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2月至20108年12月,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患者护理质量,其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程世平.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334-335.
0引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也可称之为肺心病,其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40岁以上的患者是肺心病的主要群体,该疾病主要是由于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廊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与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其给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由于CPHD具有病死率高的特点,且极易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的现象,优质护理干预在患者临床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其所具有的优势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1]。本次研究通过纳入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为22:23,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61.36±2.16)岁,病程3-36年,平均
(17.35±6.25)年;观察组男女比为24:21,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1.46±2.25)岁,病程3-35年,平均(17.24±5.31)年。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知,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较高。
1.2方法。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对照组临床,主要给予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用药指导等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1)认知干预:医护人员首先对患者的病情全面了解,之后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与预防,使患者的防治依从性得以提升。同时,医护人员应当告知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并对患者的自我用药、心率、血压监测等情况进行指导;为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在家庭氧疗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另外,还应当告知患者对动脉血气进行定期分析[2]。
(2)生活行为干预:医护人员应当告知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不得过于操劳;且在饮食方面应当注重科学合理性,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得食用刺激性食物;对于烟酒史的患者来说,应告知其戒烟戒酒,避免食用易过敏的食物,比如,虾、蛋类等。
(3)心理干预:有的患者由于心态不乐观,面对疾病治疗十分担忧,但受到病痛的折磨,极易使其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其给患者疾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真实想法,如果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应当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通过对患者讲解疾病方面的知识,使其对疾病的引发机制、治疗方法、护理方案等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使其树立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使其治疗与护理依从性得到提升。
(4)呼吸功能锻炼干预:为了促进患者疾病的良好康复,医护人员应当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运动,使其横膈呼吸肌得以强化。在缩唇呼气法的训练过程中,告知患者以鼻吸气2 s,缩唇呼气6-10 s,在呼气过程中口唇缩成口哨状;呼气时间的延长能充分排出肺内气体,使气道陷闭的现象得到预防。1组锻炼时间为连续15-20次,每天进行3组练习,即早、中、晚饭后实施[3]。另外,在呼吸功能锻炼过程中,应给予患者双腔鼻导管持续低流量给氧(1-2 L/min),如果患者存在不良症状,比如,胸闷、气促等,应当适当减慢或者暂停。
(5)体育锻炼干预: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体育锻炼计划,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训练为主,比如,步行、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运动,不得过度运动[4]。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包括咳嗽、呼吸困难等,且肺部湿罗音消失,心脏功能得到显著好转;②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且肺部湿罗音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减少,心功能也得到一定改善;③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肺部湿罗音、心功能均没有任何改善,甚至病情更加严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项指标,总满意度=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对照组有满意20例,一般18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为38(84.4%);观察组有满意24例,一般19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43(95.5%),因此,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CPHD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也可称之为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引发该疾病最常见的因素,其将给患者的心肺功能带来极大的损害。该疾病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且极易出现复发现象,为了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将有效的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成为当前临床关注的主要课题之一。
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满足患者身体上、心理上的护理需求,通过给予CPHD患者认知干预、生活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等,有助于实现患者护理质量的大大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其护理满意度均更高,差异显著(P<0.05)。
因此,给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取得良好效果,其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护理满意度,该护理干预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姜晓红.优质护理干预对86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6):710-711.
[2]张玉钰,张继红.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效果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06):79-81.
[3]陈维燕.加强优质护理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274-274.
[4]赵璎.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7(2):2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43.html