对医疗服务过程收费标准的控制措施和相关制度,而个别机构未落实相关控制措施,基层医疗服务人员以分解项目、重复收费、打包收费等变相形式收取费用,因管理不严格,缺乏奖惩制度,个别人员甚至自立收费标准、收费渠道,擅自开设收费项目。比如:手术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临时增加手术卫生材料费;门诊医师擅自增加收费项目等。
2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对策
2.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自觉意识。要实现医疗费用控制制度落实到位,为参保群众提供费用较低、质量较高的医疗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是医疗费卫生工作的重要指标[7],也是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2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目标的实现。一是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的原则,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二是推行临床路径管理,采取处方负面清单管理,落实处方点评、抗生素使用、辅助用药、耗材使用管理等制度。加强中药饮片合理应用监管,建立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三是严格执行基本药品目录和医疗保险用药目录[8],实行梯度用药、合理药物配伍,不滥用药物、开人情方、大处方。因病情需要超出医保用药范围的自费药品或诊疗项目,应告知病人或其家属,并经签字同意[9]。四是严格执行物价规定收费标准,严禁分解收费、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五是医疗机构要主动向患者公开医院收费信息,对住院患者实行费用“一日清单”制度。每天通过“一日清单”向患者提供包括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的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使用情况,或提供费用查询服务,出院时提供总费用清单。六是建立对辅助用药、医院超常使用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等的跟踪监控制度,明确需要重点监控的药品品规数,建立健全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
2.3科学管理。加强对医院信息化监管体系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医疗服务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多种多样的医疗监管平台也开始应用到医疗机构中。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医疗服务进行监督和管理,实现全过程的监控,以提高医护人员自觉遵守的意识。同时,卫健、医保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完善医疗费用监控系统,利用“互联网+医保”平台,实时跟踪监控各级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使医疗费用控制从过去阶段终末治疗管理过度到各环节医疗费用的实时管理[10]。
2.4强化监督,严格实施考核问责。卫计部门应将控费工作纳入医生定期考核中,对在检査中发现的控费不力、过度医疗的典型案例所涉及的医生进行重点考核;与医务人员的评优、评先、晋升、聘用、绩效工资分配等挂钩。并将控费目标实现情况与公立医疗机构基建投入、设备购置投入、重点学(专)科建设投入、财政拨款预算安排等挂钩,优先考虑控费目标排名靠前的医疗机构,对于达不到控费目标的医院,将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根据情况核减或取消资金补助;同时要将医疗费用控制工作纳入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目标管理、院长年度绩效考核和院长任期考核范围,提高控费指标所占的考核权重,对未按照目标完成费用控制要求的院长,追究其相应的管理责任。
总之,保证医疗服务的高质量,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切实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参考文献
[1]雒敏.新形势下社会资本并购公立医院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8,16(03):1-3.
[2]金嘉杰,董丽佳,钱稳吉,等.政府鼓励和引导政策下中国社会资本办医的发展状况[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10(09):68-74.
[3]陈博.河北省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
[4]
闫磊磊.我国社会资本在公立医院的发展状况及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5]闫磊磊,王欢,张亮.从新医改方案解析社会资本发展公立医院的政策环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09):580-582.
[6]何秋洁.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02):38-39.
[7]刘丽慧.我国公立医院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
[8]王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03):33-34.
[9]谢威.我国公立医院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7.
[10]檀琳,李诚杰.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医务信息公开的情况及对策分析[C]//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年会,20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