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30 14:22: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采用分层次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进行护理中取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在 2017 年 1 月到 2018 年 3 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 84 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为 42 例。对于本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为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当中为患者选择采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作比较。结果 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束以后,患者血压达标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应用分层次护理管理进行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分层次护理管理;高血压;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毛秀芳. 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4):215-216.

\

0引言

高血压在临床上是一种慢性疾病,这种病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病情严重的时候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等相关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并且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有研究发现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危险因素会导致患者在住院,并且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临床上大大的增加了病死率,所以在对患者进行干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并且将相关干预措施落实到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可控危险因素, 使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 [1]。本研究针对于此分析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落实分层次护理管理所取得的效果,并且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当中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 年 1 月到 2018 年 3 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 84 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 42 例。对照组当中,男女比例为 21:21,患者的年龄为 49-86 岁,平均(62.5±13.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 20:22,患者的年龄为 51-87 岁,平均(63.6±14.4)岁。所有患者均诊断确诊为高血压患者,而且患者存在有心血管危险因素。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检验,同时做出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于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护理方法按照常规的护理原则进行,因篇幅的限制不做详细赘述。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落实分层次护理管理,需要根据我院的护理人员不同的能力级别进行工作的分配,根据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职称、能力和学历等将护理人员分为 N1-N5 五个不同的等级。N3 和N4 级别的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具备一定的带教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具有较强的专科技术和专科理论技术。N5 级别的护士可以担任护士组长,能够负责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也能督促相关计划的落实,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可以提出具体可行的参考意见,同时也负责对于患者的随访工作。N2 级别的护士具有熟练的护理技能,可以对于相关的护理进行负责。N1 级别的护士主要负责助理工作, 能够对于相关的护理内容进行执行,是一个基础性的护理操作执行者,能够帮助患者提供基本的生活需求,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有效的避免不良事故的发生 [2]。

护理过程当中具体的护理如下:
①护理宣传:患者在住院期间、住院到出院以后可以收到关于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其主要内容需要包括对于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病情之间的关联,也要包括对于高血压疾病的知识、危害性以及疾病的防御工作,督促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和戒烟戒酒,做好对患者的饮食控制,并为患者进行相关的药物指导。还需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宣传手册,可以为患者采用书面的方式或口头方式对患者关于相关危险因素的记忆进行强化,患者在住院期间,相关的宣传工作和教育工作可以通过责任护士完成,出院以后通过责任组长对患者进行。
②完善档案:对患者入院以后,就应该建立相关的档案, 档案须包括患者的基础信息,对于患者的各项监测结果和危险因素评估,也要记录在案 [3]。通过责任组长对于相关档案进行管理和收集,并在后续的治疗过程当中进行不断的完善。
③监测观察:责任护士应该对患者用药以后的相关反映情况进行观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后的反应和感受,责任组长需及时通过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行了解,以便于能够达到有效的治疗,需要定期的对于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并做好控制工作。
④行为干预:将护理干预的计划和行为改变模式进行结合,为患者进运动行为、服药依从性行为、戒烟戒酒行为、不良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行为等各项指导,根据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循序渐进的改善,控制患者的病情。
⑤随访指导:在患者出院的前一天,通过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责任组长制定出院计划,并且确认相关的评估结果,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以后,需要发放出院计划,并且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宣传,按计划在出院以后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指导和随访。指导和随访的时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通常在患者出院后的一周、一个月、三个月进行一次随访。随访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使患者定期进行复诊, 也可以选择采用电话随访、微信随访、QQ 随访等多种方式, 其主要目的是控制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于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控制。对每次随访情况作出记录,以便于为患者以后的病情治疗提供可行的依据。

1.3观察指标。对本研究两组患者在干预结束以后,患者血的达标情况进行评价,了解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分析。将本研究当中的数据调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检验,统计学软件版本为 IBM SPSS 26.0,所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选择采用卡方值(χ 2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 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束以后,患者血压达标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 所示。

\

3结论

本研究主要分析选择采用分层次护理管理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的护理效果,从结果中能够看出,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好,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高,充分的说明了对患者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保证高血压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对于病情进行良好的认知,能较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恢复。综上所述,临床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应用分层次护理管理进行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立恒, 张丽群, 李阳. 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安徽医药,2016,20(09):1787-1790.
[2]费忠擎. 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02):64+73.
[3]金桂凤, 程丽, 王钰 . 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20):52-54+109.

《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30/2018113002231092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